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上世纪90 年代起步发展到如今也有20 个年头了,从一年只有几千万的成交额发展到了如今900多个亿,这样的发展速度也着实让其他行业的人羡慕不已,特别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外人看来,艺术品拍卖这一行充满了神秘色彩,每一件让人咋舌的“天价”拍品背后,都有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黑幕”故事。
随着这几年国家经济的发展,艺术品拍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收藏市场逐渐向投资市场过度,金融色彩也是日益浓厚。从一方面说,艺术品市场从收藏市场向投资市场的转变说明了艺术品拍卖逐渐由圈内人之间的交易向圈外开放,让大众对这个圈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市场开放了,进入市场的新买家越来越多,他们不像传统买家对艺术品有着自己的理解,所以在如何选择拍品上相当纠结。而作为拍卖公司来讲,甄选哪一类的拍品才能更受到买家的青睐想必也是不少业务人员头疼的问题,所以,我们这期杂志的选题就应运而生了。我们的采访以去年秋拍的拍品为目录,采访了行业内的从业人和买家,由他们的言语中可以深刻体会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含义。
荣宝拍卖的刘总有着多年书画的从业经验,在他看来值得出手购买的艺术品必须具备三方面的价值,同一个艺术家的不同题材作品,也要去购买具有创作性的作品。嘉禾的魏总在购买艺术品时个人喜好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无论是黄宾虹还是陆俨少都是购买时主要的选择对象。宝龙拍卖的曾总在购买艺术品时是理性派的代表,即使有了“十亿元”可供挥霍的资本,也依然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周转比较快的作品,对于小编提供的《九州无事乐耕耘》、《毛主席诗意册》、《唐人诗意图》手卷等在去年秋季拍卖中创下亿元行情的作品比较犹豫,特别是在今年这样的行情之下。作为藏家的于老师和朱老师,个人收藏风格是相当明显的,专收近现代作品的于老师只买1000 万元作品的精品,而且只买齐白石与徐悲鸿的精品,即使是在有10 个亿的时候也丝毫不改变。朱老师则是专收古代书画的藏家,对于近现代和油画则兴趣不大,而且即使是古代书画也是比较侧重高古和文人系的拍品,朱老师有一句话让小编印象很深,张大千仿石涛的作品都卖了几千万了,石涛自己的作品反而还没有张大千仿的贵,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道明的杨总身在台湾出差,写了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十亿就无差别兼收,只要是精品就绝对不放过。虽然采访人数有限,但每个人选择拍品的依据都有所不同,果然是因人而异。列出的目录里,有几个出乎小编意料的“亮点”,除去《九州无事乐耕耘》和《毛主席诗意册》这类的明星拍品,翰海拍卖黄宾虹的《拟董巨二米山水》无疑是最大的黑马,刘总和魏总都对这幅作品情有独钟。在采访之前的目录里这幅作品成交价排在十名开外,丝毫没有引起小编的注意。但刘总和魏总对这幅作品的肯定溢于言表,表示这幅作品比嘉德的黄宾虹《山川卧游图》更加值得购买,晚年的山水精品加上黄宾虹并不多见的大山大水的仿宋山水画风和六尺整张的画面,其作品的代表性远远超过了《山川卧游图》。另一个则是跨门类通吃的乾隆“太上皇帝”圆玺,即使是不关注古董珍玩的朱老师,对于这件拍品也是钟爱有加,作为古代皇权的象征,这件成为了藏家们几乎必选的拍品,当然这是在拥有“十亿元”的时候,但这件圆玺对藏家们的吸引力可见一斑。在采访中,小编同样列出了当代水墨和油画,但在拥有十亿元的基础上,这两个门类鲜有问津,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近现代、古代书画和古董珍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