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教士卧底景德镇偷学制瓷古秘方(图)
http://www.socang.com   2012-08-23 09:22   来源:收藏快报

1800—1810年意大利多西亚仿日本伊万里金彩软质瓷盘

1800—1810年意大利多西亚仿日本伊万里金彩软质瓷盘

  从德国迈森到英国韦奇伍德,从法国里摩日到荷兰代尔夫特,这些欧洲瓷业的佼佼者无一不是从仿制中国瓷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对景德镇高温硬质瓷的仿制。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在中国人智慧之光的照耀下,顺利越过了陶变瓷的技术瓶颈,得以续写欧洲瓷业异彩纷呈的新篇章。二元瓷土配方让欧洲瓷器大放异彩——洋教士卧底景德镇古秘方渡海解谜团

  当中国人已经清楚地认识陶与瓷的区别时,欧洲人还简单地只用一个“stoneware”即陶器或炻器来表达。等他们真正触摸到中国瓷器,才惊讶地发现世界上竟然有比“stoneware”更加精美的东西,它们来自遥远的昌南(景德镇)。于是,根据“昌南”的中文发音,创造出“china”(瓷器)这个词,并以此称呼整个中华大地。

  中国瓷器外销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当元代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在欧洲甫一出现,便成为上流社会追逐的目标。昂贵的价格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享用。1607年,法国皇太子用中国的瓷碗喝汤,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法王路易十四为了讨好他的宠姬旁帕多夫人,专门在凡尔赛宫修建了一座托里阿诺瓷器宫,用来陈列中国青花瓷;萨克森王国的国王结婚时,为了满足皇后的愿望,不惜用四个配备精良的皇家卫队到普鲁士王国换取12个中国青花瓷瓶;葡萄牙国王不仅用中国瓷器作为国礼赠送给意大利国王,还特地从中国定制了印有王后肖像的餐具,用来奖励战功卓著的士兵;波兰王约翰三世在维拉努哈宫修建了一个“中国厅”,展示他的瓷器藏品;德国奥古斯都大帝在德累斯顿用一座“瓷宫”显示自己的富有和风雅;西班牙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一年中与中国贸易的商船就多达13艘,皇室藏有中国瓷器三千余件。

  这些外销瓷起先通过阿拉伯半岛转口卖到欧洲。1517年葡萄牙商船驶入广州港,成为欧洲第一个同中国进行直接贸易的国家。自此,从前最远只运到地中海和东非海岸的瓷器,已能绕过好望角沿南非海岸北上,从葡萄牙的里斯本直接进入欧洲各国。据不完全统计,18世纪的100年间,至少有6000万件中国瓷器销往欧洲,巨大的贸易逆差导致欧洲各国皇室金银大量外流。为此,欧洲各国不得不谋求“自力更生”,竭尽一切能事仿造中国瓷器以减轻国库负担。

  归纳起来,欧洲人仿造中国瓷器的思路大致有两条。一是外观上的启发。中国瓷器光洁透明,似乎和玻璃有牵连。于是,陶艺师们综合利用玻璃技术,仿造中国瓷器。15世纪,威尼斯安东尼奥玻璃蓝彩陶问世;16世纪,德国纽伦堡玻璃工程师纳德·佩灵格在威斯烧制出一批具有玻璃质感的釉陶。这些产品虽然光洁透亮,但仍然缺乏玉的质感。其二是价值上的分析。中国瓷器贵如黄金,似乎又与炼金术相关。

  这就引得无数化学家和炼金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1560年,意大利弗拉公爵在山城乌尔比诺搭建炼金术实验室试图炼瓷,最终以失败告终。虽然此后在法国、英国、意大利相继烧成红陶、高温彩色釉陶、灰色炻器以及白釉蓝彩的“类瓷器”,但总难与中国瓷器比肩,以致17世纪以前的欧洲,一直跳不出陶器或软质瓷的范畴。如何破解中国的制瓷秘诀,成了欧洲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712年,一个叫佩里·昂特雷科莱的洋和尚卧底景德镇,花了7年时间终于弄到“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以及全套烧造工艺,彻底破解了这个困扰欧洲的千年谜团。

