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粉彩春日花鸟插屏
http://www.socang.com 2021-03-15 16:52 来源:收藏快报 周小丽/安徽石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风年年如期而至,吹过丘陵山岗,染就花红柳绿,大地一片勃勃生机。人们歌颂春天、赞美春景、将春色入诗入画,时时吟哦,日日观赏。近日,笔者就在一藏友手中见到了一件民国时期的粉彩春日花鸟嵌瓷插屏。
这件插屏(见图),高约30、长约25厘米。座框由鸡翅木透雕而成龙首祥云缠枝纹,龙首古朴威武、祥云缠枝简约灵动,却又不失庄重大气。龙颈之下是圆形的粉彩瓷板画屏芯,直径约20厘米。瓷板画当中一树稠密的迎春花,紫色的花瓣、金色的花蕊,在春日的天空下娇艳绽放。两只黄莺鸟停歇在枝头花上,一只尖嘴朝上,似乎在婉转歌唱。另一只回首凝望,仿佛也被这美丽的迎春花所吸引。瓷板画的左下角题有“花有清香”,源自苏东坡的《春月》“花有清香月有阴”。落款为“丁卯年刘雨岑作于珠山”。晚清民国年间,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其代表人物便是“珠山八友”。“珠山八友”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从而诞生了浓艳俏丽的新粉彩。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落款中的刘雨岑便是“珠山八友”中年纪最轻的一位,他的作品多以兼工带写的手法完成。画面严谨,清丽韶秀,禽鸟的用笔尤为精致,有的接近工笔一路。画花叶时却能稀处补枝,密处缀英,叶子的深浅、浓淡、枯湿等,力求生动有变化、有韵味,设色秀逸,处处可见匠心。
据了解,屏风在中国古代的家居装饰中非常重要,最初是用来隔断空间,以保持一定的私密性。后来逐渐演化成装饰品,而放在桌子上的一般都叫插屏。插屏的种类繁多,尺寸不一,是凡屏扇与屏座可装可卸的座屏、砚屏等的统称。插屏最早的功能是挡风,古人写字要研墨,而且时间要很长,一般需要一个小时。研完墨后,如果赶上吃饭,忘了盖上,可能吃完饭墨盒就干了。所以古人觉得屋里有风的时候,要用插屏给砚台挡风,因此这类插屏也叫砚屏。唐宋时期还有枕屏,就是枕头上面搁一个屏风以防晚上受风。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被归为家具的一种,主要用于遮蔽和做临时隔断,大都是接地而设。清初出现的插屏和挂屏,则开始兼有供人欣赏之用,为生活平添很多乐趣。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粉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