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马负图 虎图 158.1×91.2cm 纸本 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金牛微笑而退,虎王昂首而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生肖中,老虎的地位仅次于龙。因为传说中的龙能呼风唤雨,天上与水里皆它管辖。老虎虽然没有龙的这些优势,但在地上是名副其实的一霸。虎头虎脑、虎虎生威、猛虎下山、如虎扑食等等词语,都足以得见人们为何“谈虎色变”。
然而,在艺术作品上老虎并非那么令人生畏。尤其是小孩的帽子、鞋子及一些服饰打扮上,虎的形象不仅采用甚多,而且还很受人们的欢迎。在虎年到来之际,笔者与读者共同赏析一件不一样的《虎图》,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高妙与丰富之一斑。
清代画家马负图创作的《虎图》,就是一件别具寓意的佳作。此图纸本设色,立轴,158.1×91.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跋为建州马负图。有评者曰:“此作,一胖虎立于山涧之中,神情聊赖,似山中已无敌手”,初看这只胖虎确实有几分这些形态。而仔细品赏分析之后,发现尚有细节与深层意境值得挖掘。
中国画家辞典与中国古今书画家年表中未有记述。有评论者做过简略介绍,一说“马负图,生于1614年,字伯河,一字希文。山东长山人,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善画山水”;另一说“马负图为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生于1614年,字伯河,一字肇易,晚号一庵。明亡后行医以养母。治理学有所得,后讲学延陵书院,从学者甚众,有多部医学著作于世”。以上可见马负图确有其人,而他的生活区域与职业存有较大争议。
《虎图》是一件动物类作品,马负图长于山水兼工动物的可能性大,况且此虎的身后便是山水景貌,而且艺术水平非一般作者所能及,山水形态也具北方山水的特点。从这个角度分析,马负图为山东长山籍画家更为可信。
其次,老虎虽然号称百兽之王,但在绘画史上以画虎著名者比其它动物作品较为少见。宋代画家李公麟以画马著称,传闻他画马名绝一时,但是被他看中而画后的马会死,而他画的《虎》往往迟迟不画尾巴,一旦画了尾巴这只老虎便活了、会伤人……宋代另一位画虎名家是石恪,他画的《二祖调心图》,老虎成了他的仆从,可以当枕而睡。现当代比较熟知的画虎名家何香凝,曾经画过一幅《猛虎图》赠给毛泽东,毛主席非常高兴,嘱工作人员将此作挂在东厅。
与上述名家画虎故事做比较,清马负图《虎图》值得研究的主要意义,有以下两点:其一,马负图的《虎图》的虎纯粹置于山中,位置显赫,有百兽之王的寓意,山高岭陡,旷野寂静,具有虎与背景相衬的审美效果。唐代诗人张籍在《猛虎行》诗中描述“山南山北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马负图的此作也具有这个情景诗意,尤其是“当道”而食、信心百倍的神情堪称一绝;其二,“得其环中,超以象外。……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马负图的《虎图》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境与画境融合之佳作。拓展分析后能隐现李公麟画虎的生动、石恪画虎的幽默、张籍诗中老虎当道开食的神威。一幅虎图能拥有这些优点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