江西景德镇人民广场,一位老人在观看巨型青花瓷“龙”。
作者:刘三多
细数来,在这个城市已待了四年多。四年多,不长也不短,我没什么变化,这个城市也没什么变化。
每座城市都有其主要的属性,上千年来,景德镇的属性一直是属火的。在千年窑火不断的景德镇,当操着外地口音的路人问路时,当地人的脸上就会涌现出一种浸在骨子里的自豪感,热情地回答路人的询问。也许是窑火的熏染,景德镇人的性子稳稳地,像极了窑火虽温高却含而不发,小心翼翼地淬炼自己那一方瓷。当地人没有太多像南方人那样的聪明劲儿,本本分分地生活在世代辛劳的土地上。在我初来时贫瘠的生活里,景德镇人的本分给了我一些支撑的力量。
那一年我离家数千公里,背着简单的行李来此求学,初到时难掩心中的失落,大瓷都的形象顿时在心里崩塌。景德镇街道狭窄,主要的街道上还残存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走进街道的小巷,可以看到一些生产瓷器的小作坊,作坊外堆着一些破损的瓷片,那些两米多高的大瓷瓶,不知道在屋檐下放了多久,瓶身的青花纹路已和地上的青苔融在一起。我迷茫于在这个我费尽力气离开家乡来到的地方,是否值得我为之付出青春。
刚来时,生活贫困,和室友一起在旅游景点摆地摊卖些贩来的小陶瓷物件。进货时,认识了方哥,他见我们是学生很不容易,答应我们卖不出去的可以原价退给他。后来我们经常帮他的小作坊扛一些泥块,倒泥浆。时间久了,方哥就不赚我们钱,让我们用最低的价格拿货。想想那时我们别有用心地接近方哥,方哥抽着烟大手一挥让我们随便拿的日子,或许最初的小心思早已融化在浓浓的情谊里。
在景德镇,陶瓷是绕不开的主线,它串起了整个景德镇生活的大大小小。后来尝试做过一期有关景德镇陶瓷产业主题的采访,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原工厂的老瓷匠给我们讲的经历,从小在家族小作坊帮工,后来进厂,经济体制改革后景德镇十大瓷厂不景气,出来又做小作坊。那时街上的路不像现在这样好,是为了运陶瓷修的,就容两辆人力板车并排通过,下雨天更是泥泞,车子需要几个人推。作坊环境很差,很多做陶瓷的工人活得都不长,他的工友都很少活过五十岁……
如今景德镇陶瓷的主要原材料高岭土,在当地也只剩十多年的存量了。当地很多有志之士都在呼吁改革,每年一届的世界瓷博会也开得很红火,可依旧难以改变小规模、低效能的现状。在广东佛山、山东淄博等陶瓷城日益发展的今天,景德镇何去何从,依旧困扰着当地的陶瓷企业。
行走在景德镇的人民广场,老人们聚集在一起玩牌打着当地的两幅头,唱着戏曲,跳着舞,脸上洋溢的依然是一种浸在骨子里的自豪感。
经过四年前初来乍到下车的地方,道路两旁是高高的青花陶瓷灯柱,依旧如昨。
而这座城市也像一个老人,步履蹒跚地行走在落日的余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