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重磅推出“凝望百年——政坛、文坛、艺坛名人翰墨留韵”专场
http://www.socang.com   2011-04-20 10:12   来源:盛世收藏
  经筹备数年,日前,中国嘉德国际拍卖 有限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嘉德2011春拍中重磅推出“凝望百年——政坛、文坛、艺坛名人翰墨留韵”专场拍卖。本场搜罗了125件清末民初,时代风云人物之书法、信札、绘画。拍品分为三大主轴,政坛、文坛、艺坛三个版块共治一炉,以翰墨丹青侧写这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其中,不乏传世甚少如蔡锷、陈独秀、白崇禧等珍稀之作,以及胡适、于右任等之精彩作品。康有为《致仲周仁兄对联》、孙中山《致祉英先生“博爱”》横幅、黎元洪《致韬甫君行书七言联》、陈独秀《致黄娜先生行书》、蒋中正《楷书》、冯玉祥《致伯端先生隶书七言联》、蔡鄂《行书五言联》、黄兴《行书“对酒当歌”》、阎锡山《致赞良先生行书龙门对》、汪兆铭《致润章行书七言联》、于右任六屏《致斌卿草书正气歌》、张群和白崇禧为何遂先生六十岁寿庆所作《行书中堂》、《楷书龙门对》,陈立夫书法手卷,袁克文《隶书四言联》、胡适《行书四条屏》、蔡元培《致志鹏先生行书七言诗》、钱穆《行书》条幅、李叔同《楷书五言联》、齐白石《篆书五言联》、张大千《致林语堂信札》二通等,均非常值得期待。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岸三地都高规格举办不少纪念活动,“辛亥百年”不仅仅对于全球华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全世界而言,这也牵动、改变了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都是意义重大。清中期后的锁国政策,让中国与改变西方近代史的工业革命脱勾,仍旧停留在千年如一日的农业社会,丧失了国家竞争力,鸦片战争后成为西方列强的俎上之肉,“丧权辱国”的200年,是最不堪回首的一页,也摧毁了中国传统价值和国人自信心。百年前革命先烈用理想与鲜血,唤醒了饱受列强鲸吞蚕食的中国,从广州起义到1911年的武昌起义,推翻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君主帝国,从此走向共和,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帝国结束,动荡纷乱未平,各种政治势力的扩张消长,战祸不断,西方思想撞击着传统儒学,孕育开花。“辛亥百年”在中国的近代史是极重要的历史关键,百年虽然沧桑,但这是最充满希望的年代,诚如万青力先生曾说,这段期间“并非是衰落的百年”,而是东西文化交融碰撞、国家存亡浴血重生,在崩裂中,新的力量悄然成长,新的观念同时也在萌发壮大,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可以说,中国如今的崛起,就奠基在这惊涛骇浪的百年。

  政治上,千年帝制终结,民国成立,到军阀割据、北伐、抗日,一页页历史,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文化层面上,西风东渐,西方文明科学带给中国更多的冲击与进步,多少菁英带领中国前进走向昌明;艺术上,更是人文荟萃,新的观念让二十世纪的中国艺坛加入了中西交融的色彩,更有着别于传统的新风貌。在如此一个巨大时代里,个人的理想与热望,欢喜与悲伤,爱与憎,苦与乐,都变的何其渺小,但这渺小却又凝聚成多大的力量,足以惊天撼地,动摇山岳。我们仰望这个沸腾的时代,由衷的景仰,由衷的敬佩,也由衷的赞叹,因为这个时代的人物有着我们所欠缺的,那么的才华洋溢、那么的文韬武略、那么的热情勇气,更有一份崇高的理想与热望,对国家民族的大爱。时代赋予他们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创造了生命的律动,如此的淋漓尽致,各领风骚。正因如此,这百年风云人物我们难以定位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向,而这正是我们遥望这时代,最富戏剧般魅力吸引人的其中一点。在文献纪录上,我们能了解历史与评判;与从前人墨迹中、艺术创作里,又能管窥其思想、性情、感性的一面,除了艺术价值外,也是珍贵的真实史料。

