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画荷艺术大家:王荣昌作品赏析
http://www.socang.com   2021-01-28 17:11   来源:王荣昌

 

  【画家简介】

  王荣昌,1948年出生安徽芜湖,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荣宝斋(深圳)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专家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文化艺术交易中心】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及特聘画家;香港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香港美术家协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先后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机构收藏。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美术报》等近百家报刊杂志及电视台报道。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全国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学范本——王荣作品精选》等。

 

 

 

 

  君子风度 大家胸怀

  一代画荷艺术大家王荣昌先生

  作者:苦木

 

  王荣昌先生是当代画坛的画荷大家!其作品,仙风道骨,古朴浑厚, 高古空灵,具备诗意与古典之风骨,淡雅宁静中彰示出学法传统的水墨神韵,表达着先生致敬古先贤的创作感觉,展示着先生“水墨胜出色无功”的艺术效果,彰显出先生干净、练达、气势浑厚的水墨境界!传统水墨在先生手中用得鲜活灵动,自然顺畅,确切地表现出水破墨后的刚柔变化,其轻舒浓淡,层层有序,节节生发,给人以高格古雅的曼妙感。纵观王荣昌先生的作品,一种清秀透出几十年经久勤勉之才气,展示着先生德才兼备的艺术功底,其水墨载体之继承,一枝一叶皆透出先生学贯古今的通达与修为。先生所画荷花作品,高古空灵之气让世人叹为观止,是一代人在品读王荣昌先生画荷艺术之后的同赞与共鸣,无愧为当今艺术界被公认的一代画荷大家!

 

 

  王荣昌先生在几十年风雨不缀的艰苦创作中具备着饱读诗书的修为,别有洞天的水墨才华,化境入境后的艺术追求,他的君子风范,与九曲百转的画风,让世人读出”如兰入室,其气自芬芳”的妙美,读出君子风格与风骨,读出天籁之音及淡雅如兰,气势宛转的艺术氛围!古先贤之妙笔、思想、学问在王荣昌先生之作品中,处处皆表达出古韵古意之风采。

 

 

  品读王荣昌先生的荷花作品,让人感觉出轻松和快乐,先生把大自然的美,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即有艺术章节的升华,也有对生活美的升华,他是活在艺术之中的一位大画家,他的荷花表现着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传承的理解,对人生最美好的追求,同时表达着他对自然美的潜心知悟,以及先生热爱生活的更多美好细节。他之所以是一位大艺术家,根源于先生艺术地再现出生活中的美,而生活中的美,是他用艺术的美,表达生活的一种原由。他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用艺术表现出来的时候,倾注了他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的极大关心,特别是先生创作时的那份极为平静的心态,使得他的荷花,在一种忘我中得以更加鲜活的艺术生命。由此,我们能读出先生的荷花作品中的飘逸和潇洒,一组流动的自然美,彰示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丽之所在。如王荣昌先生所说:画画是一种生活,是画家用艺术的笔墨语言,阐述对生活中美的理解,古圣贤是如此,我们也理应如此。因为艺术的本身是一种修为与养练,做到“知书达理”的平静性情。这种平静来自内心的修养,所说的“心静心自宽”的祥和,就是用平静去看待生活中的美,化美为和谐的心态,用祥和平静的心态去理解艺术,理解生活,感悟自然中的美丽,达到一种很顺畅、很自然的笔墨操守。这是创作画时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作画,会忘记一切苦恼和忧愁,在这样忘乎所以的平静中,叩问中国传统水墨的章法变化,得到心手合一的创作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的画,也会来自天然,顺畅柔和、鲜活空灵。在我的荷画作品中,你能品出这种宁静的感觉,画面的美,都是从我心里自然的感觉出来,因此水墨的运用也变得更加轻渺、委婉、让人看到有些陶醉。其实画家是很寂寞的,我每天都在这种平静中去思考“下笔如有神”的创作感觉,虽然很寂寞但我能感觉到那种幸福,特别是在我研究传统水墨变化时的那份专心和投入,让我感觉到有一种天籁般的寂静,让我陶醉在荷花创作中。正如清代大画家石涛所说“我之有我,自有我在”这是创作荷花的落笔之先,必须具有的一种慧眼,也是艺术创新与传承中的关键,中国艺术唯有创新,才会建树,才有个性,才能有“走进去,走出来”的感觉。又如潘天寿大师所谈到的“艺术只是重复前人,等于零”。所以说艺术创作首先要做到继承后的创新,活用传统水墨的细微变化,才有成于做出创新的可能。潘老在《论诗》中说过“汉魏递晋唐,辗转万户门,即贵有所承,亦贵能跋扈”。此诗有二贵,一贵有所承,二贵能跋扈,达到出语惊人的创新成效。可见,中国画创新必须有传承才能达到创新的境界。我的荷花作品就是从传统水墨中走出来的荷花艺术,它融入了诗画,才情和水墨的章法变化,可当荷花读自然,其美在我心里出发,一种顺畅的感觉,让人赏心悦目。

