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盈时将推戴季陶《文昌帝君阴骘文》
http://www.socang.com 2011-12-08 13:12 来源:博宝艺术网
据悉,北京盈时拍卖将于12月16日在北京国贸三期大厦开拍,届时戴季陶手书长卷《文昌帝君阴骘文》将现身其首拍。
据了解,此幅手书长卷长余3米,约7.7平尺,为孙中山随从秘书、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手书。值此辛亥百年之际,该尺幅巨大、文书俱佳的书法手卷,着实惹人关注。
辛亥革命以来,书法一直延续着历代文脉,书坛群星之象、蔚然之状,令人神往。活跃于民国书坛的大家于右任、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等,形成了民国文化的另一种面孔。而戴季陶也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戴季陶(1891年-1949年),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晚号孝园,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生于四川广汉。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长等职,受到孙中山器重。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戴季陶又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1948年改任国民政府国史馆馆长。1949年在广州心脏病突发过世。
虽为出国留洋的饱学之士,但戴季陶依然有良好的旧学功底。五四运动前后,戴季陶曾在上海主编《星期评论》周刊,并对社会问题和底层劳工生活作过一些研究。此幅作于1921年的书法长卷,即为戴季陶手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为以人天道为基础,以因果律为准绳,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中华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范本。
《文昌帝君阴骘文》为重要的道家经典,书成于《太上感应篇》之后,有各种手抄本、刊刻本传世,清代道士将其收入《道藏辑要》星集,为一卷。另外《昭代丛书别集》有《阴骘文颂》一卷,《三益集》有《阴骘文像》四卷。
写经,作为一种法书形式,自唐朝以来,虽以佛教经典为主,但道家典籍亦有传世,其中以敦煌写经为世人所瞩目。其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自然质朴,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打开一部书法史,便能发现,写经书法在书法史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写经书法以其庄严、静穆、安祥、自然的美学境界,以其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不仅深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而且对中国书法史和佛教史都具有不言而喻的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而成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珍瑰宝。正如此,王学仲先生就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书法可分为碑、帖、经三派论。
此戴季陶手书《文昌帝君阴骘文》规正端丽,飘逸劲健,端庄典雅,足可见作者写经所用心力。而其原装原裱,亦令人称羡。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北京盈时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