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占有无可争辩的重要地位。
石器时代,半坡先民留在陶器上的天真简明的刻划符号,已显示出他们对均衡、对称、和谐、节奏的朦胧审美追求。
进入青铜时代,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王朝定鼎关中,在西周彝器上铭铸下古奥浑融的金文,迄今所见总字数已达3万多字,相当于两部今文《尚书》。陕西西周青铜器除极高的史学价值为历史学家所青睐外,诸如利簋、史墙盘、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等等西周重器同时又是有口皆碑的金文书法代表作。1977年,岐山周原发现西周甲骨窖藏,出土甲骨的数量超过17100片,其中有字卜甲290余片,计581字。这些甲骨字型细小,极富天真散落之趣,为继河南安阳殷墟甲骨之后甲骨文书法的又一重大发现。
春秋战国,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在铁与石的撞击中,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件石破天惊的煌煌巨制《石鼓文》在陕西诞生。从此而后直至书法以碑刻为最主要载体的宋代以前,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夏、西魏、北周、隋、唐等11个王朝都定都陕西。千余年间,长安一直是天下机枢,文人书家汇聚之地。因而三秦大地留下了无数具有很高史料与艺术价值的碑版。我国第一部全面详备的金石学集大成著作清人王昶所撰《金石萃编》,其著录之碑石出于陕西者居大半。据初步统计,截止1984年10月,陕西古代碑刻共有13840多条。
漫步三秦大地,残碑断碣随处可见。汉中石门汉魏摩崖、耀县药王山北朝造像、醴泉昭陵初唐碑志、西安碑林汉唐碑版更是世所共仰的名碑书艺之渊薮。凡举三秦名碑便足以照见秦汉隋唐不断推陈出新、多姿多彩的中国书法发展史。反之,掩去这些三秦名碑,一部生生不息、群星璀璨的中国书法史将变得残缺不全,黯然无光。
也许周秦汉唐的光焰在中国古代史上太耀眼了,宋代以来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陕西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谈及书法,人们似乎惟记忆有江浙的风起云涌,书家辈出。提及陕西公私收藏的古代法书,似乎亦乏善可陈,不足挂齿。
其实包括书法在内的陕西文化在宋元明清时代并非一片黯淡。北宋张载在陕西关中创立关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明、清时代唯物论发展的方向”(张岱年语)。明代中晚期的马理、冯从吾,清初的关中三李(李二曲、李因笃、李柏)继扬关学之波,与明弘治正德间(1488~1521年)陕西路的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等“前七子”力戒浮华,“文必秦汉,诗必圣唐”的文学主张前后呼应,他们的实学道路对明清之际学风的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坐落于1300多年前唐代皇家荐福寺旧址内的西安博物院收藏有历代书画8000余件,其中明清、民国陕西学人的书法最为引人注目。如明代马理以及清代民国王弘撰(图1)、贺瑞麟、刘光蕡、宋伯鲁(图2)、毛昌杰等陕西著名学者的书法颇为可观,但一直以来鲜为人知。
马理(1474~1556年)是明后期经学大师,有“今日横渠(指宋代思想家张载)”之誉。其行书朴野不雕,使人体悟到晚明书坛崇尚个性、力避平庸的些许风貌(图3)。
贺瑞麟(1824~1893年)是清代关中理学的最后一位学者。书法清健可喜(图4)。刘光蕡(1843~1903年)是陕西清末极有影响的教育家,被梁启超誉为“关学后镇”,其书法工整端严。从他们留下的墨迹中,可以看到帖学在清代学人中的强烈影响。
清代陕西韩城人王杰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状元,官至宰相,被誉为“文苑群瞻”的才子,“名冠朝野”的直臣(图5)。蒲城人王鼎(1768~1842年)官至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为反对签订割让香港协议、保荐林则徐,王鼎决然向道光皇帝尸谏,展示了陕人忠谠、耿介的铮铮铁骨。这些名臣以及前举学者堪称陕西人中之龙,品读他们的书法,无疑会丰富乃至填补人们对陕西乡邦文化的认识。
