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行:版画的研究与探索——英格里德•勒登特、卢治平双个展”在中华艺术宫0米层15、16展厅开幕。中国艺术家卢治平和比利时艺术家英格里德•勒登特的170余件版画及装置作品一同展出,以“同行”为名,向观众呈现“和而不同”的精神传承以及“文明和谐”的实践范例。
“这是我用中国宣纸制作的。”英格里德指着展览中的一件装置作品说道。“因喜欢英格里德的作品,揣摩之后,学着做些尝试,小小改变自己。”卢治平解释展览中的两组风格更加克制抽象、神似英格里德的作品时说道。
本次展览即是将这两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版画家作品以双个展形式呈现,呼应“同行”主题中既独立又并行的特质。尽管两位艺术家来自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文化背景,但对于版画研究的创新、版画教育的传承和艺术探索的精神都成为了他们的标签。两人熟悉彼此的风格,尊重各自在不同方向上的艺术探索并且互相影响。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在不同的地域和领域展开关于版画的研究探索。
英格里德·勒登特,1955年出生于比利时布拉斯哈特,著名版画艺术家、国际版画联盟主席,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她专注于石版画的创作。放大观察皮肤及其肌理,以复制、拼贴的手法呈现肌体的微妙变化,是她最为人熟知的独有的创作方式。英格里德也创新地将传统印刷技术与计算机印刷、视频、音频相结合,在石版画之外,延展出装置、影像等多媒体作品。此次展览全面梳理、展示了英格里德自2003年起所有重要作品,包括大型装置、影像作品等,展出作品多达70余件,为其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集中展示。
卢治平,1947年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版画艺术家。作为版画艺术在中国的倡行者之一,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在上海成立了半岛版画工作室,为学生教授在当时还少人问津的版画技术。“瓶”是卢治平作品标志性的视觉符号,借由这个简明包容的物象作为入口,以“灰”和“湿润”两个关键词注解传统水墨画世界,对云霞、山川、花草等纹样进行拼贴、错位处理,卢治平的版画语言在延承传统的同时,也对现代绘画原理及方法展开活用,予以生发演绎,开创了一种特立独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展览还首次展出了卢治平近两年的新作——《实验:空间与灰度解析》《面壁》系列。
回溯两人的交往,始于多年前在深圳举办的一次国际版画展。当时,卢治平是展览的嘉宾,而英格里德则是参展艺术家并获得了大奖。“她告诉我在一个画廊里看到过我的作品,她很喜欢,我们聊得很投缘。”卢治平说:“我英文水平有限,英格里德完全不懂中文,但版画艺术是我们用以沟通的共同语言,帮助我们认识彼此,相互欣赏,通过多次合作交流,成为同行的朋友。”“没有他,我不会来到上海工作,也不会有对中国这么深的情谊。”如今,英格里德在上海美术学院创办了石版画工作室,让学生进入一个国际化的当代版画学习环境。
据悉,“同行”主题展览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海上观潮”艺术系列展之一。“海上观潮”是在“大美术馆计划”框架下,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推出的品牌展览系列,旨在瞄准国内外重要艺术家、重要流派、重要艺术机构三个层面开展合作交流,举办比较研究展、作品联展,籍此见证上海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文明互鉴中的独特地位。“同行”主题展览将中外艺术家作品在同一个空间进行呈现,通过来自于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之间艺术家作品中各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进行对话,呈现与探讨当下艺术发展中和而不同、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
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透露,在“同行”主题下,他计划每年邀请一对中外艺术家,就不同的艺术观点、艺术思维、艺术技法等方面,实现相互对照与研究,“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的。”
此次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主办,上海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协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支持,将持续至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