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汉画里的妇女
http://www.socang.com   2022-06-17 15:57   来源:美术报

冯其庸题跋汉画像 观舞图 翘袖折腰即楚舞也,舞者皆长袖,故又有长袖善舞之语

 

   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今天,妇女承担了哺育后代、社会劳动等,为社会作出了奉献。从女娲抟黄土创造人类、炼五色石补天等美丽的神话,到执掌长生不老药的西王母、天仙织女的传说,无不抒发对女性的尊崇,然而这些终归只是人制造的神话与传说,汉代绝大多数妇女却大多没有如此幸运。妇女在汉代现实社会中的社会与生活状况究竟如何?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被誉为“绣像汉代史”的汉画之中,去了解她们的生活状况,以及汉代匠师是利用怎样的技法,来塑造一个个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

   一、汉代妇女在

   现实生活中的大致状况

   儒家学说在汉代占统治地位,儒家提出“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思想观念,妇女在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一直处在从属于男子的状况,因而决定了其地位。正如《易·系辞上传》载:“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白虎通》卷一曰:“妇人无爵何?阴卑无外事。是以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女的人身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和歧视。

   文献中记载的妇女,主要是帝后和所谓的贞妇列女,以利统治者的政治教化。司马迁在《史记》中仅列“外戚世家”,描写作为母仪天下的帝后;《汉书》中在司马迁记载的基础上略增写了几个妇女;《后汉书》中除有帝后外,还以专卷给17名妇女撰写了“列女传”。虽然从西汉到东汉,妇女在某些方面受到的关注在不断增加,却都是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的目的:帝后被记载,因为她们是尊贵的统治者;而列女被记载,则是把其当成遵守与维护或标榜封建伦理道德的工具。

   二、汉画中妇女的

   身份及其生活状况

   汉画中的妇女,大多数以从属的地位出现,按照血缘关系,有母亲、妻子和女儿;按照社会上的身份或职业,既有高贵的帝后,被标榜的贞妇列女,也有乐伎、佣工和仆役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刻画出汉代社会各个基层妇女的形象。

   1.汉画中的母亲

   母亲不仅繁衍、养育了后代,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理应得到社会的普遍敬重。刘向在《列女传》中把母仪列为卷首,并在序中说“唯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胎养子孙,以渐教化。既成以德,致其功业。姑母察此,不可不法。”

   标表统治者的母仪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记载了此墓中室里绘制有后稷母姜原、(契)母简狄、武王母大娰等帝王之母,在歌颂一个伟大母亲的背后,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武氏祠汉画像石》图分四格,由上至下的第二格刻画了太姒十子的故事。描绘了周文王的王后太姒仁慈、善良,教子有方而成为天下母亲的楷模。

   彰显贵族之母的德行

   《武氏祠汉画像石》上格,右边是“王陵母”的故事,赞扬了一个高大而视死如归的母亲的形象。故事描述了王陵母在被项羽挟持的情况下,她先教导儿子要做忠臣,继续跟随和拥护开明之君刘邦,最后为了让王陵无后顾之忧而自刎。

   标榜民间之母的道德

   正直无私、符合伦理思想的母亲,是社会歌颂的对象。《武氏祠汉画像石》武梁祠后壁的上格,第一个画像是“梁高行拒王聘”的故事。美丽的梁高行年轻时丈夫早逝留下一子。在梁王派使者前来欲聘其为妾时,梁高行为了保持贞洁和抚育幼子,毅然挥刀割下自己的鼻子;第二个画像是“鲁义姑姊”的故事。刻画了鲁义姑姊在齐国军队追赶的紧急时刻,断然扔下亲子而抱侄子逃命。描绘了一个为了“公义”而抛舍“私爱”的高尚的母亲。

   受到鞭挞的母亲

   《嘉祥汉画像石》第三格是“骊姬害申生”,描绘了晋献公的宠妾骊姬为了给亲子谋取太子之位,而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的故事。骊姬是受世人唾弃的母亲,起到了警戒后人的作用。

   母亲在两汉的社会地位很高,成为人们关心与尊重的对象。汉画中列出母亲形象的主旨,同样是倡导人们以德行高尚的母亲为榜样,成为一个德治的社会。《论语·为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并且,如果母亲得到了彰显,子孙们也会感到荣幸。通常来说,母亲是正直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是伟大女性的象征。

   2.汉画中的妻子

   汉代的妻子,处于家庭中依附的地位。《白虎通·三纲六纪》载:“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也。”

   汉画中对于夫妻的刻画是有一定安排的,妻子也处在相对次要位置。如萧县博物馆藏一汉画中,男主人坐在楼内,女主人则被刻画在空旷处。而且,男主人面前都有案几,女主人则无。萧县弘汉轩汉画艺术馆馆藏的一幅汉画中,男子在楼下饮酒,内眷则端坐在楼上,男尊女卑、男女有别的状况一目了然。

   3.汉画中的女儿

   据《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载:“贵阳而贱阴也。”“重男轻女”的思想同样让女儿受到歧视。安徽宿州褚兰出土的一汉画就刻画了“七女为父报仇”的故事:桥上、桥下几名女子正在持武器刺杀车骑队伍里的仇人,场面紧张、激烈,表现出女子的勇敢。画面通过对这些女子不同姿态的刻画,展示出了她们的视死如归精神。

   4.汉画中的女乐伎

   乐舞在汉代如同食物和美酒一样须臾不可缺少,充斥在生活、朝聘、婚嫁和丧葬活动中。汉代统治者把礼乐作为教化百姓的工具,认为礼乐可以“移风易俗”和“安上治民”。

   在古代,以声色娱人被看作最卑贱、最低等的职业,但她们也不得不从事声色娱乐职业来获得生存。萧县博物馆馆藏的一汉画中,男主人在楼上端坐,下面两名女子在抚琴和舞蹈。弘汉轩汉画艺术馆所藏的“饮酒观舞图”里,楼下几名女子在抚琴、舞蹈和歌唱。匠师以细腰和翘袖等动作,突出了舞蹈的飘逸、典雅。

   5.佣工与仆役

   社会低层的妇女们一方面处于生活所迫,另一方面也为了分担家庭经济中的负担,不得不抛头露面,四处奔波去做佣工或仆役。弘汉轩汉画艺术馆馆藏的“凯旋图”,画面最下方的庖厨中,有井边汲水、和面与烤肉的女子,匠师选取多个情节,象征性地表现了厨房的忙碌和美味丰富。由于许多因素,很多女性虽然成为封建贵族、豪强的佣工或奴仆,然而,她们却对社会作出了极大奉献,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三、几点思考

   通过对汉画的考察,让我们感受到犹如在读汉代社会的妇女史,高贵与卑贱,幸福与悲惨,都凝结在了一个个冰冷的画面中。但是,总的说来,妇女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正是由于妇女们辛勤的劳动,为社会创造出了大批的物质财富,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汉画中真正受到歌颂、尊崇的是帝后,是统治者的威仪;虽然有的妇女也被标榜为道德的楷模,但多数是被利用的教化“工具”。其次,母亲的地位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符合汉代儒家孝道的观念,虽然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却体现出了母亲的高尚形象。再次,佣工与仆役饱受贵族豪强的压榨,处在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最后是汉代匠师利用不同细节或者最能表现故事的情节,来塑造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与内容,来表达每个女性的身份或性格特征等,让观者产生敬仰、爱戴等情感。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汉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