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往经历了百年乃至千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且具有颠覆性的变化。在新媒体视域下,美术馆展览的叙事与传播更具有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变化与发展。
展览叙事:互动与建构
展览叙事是一个问题域,与展览内容和展览本身均有直接关联。美术馆展览叙事中的某些观念和形式也会对美术史研究产生影响。特别是当美术馆展览的内容和理念可以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一手资料和启示时,美术馆展览本身就成为一种美术史现象并从属于美术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种美术馆在时间和空间中展示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就如同美术史的文本写作,可能会形成对已有美术史的补充甚至再书写。此时,展览叙事将决定内容,作品可以在更大历史视野的观照下,通过逻辑编码成为某种美术史书写的组成部分。
如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的展览叙事,就可以视为一个新媒体视域下针对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知识生产过程。在装置《不该忘记的名字》中,艺术家将长征中牺牲的红军烈士姓名拼叠为高耸山峰的形态,插置于形似湖泊的镜面材质底座之上,一方面用山川湖泊的造型寓意烈士的名字与山水大地永存,另一方面又将烈士们的信息隐匿于作品中,观众可以用手机或iPad读取部分烈士生前的信息,并能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绝境穿越》则是一件运用新媒体技术创作的三维虚拟场景混合现实的作品,观众通过头戴式设备可以听到耳机中的寒风呼啸声以及踩踏积雪声,同时眼前可以看到一位红军战士冒着风雪艰难前行。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件作品营造的体验不需要封闭的虚拟现实空间,反而需要观众在现实展厅空间场景中看到红军行走并追随其脚步。不难看出,新媒体介入之后,展览空间变得更加趣味盎然。作为书写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机构,中国美术馆从文化发展的趋势着眼,策划新媒体艺术展览,不仅昭示了其文化立场和态度,同时也将世界范围内艺术的最新发展纳入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叙事范畴,有效扭转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观点。
事实上,只有当看与被看实现了互动,展览的故事线才真正成为叙事结构的组成部分。作品、策展人、创作者和观众共同参与,建构出完整的展览叙事情节,观展本身便不再是简单的审美或阅读。换言之,随着故事线的展开过程,叙事范围将突破既定设想进入公众的接受和批评视域,并与之互动而成为一个事件。所以,新媒体视域下的展览叙事既可以是一种历史的重现和研究,也可以是历史的构成与呈现。
此外,在新媒体视域下,美术馆展览的整体性叙事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意识博弈的折射——因为观众的视点不再仅仅聚焦于笼罩着特殊“光韵”的展品,也不再产生那种类似宗教体验的审美效应。美术馆空间中的“神圣性”被悄悄地消解了,展览演变为一个期待观众参与的艺术场域。其以观众为中心展开叙事,用带有探讨性的展示氛围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感知作品的方式由单一的视觉感知变为视觉、触觉、嗅觉相结合的身心“浸入”,从而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展览叙事的建设性价值。
展览传播:融合与拓展
新媒体不仅让美术馆的展览叙事产生改变,更推动了展览传播的变革。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传播环境中,艺术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已逐步变成传播问题。如何选取恰当的媒介载体以便最大程度地展现艺术品信息、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则是关键所在。然而在现实中,我国公立美术馆展览的传播却呈现出“小众化”“圈层化”的传播特点,“专业型”受众才是主要传播对象。显然,如此传播主体以及传播模式十分不利于争取广泛的大众市场,毕竟,美术馆展览是公民美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加速向线上迁移,实体空间中的展览受到了更大冲击,美术馆展览仅依靠实体空间进行传播,其效能可想而知。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美术馆展览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还是以中国美术馆为例,中国美术馆是国内最早应用新媒体技术对展览进行数字化传播的美术馆之一,特别是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为常态之后,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线上展览传播几乎也成为常态。众所周知,在新媒体视域下,体现传播力的重要指标主要就是用户,包括用户规模、用户市场占有率以及用户使用频率。故而,只有连接用户才能实现有效传播,用户越多,传播力越大。在2021年中国美术馆新年展的传播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及“网红展打卡拍照”的话题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阅读量超过1.1亿,对该美术展览形成了一种传播学意义上的连锁反应。2021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更是综合新媒体技术的美术展览典型。中国美术馆还与百度百科合作,利用VR全景技术、虚拟体验、智能导览等技术推出该展览的线上全景展厅,内容涵盖展区地图导览、展品高清大图、图文介绍和语音讲解。展厅现场作品还旁设百科专属二维码,观众可以通过扫码聆听语音讲解,还特别邀请康辉、海霞、濮存昕、张凯丽、陈建斌等全国著名播音员、主持人和表演艺术家等参与讲解内容的录制,极大增加了传播效能。
整体而言,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美术馆的线上展览已经克服了观看一般数字化图片视角范围有限、无立体感的弊端,观展体验越来越逼真。特别是展览在网络上长时间发布,有效弥补了实体展览形态时效性短的不足。互联网、手机在这里甚至成为一个具有储存记忆展览功能的地方。新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还进一步促成了美术展览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即基于不同媒体平台、传播渠道融合进行传播。如2022年新春举办的“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国风有形——中国美术馆虎年迎春民间美术精品展”,就在多个App、中国美术馆的强国号、人民号、百家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哔哩哔哩号等微传播技术渠道即时传播与讨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则根据用户的口味进行个性化推荐,让用户更直接快速地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特点。它在参与展览叙事之后,使观看展览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重视即时互动而非单调的审美传达,重视作品内涵解读的开放性而非普遍共鸣下的理解,重视个性、多样的思考而非视角的一致。至于传播,新媒体视域下的美术馆展览越来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互动性。随着新媒体的介入,美术馆展览在传播过程中可以让作品第一时间获取接受者的反馈并完成完整的互动过程,极大增加了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很方便地让观众能够即时在线交流和沟通。二是主动性。由于突破了时空限制,展览传播时的受众自主选择性大大增加,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主动且有选择地从文字信息转到图片、视频、音频等其它的文本类型,满足传播过程中的差异化需求。三是娱乐性。当美术馆展览以受众为中心进行新媒体传播时,除了运用影像、视频等娱乐技术手段之外,还可以借助“流量”,比如邀请明星参与其间,进一步提升传播效能。
应该承认,虽然新媒体突破了单一传播主体的局限转为多元传播主体共存,使美术馆展览由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由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传播,传播力度和辐射范围有了本质的提升。但它不能也不会完全代替观众走进实体美术馆欣赏艺术原作,在充满契机的新媒体时代,我们更需要冷静审视、分析,找到规律结合现实,才能更好地推进美术馆展览的叙事和传播。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