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期轰动全国的有关郭沫若与高二适致信章士钊“论辩兰亭 ”的手卷,将于6月9日亮相与九歌春季拍卖。
1965年下半年,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很有影响的文化争鸣———由郭沫若引起的“兰亭论辩”。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相继在《光明日报》、《文物》上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对传世名帖《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提出质疑。他认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部文字,不符合王羲之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均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所依托写就的赝品。在一篇文章里,郭沫若认为《兰亭序》文、《兰亭序》帖都系后人伪托,并非王羲之的作品,认为魏晋时期不可能出现运笔流畅的行楷书。这一结论,引起了当时书法界和学术界的震动。
对此,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称郭文“不啻在帖学上作了一个大翻身”。高文引证大量文献和法帖资料,针锋相对地提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高二适将这篇文章寄给《光明日报》,结果“以退稿处之”。于是他求助于忘年交章士钊。章士钊很理解他这个“小友”此刻的心情,于是将高文手稿转呈毛泽东,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该生来书,欲得我公评鉴,得以公表……我公弘奖为怀,惟酌量赐予处理”。毛泽东闻此事后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于是书坛张开激烈论辩。其中有一篇文章经毛泽东推荐于同年7月刊于《光明日报》和《文物》等重要刊物。 1973年3月文物出版社编纂《兰亭论辩》一书,收录了有关“兰亭”真伪之争的18篇文章。按立论不同,分成上下两编。上编是郭沫若及与其观点一致的文章15篇;下编则仅有章士钊、高二适和商承祚的寥寥3篇。
本次拍卖的信扎手卷即为其中重要一封
据高二适女婿尹树人说,有关“兰亭论辩”的故事后来在很多媒体都有公开发表,但是并不了解有关信札后来落到了哪里,据其介绍,高二适与章士钊有着40年的师生情,高二适曾在章士钊办的《甲寅周刊》上发表过作品,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很多,而高二适写字只用毛笔,随手写来就是很好的书法作品,章士钊称赞高二适“天下一高吾许汝,唯望书家噪一高”,在向毛泽东推荐高二适文章时,章士钊称高为“硕书”。
高二适的书法亦如其雄强胆魄。高二适精博国学,精鉴赏,长期在文史馆工作,博及群书,眼光很高,为书取法乎上,深造探求,他对自己的草书很自信,自认为天下第一。他巧妙地将章草、今草、狂草熔于一炉,格调高古。展开此卷真正感觉到那笔锋在纸上奔突的力度,线条的劲健、结字的紧密见长。气势奔腾跌宕。高二适学问素养极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浓郁的书卷气。文章、书法极受林散之先生推重。书札的拍卖中,尤其以具有文献和史料价值的书札最为著名,而且价格往往数倍于市场。此卷所书内容极为特殊,无论在书法艺术上还是文史资料上都具有很高价值。前后均有萧平的题跋进一步说明其重要性,黄惇亦作后跋,且在市场罕为出现,无疑是艺术市场上的新焦点。
高二适(1903-1977),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尤擅草书,诸体贯通,草书突破前人窠臼,自创一格,形成“开章亦今亦狂”的独特风貌。他擅用狼毫作书,使转顿挫随心而运,寓柔而刚,劲健绰约;结体章、今互用,纵横开阖,曲之中险夷相生;布白一气贯通,字行间辑让有序,顾盼多姿,密处见凝重,疏处显神韵。在书学上,他重视渊源法度,认为今草书体由章草省变而出,若草法出于章草,“则高古无失笔”,时提倡“师古而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