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风格”一词面临着被滥用,甚至是已经被用烂的境地。
随便一个人,拿起笔来挥舞、涂抹几下,不管写得好与坏、画得优与劣,都可大言不惭地对外宣称,这就是他的创作风格。也总能听到这样的论调和劝诫,比如“艺术创作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不然出不来”云云,给人感觉好像一旦有了个人风格,就很容易出来、很容易凸显、很容易被大家认可似的。而事实上呢,远没那么简单。
不是说对于艺术创作来讲,风格完全不重要,而是没有一些人鼓吹的那么玄虚。不要以为具备了个人风格,就算大功告成,就可以坐享其成、安枕无忧了。风格仅是第一步,就像一个人的外在容貌一样,形象先确立起来后的确有一定的辨识度,初次见面容易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但如果你是虚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时间长了人家也是不会再与你继续交往下去的,甚至你还会遭到嫌弃、疏远。风格也是一样,并非说你有了自己的创作习惯、面貌样式等所谓“风格”就说明一切,也可能只是你的个人习气,抑或长期机械、重复创作的程式化、套路化的结果,关键还得看其“品”、其“格”,究竟处在什么层次,具有多高的质量、水准与境界。
须知,风格本身是不具备可判定性的,不是说这种风格就一定好,那种风格就一定不好。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能够起到关键和判别作用的应该是品格,品格具有可判定性,它能将作品分出个子丑寅卯、好坏高下来。换句话说,决定风格有无价值和意义的是品格,品格是风格的内核与底色,有“品”有“格”的风格才真正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没“品”没“格”的风格,充其量就是一副臭皮囊、花架子而已,不值得夸夸其谈、津津乐道。
顾名思义,“品”更多指的是作品的品质、品位、属性等,“格”则主要指的是作品的格调、格韵、境界等,两者基本囊括了术与道两个层面的内容。所以你会发现,品格越高,风格往往就越明显,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就越大,越有被写进艺术史的可能,反之亦然。而撇开品格纯粹谈风格,犹如只看表象不看内在,肤浅且空洞,甚至毫无谈论解说的必要。虽然风格和品格在汉语解释上有着颇为相近的词意,但用在艺术创作与研判上,还是有所不同,需要区分开来,以免被经常性地误解、混淆、恶搞、乱用。
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有了“品”与“格”的概念,就已将“品”和“格”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尺度,比如诗有钟嵘的《诗品》、书有庾肩吾的《书品》、画有谢赫的《画品》等,它们不仅是品评的分类方法,而且是审美的判断标准,更是古人文艺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中,古人将绘画作品分为4个等级,即能品、妙品、神品、逸品,以此来进行相关的鉴赏和归类。而书法上,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也提出了书法的3个等级,即神品、妙品、能品,清代包世臣则在《国朝书品》中提出书法有五品,即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不管是3个、4个,还是5个等级与品类,都能看出“品”的重要性。而自古以来,无论是在文学上、诗歌上,还是绘画上、书法上,也都有“格调说”,亦称“格调论”,它是古代很重要的一种主张,对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风貌特点、品第水准等都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影响深远。所以由此可见,品格才是区分艺术作品好坏优劣的关键,才是创作者及其作品安身立命的根本,才是决定其最终能否被写入艺术史的核心所在。
当然,笔者这里所讲的品格,不仅是指艺术作品的品位、神采、格调等,还理应包含创作者个人的人格、品行、修为。而这两大方面,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讲,是人艺合一,缺一不可的。像我们熟悉的历史上的蔡京、秦桧、严嵩等人,虽“爵位尊崇”且“书法文学皆臻高品”,却均遭到了历史和人民的唾弃,其作品终究“湮没不传”。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自古以来,艺由道崇,书画以人重,也一直都有“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学画者先贵立品”“人无立身,则画无立品”等的传统认知理念与价值评判标准。这样看来,他们正是吃了各自人品、人格上的亏。可见,倘若人品、人格上有了严重污点,对于艺术家来讲肯定是不行的,于其艺术创作的定位也是十分不利的。
但是人品高洁、人格高尚,其作品就一定是好的,一定会被历史承认吗?当然也不是。这里便涉及艺术创作本身的一些问题,也是本文强调的重点,即艺术创作务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要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格调,要是高级的、高雅的,而非庸俗、低俗、媚俗乃至恶俗的,无论在术的层面还是道的层面,作品的技法技巧、精神气象、内涵韵致等,都要过关,过专业的关、过审美的关、过品格境界的关。像一些江湖书画家创作的“江湖体”、一些老干部创作的“老干部体”和一些国展专业户创作的“展览体”等,虽然他们的人品可能是好的,甚至是高尚的,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所谓风格,但要么由于有失专业水准,很多作品根本不入品、不入格,要么便是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品位格调都相对不高且趋于雷同,自然也就不会被大家认可,更不会被历史肯定。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高人问道、向经典致敬,多学、多看、多思、多悟。无论古今中外的经典,都可以学习、了解、消化、吸收,不厚古薄今,也不厚此薄彼,并且在提升个人眼界与审美修养的同时,积极进行相关的艺术探索实践,而非信笔为体、胡涂乱抹,或是一种简单低级的扎堆模仿、翻版复制、照猫画虎、东拼西凑等。更不要大张旗鼓地标榜为“个人风格”,自欺欺人不仅难登大雅之堂,还注定贻笑大方,很快就会被淘汰。
其实无论是风格还是品格,最终都要回到“德艺双馨”这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上,即作为一位艺术家,不仅要在人格、品行上端得正,还要在艺术创作上过得关。“德”和“艺”两方面都实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都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何愁没有自己的品格与风格,又何愁不受大家欢迎,不被历史肯定呢?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王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