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北京: 北京画院院史研究展之一
http://www.socang.com   2022-03-29 16:35   来源:美术报


夏风 秋收 12.2×17.6cm 1947年 黑白木刻

 

  由北京画院主办的“延安→北京:北京画院院史研究展之一”于3月2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开展。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亲自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在会上做了两次重要讲话。今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北京画院特别开启了院史研究专列,第一站就从延安出发,回溯北京画院与延安之间一段特殊的情缘。

  《讲话》点亮文艺的灯塔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于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两个讲话(即“引言”和结论报告),系统地总结了“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回答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长期争论的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党的文艺路线,指明了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回顾《讲话》发表至今的80年,也是中国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的80年。今年推出这个院史研究系列展览,在回顾北京画院65周年发展历程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历史,在自我审视的同时思考继续“为人民群众创作”的前行方向。

  一刀一木为群众创作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作为延安艺术人才聚集地的鲁迅艺术学院也成为实践“为人民群众创作”的先锋阵地,开始探索更加适合群众的艺术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群众形象、百姓生活、新的政策等素材在《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开始形成延安地区主要的艺术创作内容,“剔黑成白”也逐渐成为延安版画创作者的共同风格特点。当时的延安生活条件和创作环境都很艰苦,油画和国画等创作材料稀缺,木刻版画所需的工具最易获得。梨木板可就地取材,再加几把木刻刀就能自画自刻并且快速印出张张相同的木刻画分发给群众,成为根据地最主要的美术创作方式。同时,木刻版画黑白色彩对比鲜明,画面语言生动写实,更加利于突出叙述性,用群众自己的形象和熟悉的内容来宣传新事物、新政策,成为当时重要的宣传力量。但在发现当地群众并不喜欢也不太理解西方版画“黑乎乎”的面貌后,延安的版画创作者们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从对西方版画现实主义风格的学习转向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中国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加贴近群众的艺术趣味和审美习惯。这种黑白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形式风格问题,背后涉及的是农民的审美习惯以及作品为谁而做的理念。

  本次展览将在一层展厅集中呈现北京画院几位老艺术家在延安时期的版画创作,如庄言的《前线归来》《前线》、邹雅的《掌握新武器,学习新文化》《扭秧歌》《攻城》、夏风的《小八路》《打谷场上》《秋收》等作品,力图再现他们从生活中取材、于小事中见大政、艺术服务群众的实践探索,以及在西方版画技法中融入民间传统艺术,平衡群众喜好与艺术本体力量的双重追求。

  延安力量在画院传递

  65年前的5月,北京画院正式建立,并逐步形成了一支“百花齐放”的画家队伍,其中有一股重要的创作力量就来自延安。这些曾以创作木刻版画为革命助力的美术工作者们带着为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理念和情感相聚于北京画院。二层展厅将聚焦于8位北京画院的老艺术家:夏风(1914-1991)、庄言(1915-2002)、崔子范(1915-2011)、邹雅(1916-1974)、田零(1916-1997)、辛莽(1916-2007)、张仃(1917-2010)、刘迅(1923-2007)……他们都曾在战时的延安地区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烽火时期,他们是为革命培养艺术人才的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心怀艺术理想的党政干部、冒着烽火远赴延安的爱国艺术青年。来到画院后,他们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新中国的建设,创作取材贴近群众,根据新生活的需求不断创新,探索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专注于国画、油画等创作。延安的生活和经历培养了他们对人民的情感,铸就了他们艺术创作中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成为他们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和变革的力量源泉。

  这种来自延安的精神和力量在北京画院扎根、生长,是过去画院的枝芽,也是今天画院的根基。从延安时期被点亮的灯塔,到烽火抗战岁月的艰难,再到新中国的繁荣祥和,这段旅程记录了北京画院与延安一段薪火相传的历史,展览将持续至4月24日。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北京画院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