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风貌 齐鲁“青未了”
http://www.socang.com   2023-08-08 11: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现场

山东美术馆供图


  近日,第九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展出,196件山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作品历经多重选拔正式亮相,题材多样、内容多元、风格多变、门类广泛。作为山东美术馆年度常设展览品牌,“青未了”汇聚了山东省美育成果和当代艺术新锐新风貌,也聚焦了观众对山东美术馆暑期档的期待。

  推荐优秀作品与培养年轻力量,这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山东美术馆通过举办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的方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据介绍,本届“青未了”共收到43所高校报送的有效作品457件。经严格评审,最终评出入选作品196件,其中,国画52件、书法14件,油画35件、版画5件、水彩·水粉4件,壁画·综合材料10件、雕塑3件、陶艺6件,艺术设计67件。

  透过展览,可以直观地捕捉到当代年轻人的想法。展出作品中,有尝试以宏大叙事抒发家国情怀的作品,有通过刻画清洁工、农民工等不同人物形象表达人文关怀的作品,有着眼平凡细节彰显生活丰富多趣的作品,有运用多元材料拼贴糅合体现对艺术边界思考的作品。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关注视角与兴趣偏好。

  展览也反映了当下的教育现状。学生佳作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最直观写照,“青未了”将来自山东省高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的优秀作品汇集于此,检阅山东省美术院校教育成果,在作品的“PK”中,院校之间展开美育方式方法的交流互鉴,主动改变教育思路,校准教育方向。

  通过展览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求艺思路。每一届艺术生都会面临相似的问题:创作灵感不足导致题材局限或者雷同,对未来创作方向存在担忧等等。“青未了”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解法。他们在优秀作品中找寻思路、借鉴经验,也在展览中获得关注、讨论和鼓励,成为他们求艺履历上的亮点。

  自2014年山东美术馆自主策划启动“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以来,该展已经举办了9届。展览在展评体系、展览机制、展陈样式、配套活动等许多方面做出了调整和完善。展览不仅扩充了作品门类,让更多艺术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优秀作品得以受到关注与重视,还增加了美术评论活动,让爱艺术、懂艺术的业内专家、学者、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成为“青未了”展览品牌向深度挖掘、向广度延伸的有益尝试和创新之举。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孙大刚表示,第三届“青未了”增加了视觉传达门类的评选,在随后选送的展览作品中呈现出构思新颖、思想活跃的特点,取材多植根传统、来源现实,回归了设计创作的初心。这样的改变,“青未了”功不可没。

  在整个评审过程中,“青未了”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优中选优的原则进行,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教育厅分别派出专人担任评委监审,山东美术馆组织专人担任纪检委员,多评委参与评审,保证了评审工作的权威公正。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分享了一个细节,在展览初评阶段,看着本校的应届毕业生创作出一幅幅精品,十分欣慰也十分纠结,身为教育工作者,太想让这些优秀作品都能获得展示的机会。实在难以取舍,他向展览组委会提出申请,希望作品限额能予以放宽。但组委会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们严格要求,一个都不能多。”这就是规则的严明。也正是这种严明,成就了“青未了”的力量。

  与上届相比,本届参与高校数量和参评作品总量均有较大增加,“青未了”得到了更多毕业生的认可和参与,成为毕业季独有的文化大餐。一方面,这为高校美术专业应届毕业生打造了重要的展示舞台,让青年学子在毕业之际向全社会展示学习成果和艺术成就,为其艺术之路打下了良好开端。另一方面,展览为全省各高等美术院校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将全省高校的美术专业毕业生作品集中到了一起,在展示教学成果的同时,也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机会,对检验和改进、推动各院校的美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纯粹的学院式的展览,是全省最高规格的毕业生作品展,对于即将离开学校的学生们来说,能够参展将是人生履历中闪亮的一笔。见证过老师和学生为了参与‘青未了’付出的努力,最终呈现在评审现场的作品,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着实令人欣慰。”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管朴学表示。

  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王力克表示,展览为高校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毕业生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他对希望从事艺术工作的青年学子给出两点建议:一是增强基本功。如果把艺术生涯比作一棵树,基本功就是树的根,根扎得越深,树长得就越高。二是不断地学习理论、把握理论。唯有此,才能解决艺术的根本问题,即“艺术为什么”的问题。

  2023年是山东美术馆新馆建成十周年,“青未了”品牌伴随新馆建设运营一路成长,反映了山东美术馆在推进美术事业发展、选拔人才和培养助力新锐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未来,希望“青未了”继续在创新策展方式、展示内容和组织形式上下苦功,落实对青年艺术创作者的扶持培养,真正做到美术教育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4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