  清末民初的书家大抵可分为三类,一是政治人物,以康有为、沈曾植等人为代表的前清遗老;与新中国孙文、陈独秀、黄兴、于右任、章士钊等;二是学者文人,职业书家,如李瑞清、郑孝胥、罗振玉、邓散木等人,以及虽无书家之名,书法却独标一格,面貌万千,如蔡元培、鲁迅、王国维、梁启超、沈尹默、台静农、郭沫若等人;三是艺术家,如张大千、齐白石、溥心畬、吴昌硕、吴湖帆等。这三个版块相互辉映,灿若繁星,成为二十世纪书坛最特殊的时代风貌。

  本场专拍中,政坛人物作品如孙文、黄兴、蔡锷、蒋中正、阎锡山、白崇禧、陈独秀等,虽然不是书家,但所受的中国传统教育,对于笔墨的掌握仍具水平,在字里行间中,英气勃发。

  康有为(1858-1927年),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戊戌变法运动的倡导者和发动者,同时也是位艺术革新家。从政治变法到艺术变法,不仅使康有为个人声名大振,给民国书法、篆刻、绘画的创作、研究,都带来了新的生机。康氏对书法的最大贡献是首倡北碑运动,对“二王”传统帖学构成强有力的冲击,形成近现代书坛碑派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并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康体”。“康体”的特点是魏碑隶书风格。康氏早年对《石门铭》和《爨龙颜》用功极深,同时参以《经石峪》和《云峰山刻石》,创作时起笔无尖锋,收处无缺笔。其撇捺舒展大度,特别是捺笔,一笔直下,势不可挡。本次专场包含康氏法书作品共十件,此幅《致仲周仁兄对联》:“天人一切大欢喜,花木四时皆吉祥”,笔划平长,转折多圆,运锋自然,结构舒张,却有纵肆奇逸之气派。

  没有孙文,中国近代史将完全改写。孙中山(1866-1925年)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成立了兴中会及同盟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言。“天下为公”、“博爱”是他重要的政治理念。为宣传“博爱”思想,孙中山曾多次把“博爱”题词分赠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虽然孙氏并不以书法知名,但从其传世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颜真卿、苏东坡及北碑方面的研究是颇具造诣的。此幅《致祉英先生“博爱”》横幅,结体紧密,气象雍容,颜字的宽博与厚重依稀可见。孙氏书法不是练出来的,纯粹流露自心灵。“字如其人”在他的身上得到完美体现。

  黎元洪(1864-1928年),人称“黎黄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我国历史上惟一做过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时论称他忠厚稳健、和蔼谦虚,政坛素有“黎菩萨”之誉。虽然出身行伍,由于家学渊源和个性使然,黎元洪也算得上半个文人。从目前各种研究黎氏的成果看,黎一生有三大爱好:写字书法、购置房产、投资实业;下野及隐退后有三大爱好:书法、听戏、交友,这是对其一生的精辟概括。由此看来,黎氏一生钟爱书法,确实于其中下了一番功夫。黎元洪的书法师从颜柳,与历代政显一样,以宏大堂正为上。此幅《致韬甫君行书七言联》,墨色浓厚,大气磅礴,显示其深厚的颜字功底和国学学养。

  陈独秀书法作品市场甚为追捧,此件《致黄娜先生行书》为本场拍卖一大亮点。陈独秀(1879-1942年),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命运波澜汹涌、经历非常丰富的传奇人物。许多人也许不知,陈独秀在诗学、文字音韵学以及书法上的造诣都是相当精深的。陈独秀的书法碑帖结合,写得汪洋闳肆、兼备众体。此件行书条幅,通篇气格高古苍莽,线条厚拙凝劲,体势雄健,韵味无穷。

  蒋中正(1887-1975),政治家、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务。以当年蒋中正中华民国总统的政治地位,此件《楷书》作品尺幅与内容均十分难得。

  蒋中正的书法,字如其人,中中正正,如一介方正的石头。他很少写行书,以楷书为主,宗法柳公权、欧阳询,顿挫分明、结体有度,骨力雄强、章法严谨。蒋夫人宋美龄热爱艺术,但早年留学美国,于中国传统书画并不擅长,相较于习画师承黄君璧,宋美龄的书法则由蒋介石亲自调教。蒋介石曾在日记提到夫人“书法大有进步,甚感欣慰”,显示夫妇二人感情深厚。但蒋介石不懂国画,在夫人不懈习画之时,只得伫立一旁“观摩一二”,却“未能辨其得失”。从此篇行文看,蒋介石对夫人的作画天赋与成绩满是溢美之词,这既是鼓励另一半继续努力学好绘画,亦是夫妻生活情趣的显现。

