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而不群 乾隆粉彩瓷器笔筒
http://www.socang.com   2021-05-14 11:17   来源:收藏杂志

 

▌[清·乾隆]粉彩御题诗六方瓷笔筒 高15厘米 口径1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乾隆官窑粉彩瓷既与清幽的康熙粉彩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粉彩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同时还派生出了许多新品种,造型优美,色彩缤纷,图案新颖,尤其突出的是其工艺技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粉彩发生于康熙晚期,是在珐琅彩配方的基础上外衍出的一个新的品种。清宫内务府档案中并没有关于“粉彩”一词的称谓,“粉彩”一词,最早见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寂园叟作《陶雅》一书,曾谓“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谓“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自此《陶雅》中的“粉彩”一说约定俗成,沿袭至今。

  进入乾隆太平盛世,社会经济繁荣,官窑和民窑的大量烧造,创造出许多格调新颖的瓷器。粉彩瓷是乾隆时期的主流,乾隆粉彩的制作有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镂空、堆塑、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品种除白釉地粉彩与色地粉彩外, 还有加釉下青花,或是琢器上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地或色地开光,绘出粉彩纹饰,延续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并有了超越。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是中国古陶瓷史中辉煌的一页,其工艺纯熟精巧,造型丰富多样,既有仿古 也有创新。《饮流斋说瓷》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乎鬼斧神工。”其瓷器装饰风格更是富丽堂皇,集各种装饰于一身,令人目不暇接。

  瓷器笔筒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笔筒最早出现在汉代,盛兴于明代晚期。到清代笔筒不仅是文人案头常见与必备的文房用具,又因其式样繁多,其精美程度饱含了中华文明多种艺术与诸多文化内涵, 因而使其在文房用具里有“小器大雅”的美誉。

▌[清·乾隆]仿汝窑题诗笔筒 高11.9厘米 口径10.1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瓷制笔筒兴起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天启、崇祯时,瓷制笔筒大规模生产,品种以青花为主。青花瓷自元朝在景德镇始烧起,即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成为笔筒的最大宗。清代御用文房瓷器的烧造始于康熙朝。康熙年间,社会安定,政通人和,文化昌盛。瓷制笔筒的生产达到了鼎盛,瓷器种类中都有笔筒的造型。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记载:乾隆时期笔筒不仅烧造数量大增,而且器型极富变化,或为圆形、四方,或为六方、八方,或为手卷、方胜。品种类别 丰富,有青花、釉里红、粉彩、仿竹及各种颜色釉。纹饰题材广泛,除山水、人物、花卉等外,以御制诗最为常见。

▌[清·乾隆]仿石釉双联笔筒 高12.5厘米 长17.7厘米 宽12厘米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乾隆六年(1741年)以后,粉彩更为盛行,工艺手法得到了新的发展并日臻完善。装饰形式繁多,出现了色地开光装饰、锦边装饰、锦地装饰、锦地开光装饰等多种装饰技法。还有将古代纹样做几何化变形,形成对称或连续的图样,是乾隆时期的另一项特色。

  本文编辑整理自  李萍《卓而不群的乾隆粉彩瓷器笔筒》一文,已做删减,原文刊载于2019年《收藏》1月刊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笔筒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