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壬辰)龙年贺岁银条有三美(图)
http://www.socang.com   2012-01-12 16:59   来源:《钱币》报

  为庆贺2012(壬辰)龙年新春佳节,中国金币总公司限量发行了“龙年贺岁银条”,该银条是继2008(戊子)鼠年银条后第五组产品。共有1000克、500克、200克、100克、50克共5个规格,发行量分别为2000条、5000条、10000条、25000条、50000条,成色为99.9%,发行总重量为11500公斤。

  一套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银条,它首先必须是一件艺术品,其次才是一件有价值的贵金属铸品。就艺术品而言,“龙年贺岁银条”有材质之美、形色之美、情趣之美。

  “龙年贺岁银条”首先拥有温润而久远的材质之美,白银含蕴、清白,又有一层说不出的光芒。银条的形制规整修长、均匀对称,沿袭了古代黄金制品的习惯样式,这样的形制布局非常符合传统伦理观念,给人以简洁刚直、隽永挺秀的感觉,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刚正简洁为美的观念。以白银的本色表现壬辰贺岁的吉祥主题,追求其本身的朴素无华,利用白银质地特有的温润含蓄,通过材质、工艺、造型、装饰等形成和谐而又温润的第一视觉感受。初初观赏银条,就仿佛一幅中国古典水墨画,非常讲究一种味道,一种精致完美,视觉上的考究,艺术造型上的典雅,整个浮雕语言的流畅、深层的韵致,都能让人感到一种东方特有的文化气质。

  银条的形色之美,是因为它是经过现代造币工艺大师精心构思、巧妙雕琢的艺术作品,而不是马虎草率、随意为之的金属制品。它是灵性的、生动的、整体和谐的。它的正面图案是出云龙,取材于明清时期民间石雕四爪龙形象。这条出云龙吐舌扬爪,双目圆睁,寓意盛世中华,更让人惊叹的是那两缕飘荡的云气,也被腾飞的出云龙荡得一波三折,进而更加衬托出云龙的威猛无敌。图案上部左侧缀以“壬辰”两个宋体大字,右侧为“辰神行云布雨 润万物 威 精锐奋发之赫 骜 倨傲不屈以纵驰天地 乘祥云携紫气 保风调雨顺”古印体小字,该段文字为设计师原创,体现了设计师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此文段悬白处补缀甲骨文“龙”字印章及“贺岁”字样篆章。     贺岁银条上的龙,深沉雄强,粗犷豪放,充满了力量感和运动感,由温润含蓄的白银经浅浮雕艺术处理,其特有的古拙而质朴的工艺美感是其他贵金属艺术形式中很少见的。“龙年贺岁银条”的神韵和文化内涵,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龙文化观念和审美追求,所谓“行云布雨 纵弛天地”,银条上的古印体文字被通过出云龙图案中体态和运动中形成的动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观赏觉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银条画面的整体设计相当特别,上为书,下为画,间有印,书与画有机地连续于一体,相互解说就象自然挥洒即就。端看“龙年贺岁银条”的画面章法,看似不规整的构图却又出奇出新,貌似简淡的笔调却纯净明丽,貌似简单的画面却在细节处做尽细腻,正是这种“简”和“繁”的对比,展现了丰富的形色美感。

  “龙年贺岁银条”的背面图案为“壬辰”纪年篆章悬在草书体的“龙”字的左下方,艺术书法“年贺岁”字样缀在右侧,画面上方与下方分别是中国金币总公司标识和英文缩写“CGCI”、克重及成色。银条正面的龙之释文为古印体,“壬辰”为浮雕宋体,“龙”之印章为甲骨文体,正面的“贺岁”字样又为篆文印章,“龙年贺岁银条”将四种篆章文字融合起来,凭添了几分遒劲凝炼的人文气象。因此,龙年贺岁银条的形色之美,不但是直观的,而且还有其丰富的内涵之美。它不但是表象的,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美学价值。
  审美情趣感悟,也是我们在鉴藏这套银条时的重要收获。从材质到图案,到工艺特色,“龙年贺岁银条”都给人一种古朴而又不失庄重的朴拙之美感。正面体现在一种整体的气势上——是云彩委婉灵动的气势,是出云龙干净利落而又恢宏磅礴的气概,是篆章文字抑扬顿挫、曲折婉转的气韵,是一种形神统一与和谐的审美体验。张弛有致的线条,富有力度感的刀法,以及明快利落的构图风格,让人不能不面对它产生出“下刀如有神”的感慨。背面的图案构思明快、纹饰简朴、刀法干净利落,这种质朴天然的朴拙之美,体现的是一种宁静、永恒的境界。中国龙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赏鉴这套银条,似乎有点感悟。 
  此外,中国金币品牌的贺岁银条系列产品均采用书脊式外盒和“天窗”抽屉式内盒的包装形式,连续集藏十二年,外包装盒书脊上的暗纹即可连成 “生肖贺岁银条”字样。中国金币品牌的贺岁银条之所以成为贵金属艺术收藏的金字品牌,在贺岁市场上独领风骚,就是文化创意的价值体现。正如“龙年贺岁银条”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只是一套银制长方形铸品,从材质到浮雕,从龙文化的深厚渊源到书脊式装帧等等,涉及到复杂的工艺种类,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银条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利奥波德博物馆:真假蒙克,谁说了算?(图) 利奥波德博物馆:真假蒙克,谁说了算?(图) 艺术犯罪拉起艺术市场警钟 艺术犯罪拉起艺术市场警钟 2011毕加索特展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图) 2011毕加索特展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图) 希腊美术馆被盗画作值约4425万元(图) 希腊美术馆被盗画作值约4425万元(图) 中国的当代建筑正在面临文化个性的缺失(图) 中国的当代建筑正在面临文化个性的缺失(图) “中国龙”写出的民族心声(图) “中国龙”写出的民族心声(图) 奈良美智自曝两张赝品混入其大手笔作品集(图) 奈良美智自曝两张赝品混入其大手笔作品集(图) 换个角度看收藏:“全民收藏”格局下隐藏的病态心理 换个角度看收藏:“全民收藏”格局下隐藏的病态心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