至民国,陕西三原于右任(1878~1964年)出,他浸淫北碑,尤得力于《郑羲碑》《石门铭》《龙门二十品》,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魄力雄强,势不可遏,成为过去一个世纪中碑学阵营一杆大旗。作为20世纪最受推重的书法大师之一,他为辉煌的陕西书法史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图6)。
有清一代,许多赫然于书史文坛的大家都曾来陕为官,如号称清代集帖学之大成的刘墉(图7),享誉海内的金石学大家吴荣光、钱坫,民族英雄林则徐,出身贫寒的状元曹鸿勋(图8),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樊增祥(图9)等,捧读他们留在陕西的墨宝,我们仿佛看到了咸阳古道上他们仿古探幽的足迹,听到了汉家陵阙旁他们感慨浩叹的吟哦。
西安博物院藏明清至近代书法作品除了出于陕西本地的学者名臣和曾经来陕为官的外省籍官员(他们中许多亦为书法家)之手,第三大部分是因各种原因存留陕西的名家墨宝,其中包括文徵明、董其昌、王铎、傅山这样主导晚明清初书法发展的书坛巨匠的作品。
明末董其昌(1555~1636年),他精书画,通禅理,直接以画理与禅理融汇书法艺术。他追求恬淡、秀雅、潇散、空灵的文人气质,是明末四大书法家(董其昌、邢侗、张瑞图、米万钟)之一,对后世影响极大。
傅山(1607~1684年)是明末清初狂纵行草书风的代表人物。主张“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四宁四毋”观点(图10)。
王铎(1592~1652年)青年时期受到明末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即显露出惊世骇俗的审美意识,是明末众多书家中最有个性的一员。他的行草源于二王,其中更多发扬了王献之激厉的一面,又参以米芾“纵横飘忽”之神,连绵不断,风神洒脱,如老藤缠绕,历尽人世沧桑,虽苍老而不失内在的蓬勃生命力,气势磅礴而个性鲜明(图11)。
西安博物院收藏的这批明清及民国书法作品,使世人看到了续写了陕西书法通史的后半卷的丰富材料,照亮了明清及民国陕西书法创作与收藏长久以来在世人脑中根深蒂固的黯淡印象,必将深化人们对告别周秦汉唐辉煌后陕西文化依然不容小觑的厚重含量的认识。
图1 王弘撰 寄怀王似鹤 清代 纵162厘米 横48厘米 绢本立轴 钤印:王弘撰印、无异、□鹤亭。
王弘撰(1622~1702年),字无异,号太华山史,人称山史先生,陕西华阴人。其父王之良曾任明朝南赣巡抚。他终生不仕,曾主持西安关中书院。中年后常游学江浙,与著名学者黄宗羲友善,黄曾来陕客居其家5年。他学兼南北,是清初陕西杰出思想家。为文主张“简、淡、洁”,亦长于金石书画。著有《山志》《周易图说述》《正学偶见述》《砥斋集》等。
图2 宋伯鲁 楷书七言联 纵126厘米 横30.5厘米 纸本对联 钤印:宋伯鲁、芝田
宋伯鲁(1854~1932年),字芝栋、芝田,陕西礼泉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后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戊戌变法(1898年)失败后,革职回陕。致力诗词书画创作。书则参合柳公权、赵孟■。目力至佳,年逾七十,犹能写蝇头小楷。对联雍容淳厚,清逸从容。
图3 马理 七绝读史有感 明代 纵247.5厘米 横59.5厘米 纸本立轴 钤印:马理之章、溪田氏
马理(1474~1556年),号溪田,陕西三原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曾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南京通政司通政、光禄寺卿等职。晚年隐居讲学于商山书院。精“三礼”之学,是明后期经学大师,有“今日横渠(指宋代思想家张载)”之誉。不幸罹难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关中大地震中。著有《春秋修义》《尚书疏义》《溪田文集》《陕西通志》等。行书朴野不雕,气势纵横。
图4 贺瑞麟 论学(局部) 清代 纵30.3厘米 横156厘米 纸本横批
贺瑞麟(1824~1893年),号复斋,陕西三原人。早年屡试不第,遂绝意于科举,本着“居敬穷理”的精神,致力于程朱理学的研究与弘扬。曾整理刊刻了大量程朱理学的著作,先后主讲于学古、正谊书院,是清代关中理学的最后一位学者。著有《清麓文集》《清麓丛书》《朱子信好录》等。书法遒厚清健。
图5 王杰 临蔡端明书帖 清代 纵127厘米 横62厘米 绢本立轴 钤印:王杰之印、伟人