  本次专拍收罗尚有蔡锷、黄兴、阎锡山、冯玉祥等民国名将作品,其中尤以冯玉祥的《致伯端先生隶书七言联》最为特殊。

  冯玉祥(1882-1948年),军事家、爱国将领、民国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之结拜兄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后因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遭受排挤离职,仍奔走于鄂、豫、湘、黔、川等省,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冯玉祥少时家贫,只读过一年零三个月书即入伍参军,但其清醒地意识到“知识武装头脑”的道理,对读书和习字愈发用功,是以书法水平不断提高,由略知一二 的“门外汉”逐渐成为书法创作的行家里手。冯玉祥一生诸体皆攻,但传世最多、最令人称道的是其隶书。

  此幅《致伯端先生隶书七言联》创作于1939年7月7日,即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两年之后,冯玉祥以满腔热忱写下“还我河山”的豪情壮志。相较于冯氏早期隶书追求秀美婀娜、蚕头燕尾的装饰风格,其后期隶书明显受清代名家伊秉绶、桂馥影响,行笔沉实朴厚,极富篆意、古意。此幅《隶书七言联》,字势谨严、笔法沉穆醇厚,线条富有张力,不仅是冯玉祥晚期隶书的代表之作,更与其特殊历史背景下特殊的书写内容融合一体,实属难得一见。

  同样市场稀见之作,还有松坡将军蔡鄂的《行书五言联》。蔡鄂(1882-1916),民初的杰出军事领袖,曾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与小凤仙的爱情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可谓一生传奇。而36岁英才早逝,流传下来的墨宝相当稀少。从传世的《蔡松坡军中遗墨》看,几乎全是行草书拟就的电报、文稿。这些墨迹于行军战事中拟就,迅笔疾书,未计功拙。此件对联“鸣笳军出塞,挥扇将谈兵”,字里行间挥洒出一代名将飒爽的英气与大度。

  黄兴(1874-1916),政治家、军事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不止于此,黄兴实际上有着深厚的旧学功底和文学修养其书法、诗词具有很高艺术意境,连同他的人品,学识和功绩令人仰为观止。黄兴的书法有儒将风度,字里行间大有苏东坡、颜真卿笔意,信笔挥洒,随意自然之极。在近代书法史研究中,黄兴是可以列入书家行列的。此幅《行书“对酒当歌”》,气厚力沉,豪气干云,流露出波澜壮阔的时代里一代革命家的浪漫情怀。

  阎锡山(1883-1960年),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武昌革命军起义,阎锡山首举义旗响应,被推举为山西都督。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等。此幅《致赞良先生行书龙门对》: “中为治事之极,则得中则成,失中则毁;仁乃施政之根本,安仁固善,利仁亦佳。” “中的哲学”,是阎锡山的得意之论。这是他在风云动荡、机遇难测的矛盾漩涡里,以最小代价寻求最大利益的策略思想的总结,他的所谓“中”,取义于儒家的 “中庸”,运用于政治,就意味着“中”是政治最公平的地方,掌握大权的人要用“中”的办法做到“政平治理”,从而天下太平。此幅龙门对,墨色浓厚,笔法流畅。上款人邱赞良(1897-1973),历任中国国民党湖南江华县党部常务委员、书记长、江华县立中学校长、江华县参议会议长。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湖南省代表,后去台湾,续任国大代表。

  汪兆铭(1883- 1944年),笔名精卫,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辛亥革命前一年,因谋刺摄政王载沣失败而下狱问死,其慷慨从容的气节得到革命志士的敬仰。但抗日时期的投日行为,使其沦为汉奸。汪兆铭出身书香门第,从存世书法来看,受过唐人影响,楷、行、草体俱能,笔端透着文人书卷气。此幅《致润章行书七言联》 “春风碧水双鸥静,落日青山万马来” ,上款人为陈琪(1878-1925),号润章,曾多次考察国外博览会,研究和介绍世界各国博览会的状况,积极宣传举办博览会的作用,策划和主办了中国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1915年筹备参与了中国近代最成功的出洋赛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堪称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之第一人。

