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柳荫三骏》作于1944岁始,这年的作品相对1943年数量锐减,著名的《巴人汲水》图也创作于这个时期。据悉这件作品将亮相北京匡时2011年秋拍“革新——融汇中西的近代大师作品专场”中亮相。《柳荫三骏》描述了一派风和气象:微风拂柳,绿草青青,郊外旷野,三匹骏马相互对应,意态丛生。较远一匹瘦马缓行坡上,昂首凝望;较近的两匹骏马,一匹伏首觅食,另匹昂首嘶鸣,与远方的瘦马遥相呼应。本幅曾为“养和堂”主、台湾著名实业家张添根旧藏。早在1987年便参加日本出光美术馆“养和堂珍藏中国近代书画与清朝陶瓷展”,殊为难得。
中西交融 良骏寄情
—徐悲鸿《柳荫三骏》赏析
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极富代表性的艺术大师、教育家,对中国近现代画坛影响深远。他强调写实的现实主义,主张将中西方绘画融为一炉,提倡师法造化,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收并蓄。富有个性化、创造力、表现力的作品背后,隐藏着艺术家独立创新的艺术精神。
徐悲鸿喜欢画马,欧洲留学时曾画过马的素描,三、四十年代又画了许多速写,对于马的动态、结构、习性了如指掌。笔下骏马既得西方绘画的造型,又留存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把中西绘画巧妙融合,笔墨酣畅淋漓、形神俱备。他解决了笔墨和马的块面结构如何和谐一致的课题,从而塑造出马的形象以显现其审美理想:超凡脱俗,豪迈奔放,在写实、理性的形体中,充满了浪漫的遐想和激情。在中外美术史当中,以马作为表现对象的画家并不鲜见,但徐悲鸿的骏马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泼墨写意,兼工带写——多少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跃起。他不象古人热衷于鞍马描绘,他画自由、豪放不羁的野马以抒写情怀。
此幅《柳荫三骏》描述了一派风和气象:微风拂柳,绿草青青,郊外旷野,三匹骏马相互对应,意态丛生。较远一匹瘦马缓行坡上,昂首凝望;较近的两匹骏马,一匹伏首觅食,另匹昂首嘶鸣,与远方的瘦马遥相呼应。整籀构图巧妙,层次分明,浓墨重笔画鬃毛和马尾,率笔勾乌马身和四肢,淡墨渲染,笔墨精湛,形神兼备。柳树作笔墨飞舞之态,迎风细柳与绿野漫山烘托出郊外的广阔自然。徐悲鸿此画用笔收放自如,题记“甲申岁始悲鸿”,应是1944年其身居重庆时49岁时所作,实属画马之精品力作。
《柳荫三骏》中显现了徐悲鸿托物咏志、借马抒怀的艺术理想,以此来表达赤子之心,爱国之情。画面中笔墨纵恣,“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派精神抖擞、豪气冲天的气象。徐悲鸿不仅充分发挥传统笔墨的轻重、疾徐、枯湿、浓淡、疏密、聚散的节奏韵律的抒情性,而且充分掌握笔墨作为“造型语言”的严格写生、写实的造型性,并将两者巧妙地合而为一。他的艺术理念与实践,标志着近现代画坛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最高成就。1943年徐悲鸿居重庆盘溪中国美术学院,创作进入佳境,著名的《孔子讲学》、《廖静文像》、《国殇》、《群狮》、《双饮马》都在此间出现。本幅作品作于1944岁始,这年的作品相对1943年数量锐减,这年夏天徐先生生病住院半年。
徐悲鸿笔下之马富有浪漫精神,与传统勾勒工细的画法迥然有别,全以大写意为之,洒脱自如,又因他坚实的素描功底,故结构精谨,神形兼备,不失姿态。这幅《柳荫三骏》画三种马,正是徐悲鸿画马的三种最典型姿势,或低头吃草,或转背昂首,或正面前行。而将三种姿势集于同一画幅里,殊为罕见,尽显艺术收藏之趣。柳枝和地坡虽是衬托三骏之背景,但营造出早春的暖意和明媚,也使画面趋于和静完美。
徐悲鸿在《徐悲鸿覆问学者的信》中强调:“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他早年在欧洲学习的科学求实精神上,严谨地掌握了马的动态、结构、习性,经过千锤百炼,成功解决了笔墨和马的块面结构如何和谐一致的问题,得心应手地塑造出马的形象,以表现他的审美理想,寄托他的爱国情怀。徐悲鸿的绘画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艺术家本人极高的艺术天赋与知识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极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