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器的性格质朴文静,素面素心,浮艳与它基本无缘。它以其独特的拙朴、明秀而显示出高洁的美容美质。重点来了,“素面佳人”也需要“淡扫峨眉”,紫砂壶也需要不同的装饰风格,使紫砂壶中的各种器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装饰效果。
所以,要想从一个紫砂壶小白变成资深的行家,首先要懂的就是紫砂壶的装饰。
何为紫砂壶的装饰艺术?就是运用形象思维,驾驭一定的材料,采用种种的技巧和手段(当然也包括绘画、雕刻等),对装饰对象进行符合本质或外在特征的艺术处理。
下面就是全面的紫砂壶装饰内容:
自体装饰
在造型身上能够自我体现的美化装饰,也就是紫砂壶自身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线条装饰、泥色装饰、印版装饰。
线条装饰
紫砂壶上的线条装饰是紫砂壶造型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立体线条有灯线草、子母线、云肩线、花瓣线、凹凸线、云水纹等20多种。这些线条的运用,既是装饰艺术的手段,又起到了确保紫砂壶质量的作用。
泥色装饰——绞泥、调砂和铺砂
绞泥是用不同的泥料绞在一起,同时绞泥工艺也不是绞得越多越好,应该恰到好处,例如流水、群山等要自然得体,绝不能搞得不着边际,泥色搭配要纯正自然。
调砂是在开始打身筒前,在熟泥中调如适量的生泥小颗粒砂,铺砂是撒在打好的泥片上。
调砂胎泥内、外壁的肌理一致,铺砂胎泥,泥的外壁有肌理效果,内壁没有。
印版装饰
先在模板上刻上设计好的图案,然后用泥片压印于模板。
陶刻装饰
俗称“刻字”“雕刻”,艺人们用小刀在泥坯上雕刻文字和图形,然后装套进窑烧而成。
炉均釉装饰
炉均釉,宜兴当地也称画彩釉、上满釉,创始于清雍正或乾隆年间,一度流行于嘉庆、道光年间,直至1985年后停止生产。
彩釉装饰,是在已烧成的紫砂壶上用釉彩画或满身挂釉,再以800度低温第二次烧成的一种方法。
所谓的画彩釉,就是用低温釉色在紫砂烧成品上堆画花草图纹、禽鸟山水、戏曲人物,再经炭炉800度—850度第二次烧成。
以上两种工艺通称为“炉均釉”。《景德镇陶录·卷三》说:“炉均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画纹流淌变化过之。”
镶嵌和包银、包锡装饰
镶嵌工艺,历史悠长,紫砂器的镶嵌手法,是借鉴其他工艺而来,这种装饰手段运用在茶壶上,有包金、银、锡,镶嵌玉石、釉珠等,也有御用的描金绘银等。
镶嵌的工艺一般有堆、雕、刻、镂、嵌等方法。
泥绘、堆塑和其他装饰
泥绘、堆塑装饰流行于清初。其工艺方法是在已完工但尚有一定湿度的泥坯上,用其他色泥浆或本色泥浆,以毛笔或特定工具堆画花鸟或山水纹样。因用泥堆画有一定的厚度,故而恰似薄浮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