  1938年,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的于右任,以苍劲雄伟的笔势写就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不仅被视为是右老草书创作的飘逸神品,而且当年因曾委请关中名工郭希安摹刻了六石,如今也被永久典藏于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回首那个年代的动荡时局,右老借《正气歌》以明自己的爱国情操可说意于言表。此六屏《致斌卿草书正气歌》,运笔自如,飘逸洒脱, 淋漓尽致,其后附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题写《行书七言诗“读于髯翁书正气歌”》。上款人“斌卿”即王宪章(1877~1951),字斌卿,黑龙江泰来人。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7年南下参加护法运动。抗战期间结友好同志组织义勇军,配合马占山抗战,并获抗战胜利勋章。此次“凝望百年”专场的六件于右任草书作品,以及两件沈尹默和一件谢无量行书作品,均为“斌卿”上款。

  此次“凝望百年”专拍亦收录了张群和白崇禧为何遂先生(1888-1968年)六十岁寿庆所作《行书中堂》和《楷书龙门对》。张群(1889-1968年),政治家、外交家,蒋介石的终生幕僚。白崇禧(1893-1966年),民国时期军事家、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有“小诸葛” 之称。上款人何遂先生,字叙甫,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一生待人耿直,热诚,酷爱书画、文物,他唯一的财产就是大量的古文物和图书,曾先后全部分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和天津图书馆。从此两件书法作品看,张群的字迹清雅朴拙,白崇禧的用笔力透纸背、造诣颇深,字里行间亦流露出二人对何遂先生的尊敬与钦佩之意。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陈立夫的夫人孙禄卿女士毕业于上海艺专,为国画大师刘海栗弟子。陈立夫先生也自幼爱好书法,远走美国后,与夫人书画唱和,从此临池不辍。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拙朴的书风,使其晚年的书法受到华人热捧,求着盈门。其书法笔力劲健,法度严谨,古拙质朴,格调高古,非一般书家。本次专场中有一件陈立夫书法手卷,长约7米,是陈氏1977年受宋美龄之邀,在妇联会作“上帝与诚”演讲之讲稿。特别的书写内容,加之书者的特殊身份,相信会受到市场格外关注。

  民国文坛实是闪闪生辉,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下,不仅人才辈出,这时代知识分子承载历史使命何其壮丽,可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袁克文(1889-1931年),别署寒云,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鲜人)生于朝鲜汉城(首尔)。生平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工书法,能演唱昆曲,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与张学良、张伯驹、溥侗,并称民国四公子。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

  袁克文为硕儒严修的入室弟子,得其真传,真、草、隶、篆全都精妙,信手挥洒,尽至臻境。而生活在从皇权政治到民权政治过渡的政治剧烈变动时期,袁克文的思想观念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很不协调,不仅造就了他个性鲜明的处世风格,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书法艺术风格。诚如此幅《隶书四言联》,用笔恣肆,挥洒淋漓。隶书之柔性美,在其笔下变成了“折金钗”型的刚性美,如石如铁之笔划,仿佛发泄其如怒如吼的压抑心情。

  胡适的书法作品市场甚为追捧,此《行书四条屏》为胡适以自作诗《陶渊明同他的五柳》书赠中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1904-1998)。1928年胡适游庐山,一日探访陶渊明故里,途中读《庐山志》,见宋人周必大《庐山后录》中有前人题诗云:“五字高吟酒一瓢,庐山千古想风标。至今门外青青柳,不为东风肯折腰。”胡适感喟油生,在《庐山游记》中写道:“我读此诗。忽起一感想:陶渊明不肯折腰,为什么却爱那最会折腰的柳树?今日从温泉回来,戏用此意作一首诗:《陶渊明同他的五柳》。”

  胡适(1891-1962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开一代风气者。他的字和他的为人为文也十分相像,即深入浅出、明白如话。他的文笔清清爽爽,再深的学问也能表达的干净利落、晓畅通俗,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而他的为人待友,也是可亲和蔼、平易近人。观其书法,举重若轻,条理分明,不拘不泥,字里行间丝毫不见孤傲、藐视一切的大师做派,章法自然朴素,落笔干净明了,有一种平实、亲近的自然之风。若以书家的眼光来看,他的字在结体上似乎有些“过”,但这种“长手长脚”的特征反倒形成了其书法的明显标志性风格,使人一望便知的“胡适体”。此四屏书法,线条舒缓,笔墨厚重,结字随性开张,具有浓郁的书卷气,书法与书写内容相得益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胡适、徐志摩、王震、张善孖等人合作的《宜书宜画册页》(图16):“民国十八年七月十八日,我们在范园吃饭,土屋先生要我们题名作为纪念。”上海是个十里洋场,各式最新最洋的事都在这里,有如中国的巴黎般,充满多元的艺文活动。本件拍品饶富趣味,记录着民初上海艺术圈的文人雅聚,包括邓芬、胡适、徐志摩等名士,令人莞尔。

