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尚佳”“尚方”铭博局纹镜
http://www.socang.com   2021-03-15 17:18   来源:收藏快报 吴曦翔/安徽安庆

 

图1 “尚佳”铭博局纹镜
 

  安庆博物馆收藏两方汉代“尚佳”“尚方”铭博局纹镜。

  “尚佳”铭博局纹镜(图1)铭文为:“尚佳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兮。”道家觅仙内容铭文。外环以栉纹,直径11厘米,圆钮,柿蒂纹座,博局纹和八只乳钉,将主纹区域划分为四方八区,分别配置八兽,为玄武、鹿、凤、朱雀、白虎、青龙、蟾蜍、鼠。缘饰两周三角锯齿纹,中间双线波折纹,尚佳铭四神博局纹镜。

图2 “尚方”铭博局纹镜

  “尚方”铭博局纹镜(图2)铭文为:“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外环以栉纹。直径17厘米,圆钮,柿蒂纹座,主纹区域划分四方八区,八兽为相同的鸬鹚。诗句并未镌刻完整,在汉镜铭文缺笔、减笔、减字、减句、简省现象非常普遍,镜带铭文发展到唐以后,铭文这种缺损现象很少见了。缘饰两周三角锯齿纹,中间无饰纹,尚方铭博局鸟纹镜。

  两汉是中华民族统一而强盛时期,包括西汉、新莽、东汉。铜镜发展到西汉,尤其是王莽新政时期,出现了铭文种类繁多、表现内容丰富、排列灵活工整、做工精细的变化。王莽时期,铸造铜镜铭文以“尚方”居多,以讲究铜镜质地、做工考究的“尚铜”“佳镜”铭文出现,还有纪氏铭出现,如:“朱氏明镜快人意”“王氏作镜真大好”“田氏作镜四夷服”等,“朱氏”铭、“王氏”铭、“田氏”铭等铭文出现,都反映出王莽时期铸镜铭文的显著特征。铭文内容上,有企盼高官进爵、子孙繁昌、长生不老的铭辞吉语,还有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返璞自然,觅仙求长生不老观念,反映出汉代人仰慕羽化登仙、修道成仙、长生不老的精神追求,这些都和西汉末年王莽时期谶纬学说、神仙思想、阴阳五行说的盛行有关。“尚方”“尚铜”“纪氏”铭文铜镜的出现,标志当时铸镜业繁华,使用广泛与普及,以及深入日常生活的商品化。

  有学者认为“尚方”为汉代皇室制作御用物品的官署,归属少府。《后汉书·百官志》:“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丞一人。’”说明当时铸镜已经有了官府监铸和私方民间铸造,尚方为官府机构,制作铜镜也是职责之一,许多精美铜镜出在尚方制造,而纪氏铭则表明汉代民间铸镜行业的发达与繁荣。

  铭文“新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主四彭,朱爵玄武顺阴阳。”其中“新有善铜出丹阳”的“丹阳”,说明铸镜的原料产地,指汉代的丹阳郡,在今天的安徽当涂,是汉代最有名的铜矿产地,西汉时期曾在当涂郡设有铜官。《食货志》载:“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铜为下。”孟康注:“白金,银也。赤金,当涂铜也。”

  规矩镜的一些特征:一般均划分镜背而为若干装饰区,从钮座起,以圆钮为中心作为一个单独装饰单位,钮座的外形有圆形、方形、覆萼形几种。紧接着钮座的幅面为内区,是主要花纹的部位。花纹中的TL形,常常是在铜镜内区的四面,对称地排列于主花中,起着穿插作用。再向外为外区,多装饰上由卷草纹或鸟兽纹以及几何纹组成的带状图案。最后的外缘区,有全素的,有作简单联弧纹的,也有加饰绳纹、锯齿纹花边的。内外区之间多加饰上铭文带。布局上除最流行的四分布局外,还有自上面下排列布局,还有由钮座向外,其分成五个区域,布局多样,严谨端正,但有机械、呆板感觉,少有变化,给人千篇一律的感受。

  博局纹,是汉代铜镜上较多出现的一种纹饰,一般学者称为规矩镜,又称:TLV纹。中国学者,将这三种符号纹饰称为规矩纹。规矩之名起源甚早,与我国神化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形象中用于规天矩地的工具规矩形似,以器具名命名,符合传统文化心理,易于接受而遵从,并延续下来。《史记·龟策列传》有:“规矩为辅,副以权衡。”《淮南子》:“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句芒是古代神话中掌管人间寿命和祸福的东方之神,人首鸟身。少昊之子,是蓐收,也是人首兽身。蟾蜍相传是姮娥的化身。

  近些年,一些专家学者深入研究,考证此纹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六博局上的纹饰。六博棋,也称博戏或陆博。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前,《楚辞·招魂》中记载了六博棋的形制和比赛方法:“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其中的“六簿”便是六博棋。六博棋由棋子、博箸、博局(棋盘)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散(五枚)。因为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两队人马竞赛,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六博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置对方于死地。

  从博局纹铜镜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来看,与博局棋确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博局纹产生于秦汉时期,在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于西汉晚期至王莽新政时期最为盛行,东汉前期至中期开始衰退,两晋至南北朝时期衰落消失,而博戏诞生、盛行、衰落,亦相同时期。博局纹按照其纹饰内容,也分为:博局狩猎纹、博局四兽纹、博局鸟兽纹、博局几何纹、简化博局纹。

  王莽新政时期,铜镜铸造与西汉风貌,一脉相承,也有所发展,纹饰内容日趋丰富,工艺更加细腻工整,铸造考究,格局构图采用乳钉间隔比例等分,以钮座为圆心环绕多层次多重铭带、纹带,富有立体层次感,而精致华美的规矩纹镜,四神图案,在用圆与方的对比,表现出优美的构图结构。规矩镜是汉代最流行的镜类,尤其是镜背上博局纹饰,最引人入胜,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纹饰。汉代铜镜铭文成为装饰主题纹饰或重要的构图成分,开创了在小小铜镜上铸制铭文的先河,尤其内区博局纹、四神纹饰,外区铭带的布局构图方式,在东汉以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成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制镜模式。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博局纹镜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