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成“网红” 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http://www.socang.com   2021-10-28 13:43   来源:99艺术网

西海美术馆内景

  近期,全国各地有多个新建美术馆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无论是享有“诗歌级地理位置”的浦东美术馆,被苏博人昵称为“十个盒子”的苏州博物馆西馆,还是临海而建、激起艺术巨浪的青岛西海美术馆,这些艺术空间伴随着一系列重磅大展在“十一”假期凭实力“出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美术馆度过一段休闲惬意的时光,似乎也预示着艺术与城市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事实上,上海浦东美术馆和青岛西海美术馆都出自法国建筑大师让·努维尔之手,2021年的夏天可谓是这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的“东方之夏”,由他参与设计的这两座中国城市美术馆接连投入使用。据了解,位于青岛滨海的美术馆虽然开幕晚了一个月,却是名副其实的“前辈”。因为从2012年让·努维尔便开始酝酿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打造一整片面朝大海的艺术花园。正如建筑师第一次站在这片海岸时所说:“对我而言,青岛的重要性与巴黎相当,它有大片的海滩和明显的时代特征,这座城市如今要通过国际化来表达自己,也要通过它的海滩来表达自己。”这是西海美术馆以及它所在的西海艺术湾,于设计者最初的定位。

  自然景观与文化造物相融相衬

  如今,这座从规划建设到落成历时近10年的全新非营利艺术机构——TAG·西海美术馆,不仅拥有1.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12个彼此连接又相对独立的展厅,依傍1200米海岸线,还囊括了一片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55幢当代建筑构成的滨海艺术“城邦”——仍在建设推进中的国际化综合艺术社区西海艺术湾。与美术馆毗邻的艺术家村落,面朝大海的西餐厅、咖啡厅,融入周围自然风景之中的休闲空间,汇聚大师艺术风尚的文创礼品商店,可供食宿与写生创作的青年旅舍,美术馆的专属写生码头以及周边8万平方米的户外花园,上百种植物……建筑群、山海、田野、湖泊、曲折的廊道,共同架构起花园式艺术社区自然与人文生态的格局。

  西海艺术湾项目的创始人孟宪伟说:“青岛有着美丽的海滨风光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更有着多样的建筑样式遗存,但是确实缺少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当代的美术馆。而西海美术馆正是为青岛而生。”在这片艺术花园里,草木皆善,山海有情。12个形态各异的展厅由一条“时内时外”的廊道连接,室内大量开窗引入景色,从外部看,就像一个坐落在海边的魔方,内部自动升降的天花可以满足超大型艺术品的展示需求。努维尔被称为“光影诗人”,他将幕墙的玻璃与穿孔铝板营造出引人入胜的光影效果,包裹了一整个建筑外立面的铝板能反射出不同时段和质感的海边光景。当远处的渔民、船影、海面、树木映衬着温柔的夕阳,投影在玻璃和铝板为主体的美术馆外立面上时,美得宛如一幅画,也许这就是理想中美术馆应有的颜值。

  “美术馆与艺术湾的功能相互交融,自然景观与文化造物相互映衬。美术馆建筑的语言、材质和细节散发出浓郁诗意和优雅气质,使美术馆本身成为一件移步换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在这个意义上,西海美术馆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其首展以‘超越’为主题。‘超越’,正是人类追求梦想的实践作为。”西海美术馆开馆首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

  空间与作品合成视觉张力

  开幕展“超越”集结了亚力克斯·卡茨、安尼施·卡普尔、比尔·维奥拉、卡斯滕·霍勒、大卫·霍克尼、刘小东、吕克·图伊曼斯、理查德·迪肯、宋冬、隋建国、徐冰、尹秀珍、喻红、张晓刚共14位国内外顶尖艺术家作品,大多为国内首次展出,更不乏专为该展览和空间量身定做的作品,分置于9个彼此连通的展厅里。观者漫步其间,如入中式园林,建筑内外景致交融,大小形态各异的开窗定格窗外小景,亦与展厅内的作品重新聚合,不断演绎出新的景致。移步换景,观众在建筑中看艺术,在艺术中看建筑。

