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当时的扬州是画家云集之地,著名画家就有一百多人。文人画发展到那个时代,画家不仅是逢画必题,也会邀请他人在自己的画上题跋,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作品都是两人或多人合力创作的。文人经常在一起聚会雅集,成为当时文化圈里的盛事。郑板桥在当时的扬州画坛上地位甚高,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与其他几人过从甚密。他的题诗题跋在他人的画作上屡屡出现,佳作颇多。
郑板桥在高翔的画上写了一首《题高翔山水》:“幽岩雨过静箖箊,傍水沿篱结草庐。何日买山如画里,卧风消受一床书。”他的题画诗有个特点,就是“诗发难画之意”,主题上基本与画面内容相关联,对画面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渲染。这首诗依托高翔山水画主题,便创作成山水田园风格的七绝。
郑板桥进士及第,在扬州候补了五年,其间不仅与“扬州八怪”的其他人多有交往,还结识了当时颇有艺术情怀的盐运使卢雅雨。这位盐运使依靠自己的权势和雄厚财力,广纳贤士,身边聚集了众多文人雅士,发起组织了盛大的虹桥修禊,为扬州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多助力。大家通过这些渠道相互结识、交流,形成了当时扬州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以扬州为中心的文化交际圈。
这些文人们在艺术追求上见解相近、敢于打破传统的绘画形式,形成了颇受后人关注的扬州画派,其中名气最盛的还属“扬州八怪”。这些“怪”人时常在一起聚会饮酒、吟诗作画,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就记述了一次他从潍县回扬州探亲访友,与汪士慎、李鱓、李方膺合作《花卉图》的情景:“梅花抱冬心,月季有正色,俯视右菖蒲,清浅茁寒碧。佛手喻画禅,弹指现妙迹,共玩此窗中,聊为一笑适。乾隆丁卯秋日,士慎画梅,复堂补佛手、石菖蒲,晴江添月季,余作诗于上。”这次聚会,“扬州八怪”出现了四人,足见当时他们交往颇多。
在流传下来的题画诗中,我们依旧可以寻得当年繁华的扬州城中,一群志趣相投又惺惺相惜的画家们聚在一起唱和挥毫、相互助兴,并以此为乐的情景——那样的他们成为至今都在影响中国画坛的一股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