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聚居的吉林,是一个地处东北腹地的边疆省份,有着悠久历史与沧桑。它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极富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反映在该省境内居住的各民族与中原各民族的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
图2汉代串珠金丝扭环耳饰
图3汉代玛瑙珠金耳饰
图4 金代镶金海螺饰
吉林省博物院珍藏有不少该省境内出土的金器。在其中的金饰之种类和制作工艺上,我们还可见当地古代少数民族在传承、吸收中原和周边文化的同时,又创造出各种各样富有民族特色的金饰制品。
图1所示这件器物,是1978年吉林省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葬出土的西汉金丝穿玛瑙珠耳饰。该耳饰长7.7厘米,出土时为一对,是用一根金丝穿一六棱形红色玛瑙珠,然后对折拧成。耳饰两侧扭有小环,中间两股分别穿一白石管和绿玉管,上部作一个金叶和弯钩,以便佩戴。其形制虽较简单,色彩却很讲究,红、白、黄、绿交相辉映。左为陶瓷管饰,柱筒体部分以硅为主,石英粉岩熔烧制成,呈白色。表层部分铜、铝等含量与玻璃管饰相同,并与白色圆筒部分无明显的交结面,又有气孔,说明是先涂后灼烧而成的。颜色呈蓝色,是因烧结温度不同所致。右为白瓷管,以硅、镁为主。氧化镁、二氧化硅含量在90%左右,杂质较少,为滑石矿。此种矿物既可作涂料、油漆,又可作陶瓷材料。熔烧后不收缩、不变形,紧密坚硬,熔融温度较高。这说明当时鲜卑人对天然矿产资源有相当高水平的认识,知道原料的找寻和配料。包括这对耳饰在内的鲜卑墓葬及出土文物,既有鲜明的北方游牧民族点,又反映出受中原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并为研究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图2所示为1981年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墓葬出土的汉代串珠金丝扭环耳饰。该器长4.1、宽1.7厘米,出土时也是一对。夫余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由该族人为主体建立的夫余政权(公元前二世纪)是东北最早的政权。在榆树老河深的墓葬中,男女多随葬各种形制的耳饰,大多为金质,但也有少量银质。这些耳饰的形制与中原地区有别,显然是那时当地的工匠制作。它反映当时夫余的金银工艺制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说明夫余族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并在吸取汉代金器制作工艺的同时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与这件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汉代玛瑙珠金耳饰(图3)。该器长5.3、宽2.5厘米,重约12克;一对串珠金耳坠系用一根金丝对折拧成“古”字形。上部作一弯钩形和桃形金片供佩戴用,中下部拧成小环,用金丝穿缀十八片“圭”形薄金叶片,下部作一个大环穿一红色玛瑙珠。这对金耳坠形制独特,制作精细,工艺精湛。且金片与玛瑙红黄相映,看上去优美华贵。相关专家判断,其为汉代贵族女子所用。
这是1958年扶余县西山屯金代墓出土,长11、宽4.4厘米的一对金代镶金海螺饰(图4)。此饰为金扣白玉带上装饰件,整体长椭圆形,两端有黄金圆帽,中间夹一海螺(海螺已残),内用一金丝外用一长方形金片连接牢固。连接至金丝在一端拧成一环,便于系挂,金帽及金片上饰忍冬草花纹,上下衬珍珠纹地。这是金代墓葬出土较完整的玉带。这种装饰上的用玉制品称为“带銙”。此件全带由12块长方形的玉銙、6块桃心形玉銙和一块圆首的长方形玉铊尾组成,并用金铆钉连缀于马尾带上。其表面均光素无纹,带扣和带环均为纯金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