 

 

  赏读王荣昌先生的荷花艺术,能品出高士之风雅,先生之荷花起笔落墨皆有章法,而且直叩古韵,表现出平静淡雅,开阖纵横的笔墨语言,其变、守之法,达到了高古传神的境界。

  《一》水墨泼洒,奇径独辟

  作为一位学者型大画家,王荣昌先生的艺术之路,是在不断奇径独辟的过程中,形成他自己的水墨泼洒的艺术过程。他的荷花完全浸入传统水墨的章法之中,以及他独具个性化的绘画风格,足以看出先生对中国画的理解与解读,已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分析先生的绘画风格,尤以守古法与创新的结合,展示出他的才气与别具风骨的人文景观。

  王荣昌先生巧妙地用水泼墨后的变化,阐述出水墨荷花的独到见解,诠释传统绘画中富有灵性的收放自如的水墨功效,是当代中国画坛中极具个性的学者风格。其画面浓、淡、厚、重、点、线、面的把握,收放自如,内涵丰富,包容个性,意境高远,即有古圣贤绘画时的风骨与韵味,又有自己的独立面貌,显出传统水墨化刚、化柔、化轻、化淡后的轻柔平淡,给人的感觉“画如君子,人亦君子”的艺术效果。其巧妙处更见风骨,神韵中别有洞天,升华中直追古风,每幅荷花作品宛如一副江南的山村渔港,清风碧绿,风光无限,达到奇经独辟的艺术特色!

 

 

  《二》雄肆奇倔,开阖纵横

  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形态与表现,展示着画家的气质,品格与修养!王荣昌先生的水墨荷花展现出他个性化的境界与胸怀。因为在先生以笔墨为载体进行意象创作之时,大自然的美丽,已升华为艺术之美,笔墨的精严,恪守传统法则与规律同时,融入了先生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优于个性张扬与守望的特质,理性化的笔墨,化于自然美,又高过自然美的表现,画面突显的情怀迹化,都承载着王荣昌先生的思维,情感与理想,展示着先生以技达镜,得以升华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先生深思熟虑的审美特色,及化镜入境后的思考深度;这种深度,在笔墨精严的表达中,给以充分的表现,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的创作意识,最终表达与艺术语言的表现之中,展现出中国传统水墨的神韵与风采,既不是轻而易举的,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这是王荣昌先生长时期勤学苦练后的绘画功夫,是一位具备相当学养修为的大艺术家,洗炼后的精湛之笔,化刚至柔,化柔而至神明的功力所在。

 

 

  王荣昌先生水墨荷花的又一特色,开阖纵横的表现手法,用墨大胆,用笔别具匠心的挥写,自由舒展,潇潇洒洒,纵横恣意,水墨荷花在王荣昌先生心里溢出飘逸,浑厚苍茫之气,表达着先生花甲之后的沉稳,以学者的视觉舒展着生机勃勃的水墨语言。他的作品,干练中表现出开阖纵横的水墨变化,尽显了充满文人气质的诗意和韵致。细读其作品,则能品味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写意风神。并且先生之作品中,处处洋溢着郁勃的生机和苍润幽古的情境,尽显王荣昌先生的创作过程,及生命意识是在大自然的孕育中,具有灵性与诗意之高格,正是这种大自然的美,滋养着这位画坛之子的成长。因此,王荣昌先生的水墨荷花就是先生与大自然的交流与对话,是先生对大自然之美,有着独具匠心的领悟和发现。同时,先生的荷花作品,显示出的艺术之美,意味着一位大艺术家,极具活力的艺术个性和生活态度。先生用画笔把生活与自然,把人和自然艺术地展现在当代画坛,形成一道极具艺术风景的水墨画廊,这里承载着古香古色的文化底蕴,承载着王荣昌先生在传统艺术叩问与创新中的心血与汗水,以及古文脉的传承。由此可见,王荣昌先生恪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苛求艺术的真谛,得益于大自然中的感受,体会着万倾荷花之美丽,从中得获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坚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保持着“物我两忘”的情节创作。得力于书卷气充盈,灵性充盈的载体之中,从灵性表现的生命中,不断提升其作品的意境。因此,他的水墨荷花,在图式、构思、章法、笔墨运用中,无不浸透着先生对古文化的叩问与大自然的礼赞。

 

 

  《三》胸无芥蒂,古风古韵

  王荣昌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当代画荷大家,是由他自身的学养,胸怀而当之无愧,从观念的转变到个人意识的萌动与创作表现,直到今天他创作荷花的本身价值,包括绘画语言,形成笔墨从容,意高志远的艺术态度,都表现了王荣昌先生创作时的才情与自信,智慧与才华,显然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升华,其笔墨秩序的运用,已经冲破藩篱的创作空间与格局。

