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拙,原名张兵。1968年生,河北昌黎人,书画家,收藏家。斋署坦腹斋,号青苹主人。花鸟画大家庄寿红先生弟子,并师从王秉复、邓远坡先生。坦腹斋画廊、坦腹斋公众号主人。2011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花鸟画专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富贵长寿图》136×68cm 2014年
独立风标
——读张大拙写意花鸟画
作者:楚江
初次见到张大拙先生的花鸟画,不觉让我眼前一亮。这种生动鲜活、格调高雅、传统笔墨十分老到的写意花鸟画真的不多见了。他的画有笔有墨有味道,有很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着很深的功力又富于才情,在当今艺坛写意花鸟画中的确是出类拔萃。
《翠鸟》34×45cm 2017年
写意花鸟画从明代徐青藤、陈白阳兴起,到民国吴昌硕、齐白石几乎达到了顶峰,其间也有无数名家辈出。但如今能拾起毛笔画一张像样写意花鸟画的人确实不多。从事艺术行业的人很多,真正留心传统、醉心笔墨的人很少。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人们很难踏踏实实地坐下来,每天面对笔砚,诱惑很多,各种艺术样式也影响着我们。所以现代艺术作品形式多,内涵少,浮躁多,精神少。张大拙的画很容易被人记住,除了他个人风貌强烈以外,画境画意耐品耐读也是其重要因素。
《宝珠红》34×45cm 2016年
早在南北朝时期,美术理论家谢赫就提出绘画理论中的“六法”论,所谓: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这六点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仍被奉为圭臬,其中“气韵生动”被放在第一位,后五项都是为它服务的。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审美中,生命感最被人们所崇尚。对生命的崇拜和热爱让我们喜爱一个“活”字,这在花鸟画中体现得尤为显著。花花草草、鸟兽虫鱼都成为人们对于生命的盼顾与关照。所以在中国花鸟画当中往往把形象的真实性放在其次,而强调夸张描绘对象的情态,使得它们更加生动传神,整个画面气韵流畅。画面的每一处笔墨都体现出生命感,又要在整个画面环境中和谐相处。这一点是深具哲学意义的,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粹所在。在大拙的画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生动与和谐。看似很随意的几笔,往往能展现出花卉鱼鸟的精神品格。他画的鸟和鱼有的憨拙,有的倔强,有的懒散,有的困顿,但气息都不俗,又都和整个画面融为一体,配合稚拙潇洒的题字,更是相得益彰。
《海麟图》34×45cm 2016年
这里也要说说他的书法,仅从画作的题字看,当有着不凡的功力。中国画与书法向来并称为“书画”。古人就有“书画同源”之说,花鸟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更是强调,“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这就是说,书法和画法是统一的,国画中的每一笔每一墨都是书法的一笔一画,中国画也正是因此才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性。所以要想在国画中有建树,没有书法功底是不可能的事。大拙的画作中有大量的题诗题字,并且随着画面的变化和不同,题字也会变化,时而隶时而篆,时而有魏碑笔意,他都能转换自如,与画面十分协调。这说明他对书法的驾驭能力之强,可以想见,没有多年的临池苦工是很难做到的。
《荷花水鸟》34×45cm 2017年
中国画发展到了今天,和古代对于绘画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不仅是材料上的变化,还是精神层面上的变化。这些在大拙的花鸟里也有了新的体现,虽然是古人常画的题材,但他在构图上、色彩上,抑或是题字上有了新的变化和样式,当然体现出的精神也是一个现代文化人的所思所想,他的这种面貌也不同于“新文人画”近似于调侃的风格,更像是一种生活在新时代的人对古代农耕文化的回想和留恋。
《花好月圆 》45×34cm 2020年
张大拙先生无疑是一位智者,他用深厚的文化积淀描绘出美好的画面,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我们虽然生活在高楼大厦的钢铁丛林中,却留恋着乡间农舍的瓜秧农舍、闲花野鸟。这是一种文化情怀,需要抒发灵性,发散思想,在人群之中找到共鸣。
《霜艳》68×68cm 2020年
拙而不群——记画家张大拙
文/霍昀(画家,文艺理论家)
他个子不高,有些胖,笑脸,五官端正,眉毛浓密,头发无定型,时长时短,时黑时白,有时带着睡形示人,不知道出门时是否照镜子。也许他很少看镜子里的自己,镜子存在对他来说意义不大。他着装不讲究也不在意,时有穿着不着调,混搭的另人惊奇,随意的让人着迷,时有穿着合体气韵生动,充满活力。他时有高谈阔论,信口开河,东西南北,古今中外,无不知哓,自有见地,另人深思;时有沉默不语,目空一切,似看破红尘,超然物外。
《花开富贵》68×45cm 2017年