  青岛籍艺术家隋建国的作品《云中花园/40个瞬间》所在的5号展厅,是西海美术馆的标志性展厅:一间高22米的巨型“超白玻璃盒子”,受到了较高的关注,成为美术馆最具人气的作品打卡点。一直以来,隋建国将自己双手捏握而成的泥塑与石膏原型进行3D数字技术扫描,然后将这些NFT数据储存在数字云盘上。对艺术家来说,数字云端如同包容万物的宇宙。这次,隋建国根据展览现场的尺度,从云盘里选择了40条数据,将它们以光敏树脂材料3D打印出来,作为独特的空间视觉形式转移到现实生活中。艺术家在为观者打造一个来自虚拟数据世界的雕塑剧场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观念的一次超越。

  艺术家尹秀珍和宋冬的作品是为西海美术馆外方内圆的3号展厅量身定制的,也延续了他们善于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创作媒介的方式。尹秀珍对西海美术馆中的圆柱形玻璃空间很感兴趣,她将这个圆柱空间用镜面镀膜透明玻璃以十字划分的方式分为4个相同的空间,形成一个可以转动的盘体,在上面分别摆放4件不同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或多或少与植物有关,也与自然的天气变化有关。这4件装置与展厅内悬挂在圆柱空间侧面的、可以旋转的半个窗帘一起形成作品《圆缺》。该作品的灵感来自西海美术馆外赶海人群的景象,人们戴着颜色鲜艳的头巾,从退潮的海边捡拾遗留下的海产品。据介绍,艺术家还邀请西海美术馆帮助收集这些原住民戴过的头巾,大众穿过的白色衣服,用它们缝制半个窗帘,形成带有人们经历和体温的帏帐,半透半露,室内室外互为“风景”,相向而行。

  对全球共同文化命题的视觉探求

  除了根据西海美术馆独特展览空间的在地创作,还有艺术家在疫情期间或受疫情影响有感而发的创作,比如张晓刚和大卫·霍克尼的绘画创作,理查德·迪肯在疫情开始时、封锁之时创作的雕塑。此外,还有刘小东和吕克·图伊曼斯的绘画,卡斯滕·霍勒的装置,以及比尔·维奥拉的视频作品等。“后疫情所提供的不确定和危机感赋予了艺术家回归本体并实现再创造的契机,艺术家更有可能于其中实现自我超越,并在时代的潮流中寻找艺术的新语言和新问题。”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表示, “超越”还象征着人们在疫情的启示下,超越社会框架和技术框架,与自然发生碰撞的一种精神。而这与西海美术馆的建馆理念相契合——秉承城市与自然相融的原则。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们的作品或多或少与我们所面对的生态现状相关,相比寻找解决方法,艺术家们更多会通过一种对问题的反思和自省重构对自然的想象。

  与其说“超越”代表着一种态度,传递着一种声音,不如说,它更像是西海美术馆的一个宣言,希望在艺术的领域实现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范迪安评价这是一次“在全球当代艺术发展中追求对已有美术馆形态的超越”。在这里,美术馆不是一个界定的实体,而是在空间的转换中形成一个当代文化创造、体验和交流的魔方。

  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相较国内定位于当代的美术馆,孟宪伟认为,西海美术馆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一座以艺术社区为依托的美术馆。这个国际化的综合艺术社区考虑到了小朋友的艺术启蒙、艺术高校的写生、艺术家工作室的落户以及国际级艺术大师的驻留,这些都为美术馆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资源的聚集,也为美术馆的未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艺术生态基础。“我们定位西海美术馆为一座现当代美术馆,它将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姿态,聚焦本土与全球,致力于通过跨文化、跨媒介的艺术创新表达,共筑宽阔的交流平台,并通过独有的驻留项目、委托艺术家进行的独特创作,发掘艺术与海洋、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多元碰撞,形成无可复制的凝聚与生发艺术的新能量,引发专属展览、音乐、表演、公共教育、创意工坊等多样化的呈现,形成与公众联系的情感纽带。”孟宪伟说。

  作为一座全新的美术馆,西海美术馆也在逐渐摸索从美术馆的角度引导公众去发现艺术与生活的息息相关。除了展览、建筑等内容外,未来还会以丰富的艺术家对谈、论坛、讲座等学术活动和针对小朋友、家庭、会员的美育课堂,以及面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等定制的公益性专场活动,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传播内容体系。同时,美术馆的餐厅、酒吧和艺术商店等生活化内容也全面开放,将美术馆全方位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10年前的小渔村到一座人人都可以分享的艺术殿堂,西海美术馆的开放将延续场所的记忆,讲述城市与艺术新的故事。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美术馆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