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壁画彩塑修复过程中,揭取修复的少量早期重层壁画,再一次揭开了天梯山石窟早期壁画的神秘面纱。”蔡建宏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当属位于第4窟中心柱背面第一级塔柱上沿处的弧形北凉壁画,面积约为0.6平方米。此幅壁画中自下而上共出现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残缺,仅存双眼至头顶部分;中间一身为胡跪式供养菩萨形象;上层为横式飞天形象,整幅壁画的绘制风格与北凉壁画完全一致。
尤其是壁画中横卧式飞天形象,其发式、五官、面形、胸饰、璎珞、披巾、长裙等披戴穿着均与1960年揭取的立式提瓶菩萨基本一致,该飞天头部向里,双足向外,虽然腰部略有向下弯曲的姿态,但完全像一身横卧在龛外上部的菩萨,加上略带笨拙的躯体,毫无轻盈飞动的感觉,与其他各有关石窟中那种轻盈飘动、凌空飞舞优美形象的飞天相比,更是有所不同。
蔡建宏解析,整个飞天,无论在线描、设色、晕染、造型以及神情、意态等方面都很纯熟,之所以给人以笨拙的感觉,必然不是绘制技巧的问题,而是早期佛教壁画艺术的独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