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一堆篝火舔红了垒起的泥土,泥土变得坚硬,族人们在跃动的火光中露出疲惫却欣然的微笑。
犹如漫漫长夜开启黎明,这些用火与土烧制出的新型物质无疑开启了一个时代。而对于祖先们而言,这是他们拥有的第一件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创造出的器物。
考古学者更愿意将陶器出现看作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面对静静摆放在橱窗里的大量陶器及其碎片,仿佛依然能够触摸到古人生活的点滴片断,体味到先人于艰难困厄中,依旧从容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与力量。
人类文明,就是这样温雅却实在地进步传承着。这些平凡而非凡的陶器,正是这不息探索的古老见证。
精美白陶出胶东
在陶器发明之前,人们一般使用凹石、蚌壳等作为日常盛储用器。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在篮子里敷上湿的泥土,泥土干燥后,可以用作盛器,与使用天然的盛器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偶然中,人们发现这些泥土经过烧后变得十分坚硬,使用起来更方便。这些偶然的发现,为原始制陶技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们从不自觉到自觉,逐渐学会了制作陶器。
“‘白陶’是指器物的器胎表里都是白色的一种陶器,其使用的原料已经不是一般的黄色粘土,而是一种不很纯净、含铁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用这种原料烧制出来的器物,烧成的温度一般在800℃—1000℃左右。”烟台市博物馆考古专家闫勇解释说。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陶,是见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白陶的硬度、耐火度等都比陶器有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瓷土的发现和广泛使用,为我国瓷器的出现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
考古资料表明,胶东地区白陶出现时间较晚,到了东汉时期本地区才有白陶。1953年,当时的烟台地区福山县东留公村村民在整地过程中挖坏了一座东汉时期的砖室墓,考古人员在墓内发现了少量白陶罐残片,这是烟台境内首次经科学考古发掘而发现的汉代白陶。后来,许多随葬有白陶的古墓葬和古遗址逐渐被发现,龙口台上李家墓地和埠下王家窑址的发现最具代表性。在发掘的龙口台上李家墓地中,考古学者发现了陶罐、盘、耳杯等数十件白陶,是历年来在墓葬中发现白陶最多的一次。
闫勇告诉记者,通过考古发掘,胶东地区白陶具有以下特点:质地较坚硬、烧制火候较高、胎质不十分致密颗粒较粗、含沙子和杂质较多、孔隙度大。器表以素面为主,有少量的弦纹。器形主要是瓮、罐、盆、耳杯、勺等。两汉陶器基本是继承周秦,特别是东汉以后,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为适应民间日常生活的需要,当时的制陶业向厚大多容量器物的方向生产发展。“胶东地区各类古遗址、古墓葬中出土的各种陶器也证明了这一点。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瓮、罐等实用器和储藏器多见于古遗址中,发现的数量也较多,其器壁都比较厚、体积也比较大。”
专烧白陶第一窑
埠下王家窑址,是山东地区目前发现的惟一的专门烧制白陶的汉代陶窑窑址,它的发现,为研究汉代的制陶手工业提供了新的资料。
2002年3月—4月,考古人员对龙口埠下王家汉代窑址进行了考古挖掘。据介绍,埠下王家窑址位于下王家村村西约100米的台地上,台地南侧、西侧有一季节性小河,小河北侧的断崖上,分布有二座残窑。在发掘前,两座陶窑就已被破坏大半。
埠下王家窑是一个专门烧制白陶的窑址,根据出土器物及“五铢钱”分析,此窑址属于汉代,其窑址结构与战国陶窑相比,有了较大进步。埠下窑址共发掘了两座陶窑,一号窑位于台地的西端,二号窑位于一号窑的东侧,二者相距约20米。
一号窑火膛、窑床仅存约1/2,仅烟囱部分保存较为完整。一号窑的窑床、火膛地面呈斜坡状,从火膛至烟囱逐渐升高,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的抽力。二号窑残长近3米,残宽1米多,残高1米多。现存窑门、火膛的大部分、窑床的一部分,烟囱情况不详。从该窑残存部分看,当时人们是利用断崖在生土中挖一个拱形洞室,用作窑室。窑床与火膛部分直接利用生土壁,土壁上还留有铁镢的印记。
考古人员在一号窑与二号窑之间,发掘了一个圆形灰坑。坑口平面呈圆形,底为锅底状。坑内填土为非常细腻的膏泥,膏泥经过淘洗,是当时制陶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此坑是专门存放陶土的原料坑。
此外,窑址中还出土了大批制陶工具———陶拍。陶拍形状主要为圆形,拍面外凸,背面有桥形钮,质地也为白陶。另有少量圆形陶拍,可直接手握使用。制陶工具的大批发现,在烟台尚属首次。
据考古人员勘测,一号窑与二号窑都出土白陶,建造窑室使用的灰砖纹饰与大小也相同,应为同一时代的陶窑。“从各种现象来看,埠下王家窑址同时存在大小两种陶窑,大窑用来烧造瓮、罐等大型器物,小窑用来烧制钵、碗等小器物。”闫勇说。
埠下王家一号窑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其结构特点已与现代北方陶窑接近。陶窑专烧白陶,器物造型精美,充分显示了汉代胶东半岛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
烟台本地发现的窑址不多,经过正式发掘的更少,埠下王家窑址的发掘,为烟台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增加了宝贵的内容。
来源:烟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