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呐喊》如何炼成
http://www.socang.com   2012-05-10 09:25   来源:京华时报

  虽然此次拍卖远在纽约,但是对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启示,至少它告诉了我们天价拍品都是怎样炼成的。

  ◎杨羽(艺术品投资顾问)
  当地时间5月2日,纽约苏富比(微博)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夜场拍卖会上,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创作于1895年的《呐喊》以1.199亿美元(约合7.5亿元人民币)成交,打破了毕加索《裸体,绿叶和胸像》在2010年创造的1.06亿美元世界艺术品拍卖纪录。虽然此次拍卖远在纽约,但是对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启示,至少它告诉了我们天价拍品都是怎样炼成的。
  流通量与曝光率成反比
  此次拍卖的这幅《呐喊》,是世界仅有的4幅同题材作品中唯一未被博物馆收藏的画作,这也几乎意味着,它是唯一可能被买到的一幅。更为重要的是,这幅作品在艺术发展史及普及文化的范畴中,名气仅次于名作《蒙娜丽莎》。
  虽然蒙克的《呐喊》系列作品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中,但是其在媒体的曝光率却一点也不低,在1994年和2004年,挪威国家美术馆和奥斯陆蒙克博物馆的两幅《呐喊》都曾经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盗,劫匪甚至还留下纸条嘲笑博物馆的安保工作,它们最终都被追回。
  艺术价值为公众所接受
  《呐喊》被称为现代艺术史上最令人感到不安的画。画面上极度恐惧焦虑的形象仿佛是一场精神灾难。1893年,蒙克开始着手创作该画,试图记录“灵魂的现代生活”,苦闷与孤独,不安与极端的悲观情绪充斥着内心。如今,以《呐喊》为原型的马克杯、茶巾、T恤遍布大街小巷。童星麦考利-库尔金张大嘴巴的“呐喊”形象也家喻户晓。恐怖教父韦斯·克雷文的《尖叫》系列电影也是根据蒙克的《呐喊》为创作初衷。现在的社会节奏更快,更加多元化,更加容易令人失去方向感。《呐喊》完全涵盖了现代人类的各种焦虑与恐惧,因而此次拍卖更为人们所关注。
  准确营销决定最终成绩
  苏富比一直用心培育蒙克艺术品市场,拍卖之前,最贵的10幅蒙克拍品有8幅都是通过苏富比售出的。为保证拍卖成功,苏富比邀请核心客户把玩画作,《呐喊》为几位核心竞争者“宽衣解带”卸下画框,也在香港逗留了48小时,让一位顶级藏家在苏富比办公室的贵宾室里单独观摩。
  这种做法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也在逐渐被关注,特别是像此次北京匡时(微博)将宋刻本《锦绣万花谷》的研讨会地点设在北京国家图书馆,而到上海预展的地点则设在了上海图书馆,这种准确营销的方式,无疑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之下,拍卖行最需要学习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呐喊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