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美育发展中民族性的坚守
http://www.socang.com   2022-08-25 16: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美育是以艺术欣赏为载体、对大众进行主观上的审美再造,是对艺术品中描绘的典型形象进行具体且深入的把握并映射于大众社会生活,在获得艺术感染与心灵启迪的同时,达到“成教化,助人伦”的宣教作用。社会美育是可视性的审美活动,其涵义就是通过“美目”,审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并探究其艺术本源。在美育活动中,大众通过艺术欣赏感悟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艺术真理,进而认知“美”、感知“美”,在“正身明道”的同时愉悦身心、感知教化,其过程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极大满足,社会层面对审美的追求日益迫切,美育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如何确保美育审美取向上的民族性立场,越来越成为当下中国式审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艺术是民族文化和美学精神的载体,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美育的教化作用自然渗透其中。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对人格的陶冶塑造、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社会美育和大众文艺的繁荣。

  社会美育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为基础的,我国的美育从一开始便以“倡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树立正确、进步、高尚的审美理想”为主旨,以使大众能够以客观的、审美的眼光观察世界、改造世界。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中国,大众的需求、知识架构日益多元化,更需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引导大众审美,“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成为时代所需,用民族性文艺作品引导大众审美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美育有很强的民族性,弘扬中华美育,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缺乏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只会消解自我存在的价值。当代中国艺术的构建是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基础的,坚定文艺的民族性立场,重新确立本民族的艺术谱系和审美标准,才能在国际复杂环境中保持艺术创作的民族特色和独立的文化主体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艺术逐渐建立起与西方艺术交流的平台,西方的文艺理论、品评机制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浪潮影响到中国文艺界,中国文艺创作民族性的声音日渐式微。在此形势下,部分艺术家盲目求新求变、背离艺术发展规律,以西方的艺术标准作为自身艺术创作的最高法则,用西方的审美标准评判中国的文艺创作。

  艺术是现实生活和时代脉搏的反映,时代赋予文艺以生命,文艺应运于时代而繁荣。在新时代,中国精神是新时期文艺创作的主体,中国文艺要深深融入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为时代而书写,这是新时期中国文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美育审美取向上的必然追寻。我们应该坚持建构与坚守社会美育的民族性,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族性的社会审美观。

  美育通过引导大众对不同的艺术形态作出客观的审美判断,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与教化功能。如果缺少社会美育,大众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就不会全面健康发展。在社会美育中,如何对错综复杂的艺术语境进行正确的审美评判,如何摈弃低俗审美趣味、扭曲的价值观体系,坚持正确的民族审美观成为实现这一建构的唯一选择。

  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社会审美的提高需要引导大众摒弃认识上、感情上的偏见,秉持健康、高尚的审美取向,社会美育应当建立一套合乎本民族精神的审美价值准则,要让观者具备一双能感受形式美的慧眼,对不同地域、民族,不同形态的艺术样式加以区分、甄别,认清艺术存在的真正意义。通过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让大众进一步体味艺术所表现的审美本质,领略艺术创作下的社会美、自然美。在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审美水平,使其在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方面和谐统一。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社会美育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