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相较于其他古代文明,如苏美尔人、古埃及、古巴比伦发展相对较晚,水平相对较低。
《乌尔城的军旗》 苏美尔绘画 前3500-3200年_图
《群雁图》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700年_图
《捕禽图》底比斯涅巴蒙墓室壁画残片(埃及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350年)_图
《国王的献礼》古巴比伦时期_图
《受伤的母狮》亚述,公元前的650年左右_图
相比较中国最早的人物形象绘画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现存唯一两张《龙凤仕女图》和《人物御龙图》都是约公元前300年左右,不仅比古埃及晚了将近两千多年,造型水平还有所不及。
《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佚名创作的一幅绢本淡设色画_图
《人物御龙图》是战国中晚期佚名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作_图
这一时期,中国绘画主要以壁画为主。
如《夏书·五子之歌》叙述大禹对后人的五种训戒,其中第二戒中有“峻字雕墙”,即高大的房屋,绘饰端壁,他认为这是亡国的表现。
又《孔子家语·观周》说“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牖,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诚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康,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这表明周统治者很重视绘画的辅教作用。
至于各诸侯国的祠堂宗庙有壁画,从屈原的《天问》和后人的《招魂》等名篇中可以得到印征。当屈原遭奸臣陷害被放逐以后,满腔悲愤,一次他来到楚国先王庙看见丰富多彩的壁画,触景生情,对着壁画一连发出了170多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天问》。
《天问》_图
汉儒王逸为《天问》所作的序言上说:“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天地、山川、神灵、琦玮璃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向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汉去战国不远,记载应该是可信的。宫殿祠庙内不仅有壁画,而且梁柱上也有装饰画。《招魂》云:“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从这些话语来看,这一时期的壁画,应该比较写实了,达到比较高的程度。只是这一时期绘画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题材和手法都受到限制,更多的是其装饰和教化功能,还没有脱离工艺母体,独立成为一个艺术门类,自然也就没有画家了。完成这些作品的都是些没有名字的“工”。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一书,记载了所谓的“百工”中有“设色之工”,“设色之工”又分为“五工”,分别是“画、绘、钟、筐、巾荒”,不过因为时代久远,我们对这“五工”的具体内容已经不甚明了了。
汉朝壁画_图
到了汉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需要和满足奢侈的生活享受,很重视绘画的作用。如,后宫墙壁上画有壁画的“九子母”。西汉宣帝令画工在麒麟阁画功臣十一人,等等。
但这些壁画依然是有画工完成的,作者还是没留下姓名。我们众所周知的故事“昭君出塞”,里面的毛延寿,据晋葛洪《西京杂记》载:“画工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新丰刘白、龚宽并工牛马众势,人形丑好,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希。”还是被称作“画工”,还不是“画家”。他们的作品不追求打动人,只追求传情达意,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只能算是手工艺人。
《昭君出塞》_图
但随着绘画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统治者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东汉末期,汉灵帝创立“鸿都门学”,征集天下的书法家、画家、表演艺人、文学家等,开办皇家综合艺术大学,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像曹喜、杜度、崔瑗、张芝、蔡邕、钟繇等一大批著名的书法家。蔡邕还留下了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篆势》。但还没有画家出现。
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时期,产生了一大批帝王画家和文人画家,由于这些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品味,第一次把绘画、书法从“工”脱离出来,不再只是记录功能,带入了艺术的殿堂。
正是这一时期诞生了中国第一位有史可查的画家,那到底是谁呢?(注:有史记载能查询到的最早历史人物)
这位画家就是——诸葛亮。不是同名同姓,就是“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不仅诸葛亮,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擅长绘画。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_图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亮以南夷之俗难化,乃画夷图以赐夷,夷甚重之。”
张彦远(生于公元815年)出身于宰相世家,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祖父张弘靖皆担任过宰相。家藏法书名画非常丰富,本人也擅长画作,可惜没有作品传世。不过张彦远最擅长的还是鉴赏、品评,他的《历代名画记》,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美术通史,素有“画史之祖”的称誉。
据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南夷:“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不仅能画天地、日、月,而且能画各种建筑、车马、动物、人物、器物、风景,最难得是还能把这些素材整合成“情节”,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而且构图宏伟,场面博大,可见诸葛亮的绘画技巧。
最重要的是从《华阳国志》中“以赐夷,夷甚重之。”可以看出,诸葛亮所画的画,已经不再是装饰性的“壁画”了,可以赏赐给南夷首领,又是大幅作品,应该可以推断出是绢本、设色的工笔画。
我们现存的最早的绢本、设色工笔画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游春图》,高43厘米,宽80.5厘米,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不过从内容上推测,诸葛亮的《龙生夷图》尺幅应该比《游春图》还大。可惜因年代久远,我们看不见了。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_图
诸葛亮不仅擅长绘画,也擅长书法。擅长书画的宋徽宗赵佶于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著录著作。《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由此可见诸葛亮还是一位书法家。
诸葛亮能书多种字体,大篆、小篆、八分(隶书的一种,楷书的前身)、行书、草书。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就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南宋陈思的《书小史》也称诸葛亮“善其篆隶八分”。
《宣和书谱·草书叙论》中提到:“自汉晋宋以还,以草书得名者为多,流传于今者,蜀得诸葛亮。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
小篆 字体_图
由于诸葛亮早年没有儿子,于是过继了其兄长诸葛瑾的二儿子诸葛乔为养子,视如己出,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於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
“六出祁山”时诸葛乔“拜为驸马都尉,随(诸葛)亮至汉中。”由于战局不利,生父诸葛瑾很担心,诸葛亮“与兄瑾书曰:‘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_图
中国早期的书法作品都是这种书信类的,我们称为“尺牍”,如中国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是陆机的《平复帖》,只有纵23.7厘米,横20.6厘米,也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其中有 “恐难平复”四字,故取名《平复帖》。
后来这封信传到了东晋“书圣”王羲之手里,王羲之非常喜欢诸葛亮的书法,就临摹了这封家书,这件王羲之的摹本就是《宣和书谱》中提到的《远涉帖》。
不久诸葛乔“年二十五,建兴(元)年卒。”后来才有了长子诸葛瞻,作为《三国志》称:“瞻工书画”。诸葛瞻八岁时,诸葛亮病逝了,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诸葛瞻只能学习其父的书画,而没能继承诸葛武侯的兵法和治国方略,最后只能成为一个书画家。不过其作品没有流传。
《远涉帖》,章草三行,二十七字,传晋王羲之摹诸葛亮书_图
实际上,当时画得好的人有很多,但为什么诸葛亮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画家呢?
能画得“像”不叫“画家”,这个“像”就是逼真、写实、跟真的一样,史书上记载了许多画得像的人,今天一个大一的美院学生最基本条件就是画得“像”。如果只是能把人、物、景画得“像”,那今天的“画家”何止万计。
诸葛亮能称为“画家”而不是“画工”、“画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和书谱》说诸葛亮:“有创物之智,也于意匠,为木牛流马,皆足以惊世绝俗,而八阵图成得其要。以是心画之妙,可以不学而能,盖绪余以及此耳。”
“以是心画之妙,可以不学而能”。诸葛亮是画自己的内心,他的绘画不是模仿,不拘泥于具体的技巧。
艺术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个性”,诸葛亮不是学来的,而是凭借天生的气质、性格,就像后世的八大山人、齐白石、梵高一样,所以说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