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印石,悟大于捂
文:王健慧
前不久,在上海的泗泾路上新开了一家中国四大名石交易中心,举办了一场颇为时尚的名石鉴赏汇。中国四大名石,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历来为印石收藏的首选,早在宋朝之前,就已风行。印石硬度适中,适于篆刻,可以追求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或有迸裂的拙朴之感,或有工整秀逸之感,有笔有墨,可在方寸之间恣意表达,且天然造化之物,也符合文人雅士清雅高逸的审美情趣。
然而,现在更多人在尚未弄明白印石与玉石的区别,就一股脑儿地扎了进去。捂着石头等升值,成了一种普遍心态。石是有石性的。寿山田黄有所谓“六德”之说,即“温、润、细、结、凝、腻”。其中,“腻”就是指石头质地宛如凝脂,放在手上搓,有轻微油腻感。而昌化鸡血石,因其“血色”口彩不少:如在印顶有片状“血”,称为“鹤顶红”;“血色”中间环绕着一圈儿的,称为“红腰带”;“血色”点式分布,就是“满天红”;布满70%以上的血,即称“大红袍”。从篆刻的角度讲,最能表达笔墨韵味的,可能非青田石莫属。清代金石大家陈莱孝有证:“治金刻玉古时章,花乳青田质最良。”现代书画篆刻大家吴昌硕、齐白石等人更坚持“非青田不刻”的原则,足见对于青田石的喜爱。
不过,人们更愿意务实地相信,在真假难辨的艺术品市场,拥有天然石纹的石头很难造假——或者说造假成本太高,不值得去造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投资可能门槛最低。唯独让人担心的是,只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田黄兄”可能会被“连江黄”冒名顶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