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与青铜器的区别,显而易见。那就是瓷器器型优美、精致异常,而青铜器古朴厚重、大气庄重。如果说瓷器是曲线玲珑的美丽女子,散发着摄魂夺魄的阴柔美,那青铜器便是相貌堂堂的汉子,表现出令人钦慕的阳刚美。两者之间看似泾渭分明、不可逾越,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原由只因瓷器与青铜器之间的界限,时至清代即被古铜彩给“打破”了。
图2 清仿古铜釉描金牺耳尊
图3 清乾隆款古铜彩四足双耳盖炉
图4 清古铜彩韦驮像
古铜彩,顾名思义就是如同古铜一般的彩釉,为雍乾时期的创新品种瓷器。它摹仿古代青铜器的色彩,使瓷器看起来像青铜器一般古朴厚重,散发着沧桑的味道。作为清代宫廷装饰彩的一个特殊品种,它在制作工艺上是比较考究的,也是比较复杂的,要先在紫金釉或者厂官釉上施以红、绿、黑、蓝、酱黄等低温彩,以烧制出青铜器锈迹斑驳的效果,或者是用金彩摹绘璀璨的错金银纹饰,这样它的质感和色彩就看起来和青铜真品一般无二。古铜彩装饰的器物多为宫廷里的陈设瓷,生活用具相对较少。由于古铜彩瓷制作工艺复杂,耗工费时且成本昂贵,因此其产量非常有限,属于十分珍罕的清宫旧藏。
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清乾隆古铜彩双耳炉”(图1)。此炉平沿,短颈,扁圆腹,颈、腹间有对称双耳,圈足。通体以茶叶末釉作地,器内光素,器外以金彩为饰,口部平沿及近足处绘卷草纹,口沿下绘回纹,肩部绘如意云头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夔龙纹,底心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印章款。此炉造型、釉色、纹饰皆仿铜器,工艺精巧,纹饰描金,充分显示出乾隆官窑高超的制瓷工艺。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一件“清仿古铜釉描金牺耳尊”(图2)。该器仿战国时期铜牺耳尊形制,撇口,短颈,丰肩,圆腹,圈足外撇,肩两侧堆贴对称牺耳。通体施古铜彩为地,上绘金彩蕉叶纹、斜方格纹等。外底金彩书“敬畏堂制”四字两行楷书款。据《饮流斋说瓷》载,“敬畏堂制”是雍乾间“亲贵诸王”所定烧器物,以单色釉取胜。因雍乾二帝好讲理学,故内廷和亲王的堂名多用理学名词命名,乃一时风气。
这件“清乾隆款古铜彩四足双耳盖炉”(图3),为沈阳故宫博物馆藏品。此炉仿造古代青铜鼎造型,总体呈长方形,上附炉盖,口沿左右侧为对称冲天耳,炉方腹四角出戟,腹下承以四兽头吞柱足;炉盖呈梯状长方形,四面镂空雕饕餮纹,盖顶为回首兽状钮;炉沿外突呈板沿式,边沿刻一圈回纹,炉方腹四角均出三叉尖戟,四面皆凸雕饕餮纹和一组小兽图案;炉底四角各有兽首,瞠目隆鼻,兽嘴含有象鼻形长足,足底露胎。全器施以古铜彩釉,隆起、雕刻、突出部分均以金彩制成黄铜色,炉盖顶面、炉腹四壁凹陷部分及四足里部则施蓝紫色釉,以仿造青铜旧锈特征,惟妙惟肖,足可乱真;炉底亦施仿铜金釉,中央雕刻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图章款。
而这件同为沈阳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清古铜彩韦驮像”(图4),为侧身立像。其头戴将军盔,盔左右侧各有凤鸟,外侧有翻卷而下的长飘带,颈部周围有披肩,身着重甲,腰系宽带,足蹬高靴,双脚踏于祥云之上,云中探出一只龙首;韦驮脸部微侧,双手合十,臂腕擎托一柄金刚杵,表情于和善中体现凛然,表现出护佛守法的坚定无畏与英雄气慨。全像施以古铜彩,以枣红色釉为底釉,头盔、飘带、云朵等表面施浅蓝色釉,再饰以深蓝、紫红色釉斑点纹,其脸部、手部施以金彩,盔沿之下饰一圈粉彩胭脂色条格纹,头盔、足靴部位另有墨蓝色装饰釉,全身其他部位均用描金法绘饰边缘及图案花纹,呈现出华贵庄严的气息;其臂托金刚杵为浮置单放,可以取下。
这些古铜彩的出现,与当时的“禁铜令”国策不无关系。清代经过顺治、康熙两朝的发展,经济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铜钱流通货币,制作铜钱就需大量的黄铜。到雍正时,黄铜的生产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鉴于经济上的考虑,雍正颁布了“禁铜令”:禁止使用铜器,民间的铜器都要上交,朝廷除礼部必须用黄铜制造器皿之外,其他部门一律不准再制造铜器,已制成的当作废铜上交,造价补偿。从皇帝到文武百官,再到平民百姓,都禁用青铜器;而宫廷内陈设摆列、祭祀和生活用的青铜制品,就要求有相关替代品出现。于是经官窑的努力,最终在雍隆时期烧制出古铜彩瓷,用以代替青铜器。
而隽秀古朴、变化优美的古铜彩瓷一出现,即令惯于奢华享受的宫廷皇族、王公大臣们眼前一亮,于是古铜彩瓷便迅速在上层社会流行开来,助推了古铜彩瓷的发展,并使得其在雍乾时期出现了大飞跃、大发展。且在古铜彩器的基础上,又先后出现了仿石釉、仿木器釉、仿竹器釉、仿玉器釉等,成就了又一个陶瓷工艺史上的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