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儿童的游戏,也是学习和创造
http://www.socang.com   2021-08-12 17:17   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人在幼年时期是善于想象的,孩子到了二、三岁后,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会迅速发展,就像一根竹竿在幼儿的眼里就变成了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武林高手的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的想象力反而不如幼年了,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是没有注意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培养。这两种情况都有意无意地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的发展。

  1.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作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运动,绘画具有“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特点,它与游戏的精神特质十分接近,因此,绘画是一种非常适合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游戏的绘画,它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某种技术,而应该将绘画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游戏活动,幼儿在与开放性的材料和环境相遇过程中进行自主、独特、充分而愉悦的自我表达,因此是更加注重表达的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

  在绘画活动中,若能重视整个绘画过程,包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材料的探究、创作的形成、动手制作、交流分享,以及各种体验与思考。整个过程是小朋友们自我探究的过程,是幼儿体验想象的力量的过程,也是创造力释放的过程,从中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还能从中获得愉悦的成就感。所以,绘画过程是重点,而不是仅仅关注绘画的结果。

  2.对过程的支持

  除了意识上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个过程的支持。对于过程的支持体现在:

  了解绘画的过程

  《欧洲视觉素养通用参考框架》中将“创作”与“回应”作为人的视觉素养构成的两个核心维度。这两个核心维度的具体化阐释是16个子能力包括:创造、实验、 分析、交流、展示、描述、草拟、审美体验、移情、 想象、解释、判断、感知、实现、运用、评价,不同的子能力协同作用构成了美术活动的要点,又或者说这些子能力是绘画过程中的过程要素,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幼儿绘画行为表象下正在进行着的过程节点,进而提供更加适宜的支持。

  对这些过程的深入了解让教师在支持幼儿绘画活动的过程中有的放矢。

  不要提供范画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范画是作者自己对于事物的概括与抽象,学生照着范画去画的过程本质是一种被动模范,忽视了绘画是幼儿的自我表达,学到的是别人“嚼过”的东西,这使得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失去了独立的视觉思考的机会。

  提供丰富的有趣的材料

  如果老师给孩子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孩子们就会被这些材料吸引,自主地运用这些材料,参与绘画活动。由于儿童动作的协调性、操作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只有给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能使画面产生更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对美术活动有兴趣,又能使幼儿轻松地获得成功,而且可以使画面产生良好的效果。丰富多彩、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感觉绘画本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一件快乐的事。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绘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