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博物馆:手推车漫游时代来临
http://www.socang.com   2012-06-13 10:03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图片说明:梵高的经典名作《星空》原图。 

 

  

图片说明:谷歌艺术计划使用的“街景”技术,事实上就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以“手推车”的视角奔走于博物馆的各个角落,让观众获得“浸入式”观展体验。


  
        虚拟博物馆 数字化拷贝出来的另一个世界 让观众获得“浸入式”观展体验

  一边窝在家中软绵绵的沙发上,一边徜徉在全球著名的博物馆中,不必奔赴千里还掐着时间,没有密密匝匝的观众妨碍你的视线,也没有“禁止拍照”、“请勿触摸”等警示牌或一米黄线扫你的兴。如是“天方夜谭”,正被虚拟现实的高新技术照进现实。

  卢浮宫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多达40万件,不过人们得缘所见的藏品仅有6万余件,占去400个展厅,寻常游客就是一周都难以看完;台北故宫博物馆拥有60万件藏品,不过通常面向观众的只在5000件左右,虽然馆方确保每3个月更换1次。受到时间、空间以及保存条件、保护技术等诸多限制,博物馆通常展出的艺术品极为有限。而当利用数字化手段对藏品进行记录、整理,在虚拟世界为它们办展,实体博物馆遭遇的尴尬迎刃而解。不仅藏品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博物馆功能也得到最大限度拓展。

  虚拟博物馆不仅仅是将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站,更是模拟人们的观展体验。

  博物馆虚拟化的趋势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1994年起,大英博物馆就有计划地建立多媒体馆藏数据库,1997年则推出一个多媒体藏品查阅系统。从2000年6月开始,观众便可以经由大英博物馆网站进入该系统进行远程访问,获取馆藏五千件重要藏品的相关信息,包括清晰的图像、动画和简明易懂的文字。早在1995年,卢浮宫也筹备起面向大众开放的官方网站,起初网页上只有对博物馆历史和参观信息的简单介绍,到了2004年,观众已能看到3.5万件馆内公开展示的藏品以及13万件库藏绘画。随着一件件藏品数字化的完成,一个个博物馆网站的上线,一座座虚拟博物馆建了起来。

  时下几乎所有的西方博物馆都处于虚拟化的完成或进行当中。当然,大多数虚拟博物馆仍处在2D的传统网页模式,“文字+图片”的初级阶段,更多是对实体博物馆信息的发布与补充,数字化储存做到了,但在网上浏览的生动性方面远远不够。

  未来,虚拟博物馆还将日新月异,比如将游戏互动的概念引入藏品展示中来,让观众可以像玩一场游戏一样在博物馆场景中进行漫游,并且能与虚拟导游以及其他参观者进行交流,虚拟环境甚至还能提供虚拟表演者的表演。

  有些虚拟博物馆如谷歌艺术计划提供的图片分辨率高达70亿像素,可以点击放大数十、数百倍观看,像是人们能从梵高的《星夜》中发现笔画之间留下的缝隙,能从布鲁盖尔的《收割机》中窥见画面深处几位农妇正在池塘里裸泳,对藏品这般细致的揣摩、观赏体验,实体博物馆暂时无法提供。相比实体博物馆,教育功能更被虚拟博物馆发挥得淋漓尽致,艺术传播的途径变得再简单不过,只需动动手指点点鼠标。而诸如模拟现实场景、实现人机自由交互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观众参与的积极性。

  当然,即使图片精度再高,虚拟现实技术再先进,虚拟博物馆始终无法取代实体博物馆予人的心灵震撼。实体博物馆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作用,被视为文化的最高殿堂,在欧美,进入其间是需要身着正装的,以示对文化的景仰。它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也是目前虚拟博物馆难以企及的,除了展示藏品,还能予人从现实压力中得到释放的可能。半个世纪前,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就曾这样评价卢浮宫——“充满信徒并且永远不会荒芜”。时至今日,人们到法国,卢浮宫依然是首选之地,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也不可不去。去博物馆,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获取,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样重要,尤其对于儿童而言,比如看到实物藏品的激动,触摸某些复制品的新奇。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数字化博物馆:手推车漫游时代来临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