王杰(1725~1805年), 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状元,历任吏、工、刑、礼、兵五部侍郎,迁左都御史、兵部尚书。1786年,任军机大臣。官至宰相,凡14年。被誉为“文苑群瞻”的才子,“名冠朝野”的直臣。晚年辞归,嘉庆皇帝写诗相送,以示尊敬。书法赵孟頫,具富贵姿。作为陕西明清之际唯一的状元,王杰在陕西影响很大,墨迹流传也较多。此幅行书婉通堂皇,显示了精深的帖学修养。
图6 于右任 龙门游后有感 1932年 纵129厘米 横31.1厘米 纸本立轴 钤印:右任
于右任(1878~1964年),陕西三原人。是20世纪最受推重的书法大师之一。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1918年返陕西,任靖国军总司令。1931年后长期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1964年在台湾病故。书法得力于《郑羲碑》《石门铭》《龙门二十品》,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善草书。1932年在上海创标准草书社,编撰《标准草书》。于右任书法,北碑系其根基。此幅行书有浓重的魏碑楷书意味,魄力雄强,势不可遏,系为其外甥周伯敏所书。
图7 刘墉 吴镇轶事 清代 纵170厘米 横48厘米 绢本立轴 钤印:刘墉之印、石庵
刘墉(1719~1804年),号石庵等,山东诸城(今属高密)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累官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江宁知府、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等。嘉庆帝继位后,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提领文渊阁事。书法得力于董其昌、颜真卿,尤工行楷,圆劲敦儒,骨力内含。因喜用浓墨,时称“浓墨宰相”。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盛赞:“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大成也。”此幅行书反映了其书敦厚悠游的面貌。
图8 曹鸿勋 行书 清代 纵63.5厘米 横41 厘米 纸本立轴 钤印:曹鸿勋印、仲铭、御赐多受福祉
曹鸿勋(1846~1910),字仲铭、竹铭,号兰生,山东潍县人。少清贫,发奋读书,为清代大收藏家陈介祺收为弟子。光绪二年(1876年)中状元,入翰林院。曾在云南、贵州、陕西为官,官至陕西巡抚,有政声。书学欧阳询、董其昌,老益浑朴。并工汉隶。
图9樊增祥 寄端午桥中丞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直径25.8厘米 绢本圆光 钤印:嘉
樊增祥(1846~1931年)号云门、樊山。湖北恩施人。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知事。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后,逃居沪上,是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书宗欧、颜,拙厚而有自家面目。
图10 傅山 五律 清代 纵176厘米 横51厘米 绢本立轴 钤印:傅山之印
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阳曲(今属山西太原)人。家素饶,收藏金石甚富,善辨真赝。通经史、佛道之学,善诗、书、画。书宗二王和颜真卿,诸体皆能,尤以行草见长,是明末清初狂纵行草书风的代表人物。此幅草书跌宕缠绕,极有气势,且个人面目鲜明。
图11 王铎 五律 清顺治五年(1648年) 纵205厘米 横51厘米 绢本立轴 钤印:王铎之印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觉之,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清人入关,降清,顺治间又被授予礼部尚书。因他曾出仕两朝,人格颇受诟病,但仅以书法论,确称一代宗匠。他的行草源于二王,其中更多发扬了王献之激厉的一面,又参以米芾“纵横飘忽”之神,连绵不断,风神洒脱,虽苍老而不失内在的蓬勃生命力,气势磅礴而个性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