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落幕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一只估价仅1万至2万元的1954年龚耀庭彩绘长征大瓶,成交价达到了14.3万元。今年适逢长征胜利70周年,彩绘长征大瓶的高价成交,只是近期长征题材艺术品走俏拍场的一个缩影。
回顾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长征题材艺术品的成交明显趋热。其中最大的热点就是去年北京荣宝斋的秋季艺术品大拍上,沈尧伊在1980年创作的《长征之路》油画,以165万元成交。画家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红军长征的不同时空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这并不是长征题材作品拍卖的最高价,在2004年中贸圣佳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刘向平在1983年创作的《1935年遵义》,成交价达到了308万元。
长征题材艺术品走俏拍场,不仅表现在高价艺术品的出现,也体现在巨大的市场认同上。在2004年中国嘉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宋文治的《长征第一关》立轴,成交价为25.85万元,而到了今年北京荣宝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宋文治同一题材同一大小的一幅作品,成交价已经达到了66万元。
投资者之所以对长征题材作品如此追捧,除了追逐市场热点的因素之外,更有深层次的原因:这些作品深刻的内涵,往往可以体现出作者的真正艺术水准,这也是支撑艺术价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沈尧伊从不参与应酬画作的绘制。革命历史题材冷的时候他就在画,热的时候他依然平静地画下去。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艺术盛行新潮,人们纷纷跳入潮流,他却依然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沈尧伊描绘长征的绘画可以说不计其数,他创作的《遵义会议》、《而今迈步从头越》、《革命理想高于天》等表现长征的绘画作品均堪称革命历史题材的名作,并收藏于重要博物馆。这也是市场对于《长征之路》追捧的重要原因。《1935年遵义》虽然创作时间比较晚,但其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于它证明了中国画有足够的力度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其采用中国画传统的平行加散点透视的方式,以遵义政治局会议的间歇为切入点,将当年的历史真实地再现,20年来多次刊载于党史、军事史图书及画册中,已经成为遵义会议历史的形象代言。
长征题材艺术品走俏拍场,也应该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这并不是说拍卖会上只有长征题材艺术品才有投资价值,而是要提醒投资者应该选择怎样的拍品。综观近年来的艺术品拍卖,从追求艺术品的名头,到追捧某种画风,如国画中的工笔画、西画中的写实画派。现在市场又对于当代艺术到了几近疯狂的地步。但你是否想过,花这么多钱购买这些艺术品是否值得呢?艺术品是否真正地体现出艺术家的艺术水准呢?这些都是值得投资者在进入拍场之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