  先生的作品,在舒缓渲染中带有以书入画的文人气质。这种气质,表现在画家的作品之中与笔墨之间,透视出的是当代文化语境中笔墨新质及艺术魅力,展示出的是当代艺术的精神与风骨。对他而言,水墨荷花的创作,只是一种文化格调的提升,一种人格的再创造,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格。先生的本意全在于视传统精神与博大的弘扬,在此基础上去寻觅荷花艺术的新质与笔墨艺术的创新发展。纵观王荣昌先生的水墨荷花,其笔墨酣畅,元气淋漓,即表达了先生学养丰厚,又表达了先生文化自觉,展示了王荣昌先生的君子胸襟!他的荷花作品因此而清新爽目,即带有隽永的人文气息,又孕育着耐人咀嚼的水墨之美,他是将水墨艺术变成学识与智慧的交织,形成中国荷花艺术的新档位。所以,王荣昌先生的荷花作品,即是在淡雅中透出轻松,又有凝重与别有风骨的神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大画家的胸怀,和当代智者驾驭笔墨的能力及传承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魅力。

 

 

  由上可见,王荣昌先生的作品,洗刷着历史的尘封,没有杂质,一切皆是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创作感悟。一方面汇集着画家的智慧与才情,一方面有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传统艺术研读后的深思熟虑。先生在创作时,有他对墨水章法的特殊解读,也有他对传统水墨升华了的心得体会,对写意原则的把握有独特的领悟,大自然的鲜活之美融入创作中的准备十分充足,使得他运用的水墨艺术提炼出荷花的仙灵之气,表现得十分生动。譬如《咏荷》图,墨的变化加强了水的活力,让水破墨的技法在浓淡中表现出“水墨胜出色无功”的高妙,而色彩的点缀则在墨与线的交合中轻轻一抹,整幅画鲜而活,而且气韵生动传神,笔与墨,实与虚,浓与淡,都在及其放松中留下广阔的空间,营造出画面的高远与宁静,达到画如其人的遐想。王荣昌先生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理解,用画笔展示了他对荷花的理解和内心情节一种至纯至朴的高洁情调,其内心的意境,化作对人生对传统水墨永恒的理解高度,这种思考,无不渗浸这位学者型画家的构思与想象,志存高远的理解与品读诗书的才气,浓缩先生对传统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心声。

 

 

  分析王荣昌先生作品,他的画荷艺术,是从此岸走向彼岸,传承中国传统水墨艺术而创新,是当代水墨转型并在当下绘画语境中得以独辟蹊径的发展,而且渐成高格之势,他把中国传统笔墨归一我用的程度,而且焕发出让世人赞叹的新体式,自成方圆。如其大作《静寞幽深》以对古人致敬的文笔与格局,大尺度地挥写,把水破墨、墨破水的感知运用得恰到好处,即气韵生动又全其骨气,万丈之势尽倾画中,荷塘月色、鹤栖其中、深沉而广博,遥远又寂静,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天籁之美。由此看出,画家之内心充满朝气与寂静,他的心灵游走于对古先贤的问候与致敬之中,他的笔墨由此增添几许怀古情节,让人想起永远有多远的旷野与万顷荷塘之美丽。这件作品,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笔墨游走时的心情与风格特色,一种古朴的山野之风与当代文化相互的融合,相互的致敬,视觉上的礼赞,大自然之美,及礼赞古先贤的智慧与才情,达到“春归莼菜已花黄,深阁但添绣线长。翠鸟不知青鸟事,听风听雨老横塘。”的诗境画意之中。品读王荣昌先生的荷花作品,能读出诗的韵格,书的芳香,一种”得偷闲时且偷闲‘’的悠长,颇有“风下日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的古韵古风。

  综上所述,王荣昌老师,不仅是德才兼备的画荷大家,而且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他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走进韩国、泰国、美国,他的荷花被当作旷世珍品收藏,他的学识及创作态度,极具儒者风度,是一代具备"君子风度,大家胸怀"的画荷艺术大家!

