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因“胡惟庸案”受牵连的官员多达三万余人,其中亦不乏著名的书画家。王蒙也是其一,最后死于狱中,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对当时的文化界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损失。封建社会官场凶险,文人实际上大多是不适合走仕途的。而若能专注为艺,无疑可较大可能地避开这种风险。
王蒙,元末明初著名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的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的著名画家。元末,张士诚据浙西,其曾应聘为理问、长史,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过着“卧青山,望白云”的悠闲生活。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
明代吴宽《匏翁家藏集》中记载:“黄鹤山人书,当不在赵魏公下。”王蒙能诗文,工书法,尤擅画山水,受外祖父赵孟頫的直接影响,以王维、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综合出新风格。其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山水之外,还兼能人物。他的创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董其昌曾在王蒙的作品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王蒙于书法造诣极深,一是家学所传,二是天赋超人。他主攻山水,但他自己十分重视书与画的关系,这是他刻苦攻书的潜在因素。
王蒙的《爱厚帖》(见图),为纸本行书,纵33.3、横58.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王蒙书学赵孟頫,学得极像。“蒙顿首再拜。德常判府相公尊契兄,恃在爱厚,輙为禀白:友人林静子山,吴兴人,亦赵氏之甥也。读书博学,多艺能,而未有成名。欲权于彼学中养赡,得三石米足矣。用是求书专注,望介注为祷。斯人年幼而多学,亦公家所当养者。王府君处意不殊此,未由晤会,万冀调攝,以膺峻擢,不具。二月廿四日,王蒙顿首再拜,余控。”引号中的内容为释文。
王蒙写给“德常判府”的内容,是举荐他的朋友林静(赵孟頫的外孙),请求给其安排一份工作,给以“得三石米”的差事,并介绍了此人“读书博学,多艺能”等特点。德常,名张经,德常是字,金坛(今镇江)人。他的父亲张监、弟弟张枢与王蒙、倪瓒交往密切。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张经曾任松江府判官,书中称“判府相公”,可知此信应书于至正二十二年以后,是王蒙中年的作品。
从此帖可以看出,不仅点画转折有赵孟頫的影子,就是笔画结体,也学得极似,而且是笔圆墨润、笔画清轻,风格清劲飘逸,颇有姿致,很见功力,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通篇看去,可以说笔画粗细、浓淡相间,变化丰富,行距、字距疏朗均匀,气息通畅。前四行墨色均匀,变化不大,从第五行起,用墨跌宕起伏、墨韵充盈,就像一篇小说一样,到了高潮阶段。通篇鲜有连笔,只有第13行“不具”二字,但字字之间笔断意连,这是此帖的高明之处。即使是手札,本身随意性很强,也是规规矩矩、一板一眼,每个字都取略向上的斜势,守得住笔法,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由此可见王蒙做事的态度。遗憾的是,王蒙以赵孟頫为宗,一味追求他的书风,最终走不出他的影子,便难免有些牵强附会,如第7行的“矣、用”就显得有些生硬造作了。
此帖为《元诸名家尺牍册》中的一帖,帖上有“世受堂”“也园珍赏”等印。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卷十,系清宫旧藏。《爱厚帖》是王蒙存世唯一的一通尺牍,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