一个人时不烟不酒,朋友雅会,烟不离手,酒醉后有激情争论也有苦闷泪水,尽现性情之本,他对酒和吃都很纠结,喝怕醉,吃怕多。不喝不爽,不吃不快。有徒弟数名,其一徒弟和他年龄相仿,常跟随左右,多不是他带徒弟出行,是徒弟跟随。一般他在哪,十多钟后就可能接到徒弟电话,徒弟随后便到。大多时师傅作画,徒弟在一旁挑剔指点。儒、释、道、天文、地理、历史、古今中外、风花雪月、灯红酒绿、无话不争无题不论,在师徒互不相让的争辩中,完成对徒弟潜移默化深入浅出的传授。师傅全无盛气凌人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傲慢,徒弟也不低声下气卑弓屈膝小心意意的顺从,他们师徒关系就是传说中的良师益友吧。
《莲叶田田》34×45cm 2016年
他神秘而独处,时而孤游四方,结交四海贤达雅士,不知他何时走,又何时而归,时有现身国内各地艺术品市场。他对中国画文脉清晰,文理通透,风格流派把握准确,尤其对清末民国书画研究独具慧眼自有见地,常满载而归。眼准缘好,也时有出手不时,失落感慨。他起居时间自在,早十点后起床,晚二点前后入睡,雷打不改,无论居家还是在外,风雨不变,和他同行时,大多顺他的时差而行。
《麻雀》34×45cm 2020年
他是闲着的忙人,前些年上网做画廊,一做就十余载,人气很旺,货真价实,国内知名。近年用微信传播,坦腹斋已有数万微友,每天都新文传播朋友圈,余时便水墨涂花鸟自娱自乐。他的画室,空间不足十平米,墨香萦绕但杂乱无章,作品满地,实无落脚之地,案上文房俱全讲究,但也无序可循,满室花花世界,另有一番情致,让人难忘……
《墨鹰》34×45cm 2016年
他就是张大拙,现只有他的家乡和同乡同学还记得他原名张兵,艺术圈中都称他大拙。大拙和他的花鸟画,在当今中国主流艺术圈中,知道他的名字和他花鸟艺术成就的,也许并不多。在他的艺术简历中,看不到他参加过任何主流展览记录,这到是事实,但这说明不了什么,也并不悲催,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和他花鸟画艺术的成就与存在,因为那些本就不是大拙画画的初衷,同时那些也不是他想要拥有的,其实大拙就没有想过,主流非主流这个问题,他画画的初衷很简单,也很单纯,就是喜欢画画,想画画,觉得画画很好玩,这就够了。大拙不与所谓主流为伍,却另有一番别样风采。
张大拙《牛》34×45cm 2020年
大拙的名字和他的花鸟画在民间收藏和国画圈中流传很广,影响也很大,正所谓暗流涌动。我和大拙是多年好友,每每我和他的朋友们,把他和他的花鸟画介绍给各自画友们的时候,无一不对他的花鸟画所取得艺术成就大加赞许和认可,其中不乏中国当代国画界的名家和领军人物。大拙虽然在民间被广泛认可,但他不是民间艺人,而是被民间喜爱的艺术家,我不喜欢也不认可民间草根艺人的称谓,逻辑上有些不通,每个艺术家从绘画起始,绘画过程,艺术成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与不同,如果有区别,也只是艺术家各自展示的平台不同罢了。今天的人们太在意艺术家表面身份了(教育、出身、协会、全国展览、职称官位等)这些和艺术品质量的高低没有必然关联,艺术是靠作品说话的,作品流传广泛,作品好,才是优秀艺术本该有正确定论,其他都浮云。
《清供图》68×68cm 2020年
大拙自幼开始练习书法,喜欢涂画,可为童子功。大学误入理工学习钢铁专业,这种选择对一位喜爱画画的人来说,也许是一条错误选择。但他在北京读书时间正值“八五思潮”时期,北京的艺术领域异常活跃,风起云涌,这对一个喜欢艺术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无法安静的学习的,当时中国艺术燃烧的热火也同时燃起本不安份不甘寂寞的大拙对艺术炽热而渴望的心,他节假日穿梭于各类展场,对大拙来说,看懂看不懂艺术内容,欢喜不喜欢形式,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启他的艺术眼界和审美宽度,为他曰后的艺术创作积蓄了能量,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当代艺术史最活跃最为自由的时期,大拙在现场,大拙很幸运,随后的十年,大拙平静的和常人一样生活着,九十年代后开始书画创作。
《秋海棠》34×45cm 2016年
大拙喜欢花鸟画,早期画画受新文人画影响,临摹了很多新文人画作品,我和大拙初识时,去他家里,第一眼见到新文人画代表画家作品挂在墙上,很吃惊大拙有他的作品,当我认真的欣赏后,大拙笑嘻嘻地说是他临摹,以假乱真,让我想起当年的张大千,也是临摹高手。大拙以自娱自乐自我安慰方式画他想的画,很少展示出来。从我第一次见到他的画开始,中间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他的画。
张大拙《双吉》68×68cm 2020年
2007年,是我再次见到他的画——很多花鸟画,这次的惊讶,是他的自创作品,不只是多,而且好,有自已的风格和面貌。时至今日又近十年了,这十年来我和大拙接触交流多了,对他的作品更加喜欢和理解了,大拙花鸟,朴拙纯真、生动祥和、自成一路;大拙花鸟,有传统之气,文人之韵,文人风骨。是今天花鸟画界为数不多的让你喜欢,记得住又忘不了的花鸟画家。说他画的好,不是恭维,也不是吹捧,只要你用心去对比古今和当代花鸟画坛的花鸟画作品,就会认可这个定论。
《双鸭》68×68cm 2020年
他是中国花鸟画界真的画的很好画家。因为大拙花鸟画里有内容,有生活,有见地,有情怀,有快乐,有笔有墨,最重要的是有他自己,有真情真意在他的花花世界里淀放着,香溢四方,这就大拙给我们的世界-----美丽而纷芳的世界。
乙未初夏完稿于舟山
《岁寒》34×45cm 2020年
《童心》34×45cm 2020年
《一树金》68×45cm 2016年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34×45cm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