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11月5日,由著名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何桂彦策划,著名艺术史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易英,著名艺术批评家殷双喜任学术主持的“清晰的地平线——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展在寺上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也是寺上美术馆开馆后的首个展览。
本次展览以中国当代雕塑史发展脉络为基础,共展出了包泡、隋建国、徐冰、傅中望、展望、梁硕等54位著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展览在梳理中国当代雕塑30年发展史的同时,又将探索当代雕塑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参展作品中,隋建国的《地罣》系列创作于1992年—1994年,艺术家选用石头、钢筋等材质,用钢筋捆箍自然的原石。20余块大石头,每一块石头的重量都在100公斤左右,当它们被螺纹钢筋焊成的网紧紧束缚的时候,以石头与钢铁两种不同材料的束缚和挣脱,来喻示人生与社会、人工与自然之间所呈现出的极端的对抗、冲突、禁锢。傅中望作品《被介入的母体》是艺术家“榫卯结构”的深入和延续。艺术家立足于当下的文化经验向传统学习,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中提炼出具有现代构成雕塑的审美样式,实现了本土语言的当代转换。同时,以榫卯为母语的作品,不仅蕴涵着阴阳相生的中国哲理,而且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也能为当代雕塑文化现代性的转换与嫁接建立一种新的方法论。
在解释如何在众多艺术家作品中选取参展作品时,策展人何桂彦称:“艺术家在各个阶段都有代表性作品,我们首先选取了那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其次选择了代表性的艺术家。这些参展作品都在那个时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于雕塑艺术的边界争议现象,著名艺术史学者易英说:“从现实主义雕塑和学院派传统演变而来的具象雕塑,在当代雕塑中的作用也是中国当代雕塑的特色。具象雕塑在形态上倾向于"图像雕塑"、"商品雕塑",反映了消费文化的强大影响。与此相适应的是具象雕塑与装置、环境,甚至影像的结合,在技术上则是学院的传统训练和商业图像的结合。在关于雕塑的边界日益引发争议的今天,具象雕塑无疑是对这种争议的牵制,但在当代艺术中最具创造力和功能性的雕塑究竟会怎样继续扩充它的边界,从历史来看,似乎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