  佩里·昂特雷科莱(1664—1741),汉名殷弘绪,天主教耶稣会法国籍传教士,制瓷行家。受罗马教皇委派,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以传教为名,来到中国。历经康、雍、乾三朝,凡40余年,传教于江西、北京等地。1709年,殷弘绪通过曾为康熙皇帝六十大寿建立“郎窑”烧造贺寿御瓷的江西巡抚郎廷极的私人关系,进贡朝廷一批法国葡萄酒获取天子信任,终于在官方庇护下,得以常驻景德镇,自由进出大小陶瓷作坊,观察了解窑场各道工序,并在陶工中培养教徒,通过布道活动,又从教徒那里打听到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他发现,景德镇瓷器之所以“声如磬,颜如玉”,关键在于其坯土的配方与众不同。

  康熙五十一年(1712),殷弘绪将其在景德镇获得的瓷器制作流程整理出一封万言信,连同搜集到的原材料样品,打包寄给了欧洲耶稣会奥日神父。

  这封信从陶瓷原料的选配说起:“制瓷原料是由叫做白不子和高岭的两种土合成的……精瓷之所以密实, 完全是因为含有高岭土。高岭土可比作瓷器的神经。”然后,他进一步解释说,白不子颗粒非常微细光滑,而高岭土是一种微微发光的特殊山土,掺水后黏性大,经过高温焙烧后变得非常洁白,且不易发生收缩变形。将这两种材料加以适当调配,才能达到洁白无瑕、如玉似磬的效果。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特别指出:“在这以前,英国人或是荷兰人曾经把白不子买回去试图烧造瓷器,因没有使用高岭土,终未成功。”接着,又事无巨细地把成型技术、釉料的处理、彩绘的方法、窑的结构、烧窑的燃料及其要领等,横向地对景德镇的制瓷诀窍作了一个全景式地揭秘。

  1716年,法国人将这封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引起轰动。从此寻找高岭土并按照二元配方仿制中国高温硬质瓷器的热潮席卷欧洲。

  高岭土是一种白度高、质软、与水混合后具有高可塑性的黏土,11世纪初由出生在江西浮梁县高岭村的一个叫何召一的人在瑶里高岭山发现。将高岭土和瓷石按不同比例调配,能在1380℃高温下,烧制出洁白光润、如珠似玉、形状稳定的产品。这种“二元配方”是中国业界的经典发明,秘不外传。

  10年后,殷弘绪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发出第二封信,对之前的报告作了17条补充,对金彩、色釉瓷、紫金釉、龙泉瓷、黑釉、红釉、窑变等技术特点和制作要领作了详尽破解。

  自此,欧洲瓷界茅塞顿开,纷纷参照所公布的方法烧制“中国瓷”。

  第一个获得成功的是德国。18世纪初,萨克森大公兼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花巨资帮助炼金士博特格及其助手化学家车恩豪斯试制瓷器,经过无数次配方试验,终于在1708年1月15宣称成功烧制出了三炉色白透明的中国式硬质瓷器。1710年,国王命令在距德累斯顿23公里的阿尔布雷希特斯堡建立迈森皇家瓷厂。后来在二元配方的指导下,于1740年,烧制出青花、釉下蓝彩、描金、彩瓷等高温硬质瓷。

  法国中部里摩日附近的圣·依希丽斯山丘上,有一个圣提勒小镇。1768年的某天,外科医生的妻子黛莱特偶然发现自家院子里的白色黏土具有增白功能,于是挖来替代洗衣用的漂白粉。这个消息震动了法国瓷界,寂静的小镇一下子涌进络绎不绝的采矿人。从这里提炼出的瓷土天然纯正、洁白无瑕,是难得的优质制瓷原料。因此,1771年后,里摩日逐渐升格为法国的景德镇,其烧制的产品质地细腻,款式多样,题材广泛,享有“法国白金”之美誉。

  1759年,陶工世家出身的英国人乔赛亚·韦奇伍德在斯坦福德郡创办以自己姓氏命名的陶瓷厂。产品做工精致,风格简练优雅,受到维多利亚女皇青睐,成为皇家“御用瓷器”。1793年英国使团曾把韦奇伍德瓷器作为国礼回赠给大清乾隆皇帝。

  19世纪初, 或许是受二元配方的启发,韦奇伍德通过添加动物骨粉的方法研制硬质瓷器,获得成功。这种晶莹剔透、质地坚硬的产品即是著名的韦奇伍德骨瓷,餐具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牌。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景德镇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