  蔡元培与钱穆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本场收录蔡元培《致志鹏先生行书七言诗》与钱穆《行书》条幅。

  蔡元培对中国教育文化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史上无人可比的。甚至有言: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古代是孔仲尼,近现代就是蔡元培了。虽然蔡元培是一位从传统科举道路上走出来的学人,但思想在当时则完全属于新新一族,其书法亦是如此。蔡元培早年习书以楷书为主,对颜真卿、虞世南、褚遂良等法帖均下过不少功夫,然今天我们看到他的行草书却有一种自然挺秀、蕴藉清新的气息,亦旧亦新,自有法度于其中。此幅行书对联,行气连贯,以线条粗细自然变化,用笔提按顿挫、徐疾有致来体现作品的节奏感。这质朴气清、疏朗宽薄的书风亦可令人体会其温厚宽容之性情。

  钱穆(1895-1990),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要论其书法得自哪家影响,尚未见明确记载。但生于那时的旧式文人家庭,要说从不临帖习字那是不可能的,何况钱穆的祖父与父亲都擅书法。钱穆的书法是典型的学者书法,学者书法的特征是文雅、含蓄、隽永、无雕琢气、造作气,更为重视内在的气韵和整体的表现力。此行书条幅章法疏朗,用笔规矩,线条凝涩,有文人书法的清丽秀逸风致。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李叔同(弘一)是无法绕过的一位大师。他是中国新文艺的先驱者,在绘画、戏剧、音乐、书法等诸项艺术领域中,均有极高造诣。市场上多见李叔同出家后摘《华严经》句之书作,然每有早年作品,必成为关注焦点,又今年适逢弘一法师130周年诞辰,书法颇受追捧。此幅《楷书五言联》(图 19)乃写于弘一法师出家前一年(1917年),集金刚经句“真是菩萨,希有世尊”,题款“李婴丁巳”,为深受魏碑影响之书法典型。1916年,李叔同断食时间自觉其笔意心思有脱胎换骨之意,便取老子“能婴儿乎”之意取名作“李婴”,出家后则不复见此俗家款名。另创作本幅之1917年,乃是法师出家前以居士身份居于虎跑寺习静,时已研读佛经,焚香诵经念佛,兼以书作内容、书法风格、落款年代观之,该作意义非凡。

  民国艺坛也是清末以降的另一高峰,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从传统中走来,融汇东西,开一代新风。本场收录有张大千、齐白石、溥心畬、吴昌硕、吴湖帆等。

  齐白石《篆书五言联》(图20,1936年),联文为:“太和保元气,景行在高山。”白石篆书吸取周、秦、两汉精华,得力于《三公山碑》及《天发神谶碑》。是幅下笔稳健苍劲,笔画纵横,简洁老辣,力能扛鼎,是为白石老人晚年篆书精品。

  张大千《致林语堂信札》二通(图21)。林语堂 (1895-1976年),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著述颇丰,有《语丝》、《京华烟云》等家喻户晓名作。张大千,无需赘言,著名的美术家、国画大师。两人各自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耕耘,但都有一个共同爱好:喜欢美食,都是出了名的美食家。两位大师私交甚笃,尤其是在国外生活期间,偶有相见,必然共享佳肴同饮美酒。此二通信札应是写于1956年。是年,张大千受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萨尔邀请,前往法国举办个人画展。展览筹备之际,大千邀请老友林语堂为展览撰写序言。因此,这第一通为“敬恳赐大文以为光宠”;第二通则是“承惠大文”后,大千的致谢信函。张大千的书法市场并不少见,此二通信札也只是 “片纸只言”,但其内容颇有意味,展现出文坛、艺坛两位大师的交往情谊,留存至今,殊为难得。

  据悉,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邮品钱币铜镜部分将于5月10日至11日预展,12日至17日拍卖,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中国嘉德2011 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珠宝翡翠腕表部分,将于5月17至20日预展,21日至25日拍卖,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中国嘉德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天工艺苑 天工艺苑 清宫遗珍 茄楠佩饰展(图) 本土拍卖会异军突起 本土拍卖会异军突起 极品沉香结缘天工艺苑(图)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