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杯也叫高足碗,或者把杯是流行于元代的酒器,是热情的蒙古草原民族用来招待最尊贵客人酒器。高足杯釉色和器型随着时代演变在变化,样子收藏只说一下元青花高足杯瓷器特点,有知道的欢迎藏友补充。
元青花诗文高足杯口径6.8cm,底径3.4cm,高8.4cm,口微外撇,弧腹,下接喇叭形高足。杯外壁以青料写有诗文“人生长在醉,三万六千场”,既为装饰,体现了元代人的豪迈,又点出高足杯就是喝酒的酒器,这就是古代文物的作用,给我们留下了证据。
元青花高足杯瓷器特点
元青花高足杯采用进口钴料,有铁锈斑,收藏元青花瓷器的人都知道,我在这里就不说了。元青花高足杯杯身与足部采用湿胎抖接工艺,圈足与杯底结合处无釉,涩胎一周,足中空,足端平切露胎。元青花高足杯胎体比较厚,碗的底部更纤瘦。
元青花月影梅纹高足碗胎质洁白细腻,器壁很薄。釉色白中泛青,光亮莹润。纹饰简洁明快,青花色泽清淡高雅,是元青花中少见的瓷器。
元青花月影梅纹高足碗
元青花月影梅纹高足碗口径11.8厘米 底径4.5厘米 高9.5厘米,侈口、斜直壁、竹节形高足。外壁光素无纹,内壁口沿饰两道弦纹,一侧用青花绘一枝盛开的梅花,另一侧绘一钩弯月,碗心点六个圆点。
元青花高足杯早期特点
元青花高足杯早期应该就高足碗,因为蒙古人比较豪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杯如碗大,早期元青花高足杯上部的碗形开口比较大,容量更大,装的酒就多。早期元青花高足杯柄足比较矮,这样方便骑马的时候携带,在草原上使用的时候,放得比较稳,因为底盘比较低。
早期元青花高足杯有竹节型高柄足,一是美观,二是为了方便携带,蒙古人比较注重适用。
早期元青花高足杯分上下两部分,可以抖接旋转,应该是吸取了金银器的功能。
转把高足杯应是元代早期高足杯的时代特征之一,杯与杯把皆可自由转动。
元青花高足杯晚期特点
晚期元青花高足杯除了使用,我觉得更注重于礼仪用器了,因为期元青花高足口变小了,从高足碗逐渐演变成高足杯了,多用于蒙古人在蒙古包款待尊贵的客人。
晚期元青花高足杯柄足变成细高了,器型也更漂亮了,从实用到观赏器开始转变了。
晚期元青花高足杯竹节装饰变少了,以素纹饰,说明实用的装饰功能逐渐弱化了。
元青花松梅纹高足杯
元青花松梅纹高足杯通高10.2cm,该高足杯采用抖接成型。上部为碗形,口沿外撇,深腹稍外弧,杯心平坦,下承喇叭状、竹节型高柄足,杯外壁在向下两组弦纹之间,绘“岁寒三友”图一组,内壁口沿处绘青花网纹一圈,内底绘折枝菊一朵,外绘双弦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