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中国雕塑的百年演变(图)
http://www.socang.com   2012-01-05 16:37   来源:深圳商报

  著名评论家孙振华近日做客关山月美术馆,围绕辛亥革命之后的一百年历史主讲中国百年雕塑演变。他用一百余幅雕塑作品图片,向观众展示了过去一百年,中国雕塑走过的崎岖道路,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雕塑作品的演变,更是时代观念变迁的见证。

  三个阶段总结百年雕塑
  孙振华把中国百年雕塑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辛亥革命开始,1911年到1949年为第一个时期;1949年到1979年为第二个时期;1979年到2011年为第三个时期。他分别用“民族国家”、“身体政治”和“世俗社会”三个关键词来总结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在讨论百年雕塑的时候,他并不仅仅把这些作品看成是艺术作品,而更愿意把它们看成是一百年来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一年的“四方沙龙”年度主题因此被定为“1911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和文化”。孙振华说:“我们现在把1911年划作是百年雕塑的起点,把辛亥革命这一年看成是一个起点。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发现对于辛亥革命有了很多新的解读,觉得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意义大大地被消减了或者是被忽略了,实际上我们的百年雕塑包括我们年度的演讲,都是要重建一种新的观念,把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那些重要的作用放进去,不仅仅是辛亥革命,还包括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时期。”
  此次讲座以放映图片的方式图说历史,每一件雕塑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就构成了这一百年中国历史的内容,孙振华说:“它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作品这么简单,它们都是一些见证,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见证了这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各种观念的一种演变。”
  纪念性雕塑从辛亥开始
  从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开始由一个封建的王朝逐步开始变成一个现代的国家,之所以说辛亥革命的重要,就是因为这一点。过去中国是帝制,从辛亥革命开始、从建立民国开始,中国开始转换成一个现代的国家,尽管中间有袁世凯复辟,也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个国家的整体性质是不一样的。孙振华说,“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看成是一个转折,从此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国家的整个政治体制、经济、文化、社会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百年来中国的变化是我们很难想象的,雕塑恰好见证了这个时代,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大的转折的时代。”孙振华介绍,中国古代纪念性的雕塑比较少,比较多的是佛像、陵墓雕刻、宫廷雕刻、建筑装饰的雕刻,纪念性的雕刻只有少量的存在。而辛亥革命之后,纪念性的雕塑开始出现了,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1922年的《詹天佑像》就是这样一件雕塑,在这个纪念碑上,詹天佑的服饰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不再是清代的长袍马褂,而是很西方化的服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了很多关于抗战的纪念性雕塑,在这一时期,雕塑成为一个唤起国家意识、凝聚民族情感的非常有力的工具。为什么雕塑对抗战的题材如此敏感呢?孙振华解释,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由封建帝制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这些抗战纪念碑雕塑背后折射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种内心的冲动,他们希望通过雕塑来找到凝结民族精神的、民族尊严的一种载体。
  孙振华用一个关键词“民族国家”来总结描绘这个时期,“我觉得用民族国家的理论来解释这一个时期的雕塑可能会是一个角度,民族国家可能是这个时期比较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恰好和‘四方沙龙’年度主题有关系。我既然被安排做了最后一讲,我想我就有责任来对这个主题做一个回应。也就是说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带来了一个民族国家,在这之前中国是没有‘中国雕塑’这一说的,在辛亥革命以前也是没有‘中国画’的,以前只有文人画、士人画、山水画等等,说‘中国画’、说‘中国雕塑’,这个概念出现本身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认同。”
  多元雕塑反映世俗生活
  第二个时期是1949—1978,在1949年以前,中国雕塑主要以向法国为主的西欧学习,之后,中国雕塑开始向东欧、苏联学习。
  孙振华用“身体政治”作为关键词来总结这一时期,“身体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然的身体,可是自然的身体一旦进入到雕塑里面,就会变得不自然了,他背后可以带有一些政治的诉求。雕塑家把一些关于政治的理解放在里面。”
  第三个时期是1979—2011年,孙振华认为这是最好的时期,“我觉得改革开放是真正的一种开放,不是像过去要不学法国、要不学苏联,我们做回了自己,打开国门,引进各种各样的艺术思潮,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化,什么东西都有。”孙振华把这个时期的雕塑分成六大类,第一个类别是形式、材料。用大米做的,用铁丝编的,用金属焊接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雕塑材料;第二是批判立场。艺术家强调社会批判、文化批判,有的甚至是政治批判;第三类是有本土特色的雕塑。从这个时期开始有大量的雕塑家不再满足于学习国外的东西。他们要从民族的、民间的、地方的雕塑里头去寻找到一种资源;第四类是世俗生活。很多的雕塑家做了很多表现世俗生活的作品,跟原来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完全不一样,比如白色的蜂窝煤、大白菜、口香糖;第五是当代具象。同样是写实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精神面貌跟过去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第六是嬉戏图像。在一个电视化的图像时代,很多的雕塑受到了影响,开始受到海报、动画、动漫的影响。
  这样多元的雕塑风格,说到底,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世俗社会,中国人不再追求神圣的生活,而是进入到世俗生活中。那么多的形形色色的多姿多彩的雕塑,其实就反映了一个世俗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孙振华也表示,“世俗社会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又带来另外一些问题,好像没有什么理想、没有什么信仰,也没有什么价值关怀。世俗社会如果缺乏一些价值支撑的话,有可能大家不知道为什么活着,缺乏对普通生活的超越。”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雕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当代艺术要学会反哺普通民众(图) 当代艺术要学会反哺普通民众(图) 无锡:中国油画史中的重镇 无锡:中国油画史中的重镇 陶咏白:诗意的起居 陶咏白:诗意的起居 审美的人生(图) 南京经典苏帮玉雕大师精品拍卖1月6日开槌(图) 南京经典苏帮玉雕大师精品拍卖1月6日开槌(图) 2012,预言不可错过的20个展览!(图) 2012,预言不可错过的20个展览!(图) 方寸之外见珍重 方寸之外见珍重 西泠印社首届田黄石专场再书佳绩(图) 600多幅培根手稿被指伪作(图) 600多幅培根手稿被指伪作(图) 西泠秋拍开槌首日暖意浓,拍卖市场的意义在于价值挖掘(图) 西泠秋拍开槌首日暖意浓,拍卖市场的意义在于价值挖掘(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