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9年秋拍起,西泠印社历代名砚专场连续三届推出吴昌硕铭《沈氏砚林》名砚,深受市场热捧。此次2011年春拍,再次推出《沈氏砚林》著录的吴昌硕铭“填海补天砚”。
1882年吴昌硕经吴云介绍,与沈石友相识。由此吴昌硕得到了后半生的至交。吴沈两人虽年纪、经济状况相去甚远,但志趣相投,相交甚笃。吴昌硕常替沈石友收集古砖篆刻铭文。而沈石友则常以家中收藏供吴昌硕增闻见识,并以经济恣意帮助吴昌硕学艺。尤其是吴沈两人都爱诗,常在一起唱咏酬和,切磋诗艺。沈石友在诗歌创作上也曾给过吴昌硕很大帮助,常为其改诗,晚年还为已名声鹊起、因而作画极多、应酬繁忙的吴昌硕代笔题画诗,如吴昌硕《读沈石友诗稿偶书》说的:“我画涂抹诗,荒伧多君求”(《缶庐集》卷五)。并为吴昌硕后来的诗集《缶庐诗》校勘。两人交往长达数十年,几乎涵盖了吴昌硕在苏州的全部时间,感情极为深笃厚重。吴沈两人,相交一生,故事很多,多与砚、石、诗相关。
沈石友家藏金石书画甚丰,但平生最好砚石,专于收藏石砚,尤以富藏古砚名世。由其号“石友”可见一斑。沈家有“笛在月明楼”为庋砚之所,其中所蓄古砚多前代珍品名砚、精砚、美砚,如玉溪生(李商隐)像砚、苏阿翠像砚(上有明末秦淮名妓、诗人、画家马守贞湘兰题记)、李易安(李清照)像砚、黄文节公(黄庭坚)真像砚及吕晚村(吕留良)手琢砚等。他也收藏近人所作新砚,不但自己善于琢石为砚,新砚也多名人所作并题记铭刻。吴昌硕因与沈为至交,所作者独多。在当时,吴昌硕治砚、题砚、琢砚、篆砚,沈石友藏砚、拓砚(后来还有赵古泥刻砚),合力着成砚拓,是为一段艺林佳话。沈石友死后六年,其子若怀将所藏一百五十八方名砚拓印成谱,共四卷一百部。
而这一百五十八方佳砚流至日本又有一段故事。据《贯山夜话》中记载,沈石友死后,家门衰败,后人迷上鸦片,家财万贯顷刻间化为虚无。只能将现存有的家产变卖,可当时正值中国内乱,一百五十八方砚没有买主,辗转找到日本人武川右石买下,并自常熟迁到上海三井仓库,准备运至日本。此事被国人得知,发起了让名砚留在中国的运动。武川右石因此没有得到这批砚台,但是日本人桥本关雪却通过一个姓林的中国人,代买到了,并偷偷运至日本。桥本关雪死后,一百五十八方佳砚纷纷散落,不知所踪。
本次春拍推出的吴昌硕铭、沈石友藏填海补天砚从日本回流,乃林熊光旧藏,林熊光在砚盒上题跋:此吴缶庐为沈石友铭收入《石友砚谱》,砚谱诸砚数十年前均归桥本关雪舶来日本,五年前始散出,余曾获数砚,璇为友人索去,是砚石佳、式好,宜置案头供笔札之用,故宝留之。戊戌大暑,朗庵。此铭文记载其传承,是沧桑历史之见证。林熊光(1898~1974),字朗庵,号磊斋、朗翁,室名宝宋室,厦门人。1930年定居日本。从事文物收藏,为著名书画收藏家。
此砚形制朴实,石质秀润,背有铭文曰:“超乎规矩,浑浑噩噩,补天填海不用若,云蒸霞起成著作。戊申八月,石友属,俊卿”,似有感砚石的命运,未被用作补天填海之材,却另辟蹊径,自是一方天地。沈吴二人以砚自比,感时世,寄情怀,使砚与铭文、篆刻相得益彰,集玩石、诗文、篆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了砚文化的精粹,极富收藏价值。
吳昌碩銘、沈石友藏填海補天銘端硯
銘文:超乎規矩。渾渾噩噩。補天填海不用若。雲蒸霞起成著作。戊申八月石友屬。俊卿。 印文:缶主人
出版:《沈氏硯林》P76—77,民國時期出版。
13.9×6.5×2.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