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登基60周年纪念日,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在位超过60年的君主。庆祝活动将持续一整年,包括一系列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活动。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他国土和领地之女王、联邦的元首”。1926年4月21日生于伦敦,原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是英国温莎王朝第四代君主、英王乔治六世的长女。自幼在皇宫内接受教育,主修宪法史和法律。她在历史、语言和音乐方面有造诣,能流利地讲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参加英国本土辅助部队,接受驾驶和维修摩托车的训练。伊丽莎白二世于1951年开始代表英王乔治六世出席各种正式场合。1952年2月6日国王逝世,她继承王位。1953年6月2日加冕。伊丽莎白二世于1986年10月访问中国,是历史上第一位来华访问的英国国家元首。
伊丽莎白二世特别喜欢中国瓷器。她少年时代在宫廷观看陈设的中国瓷器,听外祖母讲述中国瓷器的故事,从此爱上了美丽的中国瓷器。1986年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上海市政府宴请女王时,锦江饭店特意用清代景德镇精制的古典餐具盛菜点,女王十分欣赏,事后还与中国专家探讨中国瓷器问题,赞扬中国景德镇瓷器很美丽。
1947年,伊丽莎白二世(当时还是英国王储伊丽莎白公主)与远房表兄、希腊和丹麦亲王菲利普·蒙巴顿中尉(现称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结婚,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将特意定制的高级成套中国景德镇瓷器赠送给她,作为祝贺她结婚的礼品。这套粉彩“双龙戏珠”餐具,图案中两条金龙在彩云中抢戏龙珠,富有动感,充满生气。龙的外延绘“万”字连方图案,内绘桃形连续图案。龙身上的甲全部采用纯金粉描绘,烧炼后用玛瑙抛光,金碧辉煌,永不褪色,而且时间愈久愈光亮。周围盘绘五只蝙蝠,含蓄着“万寿无疆”、“福寿绵长”、“五福临门”之意。器皿下部绘画海水图案,图案采用松绿色,显得非常高雅。盘内底部写有红色“囍”字,又显得喜庆吉祥。英国王室对这份贺礼十分满意,伊丽莎白二世在给宋美龄的信中称赞这套瓷器十分高贵华丽,并说“我非常喜欢它们的图案设计……这些瓷器质量之高,恐怕只有中国才能生产出来”。伊丽莎白二世婚后,英国王室拍摄了一部各国贺礼彩色纪录片,片中以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了这套“双龙戏珠”餐具。英国驻外使馆在各国放映这部纪录片,美丽的中国景德镇瓷器产生了轰动效应。2007年,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庆祝钻石婚的君主。伦敦白金汉宫举办了名为“一场王室婚礼:1947年11月20日”的女王婚礼用品展览,庆祝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与菲利普亲王结婚60周年。在展出的女王在婚礼中使用过的众多精美物品中,就有当年蒋介石夫妇赠送的这套中国瓷器餐具。
据汪大绶先生曾撰文介绍,这套瓷器餐具是由其父、著名陶瓷学家和陶瓷教育家汪璠先生具体组织制作的。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领导人在庐山接见汪璠,“谓国家欣逢胜利,应有名瓷分送盟邦,以志庆贺。此次名瓷须仿乾隆时代作品之风格,瓷质力求细薄,色调务须高雅”。汪璠接此重任后,立即返回景德镇,组织彭友贤等专家进行礼品瓷的设计。方案经宋美龄审定后,开始制作。这批国府定瓷中,就包括赠给伊丽莎白二世的结婚礼品瓷,它们每件底部写有“英皇储伊丽莎白公主大婚纪念”的字样。这些礼品瓷餐具,包括茶壶、茶杯、汤盘、食盘和甜点盘,它们吸收了中国历代名瓷的优秀造型,又融入了现代风格,瓷质精良,制作精细,彩绘精美。现在,它们被保存在温莎堡皇家艺术品收藏馆。据陈海澄先生撰文介绍,1947年由汪璠组织制作、彭友贤等人设计的这批礼品瓷为全套中国瓷器餐具,共175件。
从其他信息看,蒋介石夫妇送给英国女王的结婚礼物当不止这套餐具。中新网2011年1月6日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蒋介石1952年曾经致赠一只花瓶给前日本陆军中将根本博,根本博的遗族决定将此传家之宝送回台湾,由台北“中正纪念堂”收藏,与原本成对的另一只花瓶凑成双。根本博曾官至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在国民党迁台后担任军事顾问。这只花瓶高约四十厘米,是1947年为庆祝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结婚在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当时生产了三对六只,一对摆设在蒋介石的办公室里,后来他将其中一只送给根本博,另一只目前由台北“中正纪念堂”保管。由此说来,蒋介石送给英国女王的结婚礼物,至少还有一对景德镇瓷制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