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村在丁蜀之东、太湖之畔。今春的西望,尽管寒冷还在持续,但春意早早地出现在村前屋后。
进村就是一条街道,两排店面,尽是“紫陶坊”、“工作室”、“壶艺轩”之类,文气十足,将近百家。村民们最自豪的是,全国第一家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西望村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就是在此诞生的。进入一家店面,大厅靠墙全摆放着紫砂艺术品,琳琅满目。主人叫王利君,过去他同大家一样,开个家庭作坊,夫妻俩虽然既会做壶,又会刻字,但生意有限,收入不多。加入合作社后,参加培训、评比,到大城市办展览,打开了村民社员的眼界,还扩大了销售范围。王利君参加过多次展览会,并获得过多项大奖。
“我们在外面办展览时,就打出‘西望村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的牌子,够气派的!”王利君自豪地说。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合作社力胜群芳,获得了陶瓷礼品特许经营权。紫砂合作社的名气初步打响了,全国各地的壶艺收藏者和经营者络绎不绝,生意一天天火起来了。村民们高兴地说:“合作社牌子亮出来了,村子也热闹起来了。”
村里有位残疾人叫范月琴,在去年全国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她的全手工作品“创造完美”壶获得第二名。全壶为竹子造型,壶把是竹根造型,弯成了个舞者身姿,健美灵秀。但是此壶竟然没有壶盖!她解释说:“这就是我的创意,我自己不完美,所以做了一把残缺的壶。但是竹子造型是坚强的象征,自强不息的象征,这只壶虽然没有壶盖,但是它并不是没有用处,它可以做笔筒,也可以做花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完美的。”这一创意当场征服了竞赛评委。
西望村的紫砂陶制作历史悠久。始于明而盛于清,出现过范大生等一代紫砂名艺人。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望村就恢复了传统工艺制作,成为紫砂专业村,制壶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行当。
“西望村的新希望在哪里?村党总支近年来一直思考这个问题。虽然是紫砂专业村,但村民的收入增长步伐不是很大。我们找出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私人作坊,一盘散沙。‘软肋’是手工技艺难提高,创新创意没有方向,扩大销售少渠道。为此,抱团合作闯市场、营建一个小作坊的‘大家庭’就成了党总支的主攻目标,这就是西望村的新希望!”身为壶艺高手的村党总支书记范泽锋如是说。
两年前要建立紫砂合作社并非易事,因为全国没有手工艺农民合作社的先例。在村党总支的努力下,最后在省市各方支持下,终于创办成功全国第一家手工艺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从外表看,西望村仍是一家一户的作坊,但已有200多个家庭作坊加入了合作社,紧密联合为一个“大家庭”。农民的抱团合作优势在西望村发挥得淋漓尽致,村民的收入步伐明显加大,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8万元,在宜兴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