 

 

  淡雅宁静,妙美如兰

  ——评王荣先生昌的花鸟画

 

  王荣昌先生是当代画坛颇具影响的学者型画家,他的画,洒脱、自然、高古、空灵!给人以潇洒出尘的艺术感觉。他以学者的睿智,匠心独运地把握创作契机,意取八大、承袭先贤,笔墨语言洗练干净,气韵如行云流水,意境浑然天成,从而诠释了画家本人知行合一的朴素人格,体现出画如其人的君子风范。

  徐恩存老师说过:“学者型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作品的笔墨书写是灵性智慧与学养根基的结合,在写意的挥洒中,自有一种少有的精致,而且,善于在别人涉猎或缺憾处体现出匠心独运的把握与创造。”

 

《不染》136×68cm

 

  王荣昌先生的画,恰恰表现出学者的灵性智慧与学养,他的画空朦飘逸、气韵蓬松,更见郁勃之气。从笔墨的运用上看,精恰、巧妙、虚实互补、浓淡相渗、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先浓后淡、先淡后浓、化境入境、巧夺天工之美,苍润古朴之机,淡雅清新,给人的感觉是虚实有序,墨色互动的平淡雅静。表现出一种融古通今的“从容”及自然美升华至艺术美的灵气。其高雅的诗意,鲜活灵动的画面,盎然有生机,表述出画家的艺术取向,艺术思考与创作灵感,简洁练达,章法有序,其用笔婉转、轻灵、“一波三折”地表达出“中和之美”与“骨法用笔”的灵奇之机。而且用笔用墨,收放自如、将“水破墨”“墨破水”的写意功夫,洗练得出神入化,自有气韵凝结的高深境界。例如《墨荷》系列的洒脱,《墨竹》系列的清新淡雅及《春》之柔和,《夏》之鲜活,《秋》之练达,《冬》之爽目悦心。

  可见,王荣昌先生的花鸟画,无不在笔墨的丰富变化中,或泼墨如云,或轻描淡写,或轻柔随意,其“以书入画”的功夫,既自然随心又无拘无束,旷放恣肆、浓淡有序、勾添渲染有出处,有章法,有笔有墨,有虚有实,有浓有淡,厚重大气,浑然一体,曲径通幽,笔墨兼得,洒脱清幽,妙曼,深邃,其境通禅,顺势而写,笔墨积累厚实,境界高妙,胸有成竹。如此洒脱的笔墨运用,别具一番雅意。

 

《滴滴寒香》136×68cm

 

  王先生在笔墨洗练中,将天然之美融入艺术之美的意境中,形成视觉“张力”,以保持艺术追求的“自由尺度”,在自我观照与艺术表达中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把握”与艺术提升的“尺寸”,盈造出从有法到无法的转化过程,达到“画到生时是熟时”的韵致,并境随心出,将笔情墨趣提升到“水到渠成”的趋向之中,从而强化了“感觉因素”形成笔墨淋漓尽致的自然意趣!并在“意向”松动中保持“田园诗意”的清丽入画,在顺理成章的娴熟挥写中,恰到好处地表达出王先生历经洗练笔墨语言,是在不断继承与创新中得心应手,“以技入境”其画更加灵动充满郁勃生机和人文关怀。在这样的创作感觉中,他的画不仅阐述着古文脉的传承,而且形成承上启下的艺术特色。纯朴、淡雅的意境,得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成熟与老道,形成“庚信文章老更成”般的练达精湛,彰示出厚实见纯粹,返朴归真的意韵。

 

《高洁》136×68cm

 

  直言之,王昌荣先生的水墨艺术洗练精恰,造境氛围厚实,其意境达到“清雅与厚重同在,色彩与墨韵共存”。古朴、天然,尽展“水墨胜处色无功”的古韵古意。由此,在奇思妙想中删繁就简、化墨于水、融水于墨,妙笔淡墨陈述传统水墨之玄妙。例如《晓露红莲香》、《经霜不凋》、《露馨神怡》、《寂寞无俗情》、《晴云游动》、《清香满乾坤》、《冷露沁香诗入梦》、《淡泊存乾坤》、《疑是春寒雪未消》、《静穆幽深》等作品,皆是王荣昌用纯水墨创作的花鸟作品,表述出他对水墨韵致的理解与深刻解读。让人读出,以水墨自由自在的书写过程,气韵生动、变化丰富、笔墨的浓淡变化更具个性化、本色化,演绎着水墨为材质的艺术,复杂变化与高妙意境,达到画“气”不画“形”的气质及画中风骨。使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变化在精彩纷呈中,陈述出写意画内在质地的纯朴。又在远近、疏密等结构营造出笔墨互动互渗的艺术氛围,其点、线、面及浓淡、干湿的互为参补,形成画中之境“妙境如兰”佳作。例如《疑是春寒雪未消》就是王先生颇为经典的代表作品,精湛的技法,又融诗韵形成诗书入画的情景,达到“诗言志”的层次,其诗妙在与画相融的薄大气势,写出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感叹与感慨,“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其诗入情入景,入画后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诗书入画的高超技巧。

 

《听雨》136×68cm

 

  另外,王荣昌先生在用色上更是高妙,其墨色融洽,有“点睛”妙笔,堪称匠心之作,娴熟老道的水墨功夫,点缀色彩之后,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清爽无比的感觉。例如《冰洁》、《相依》、《月色荷塘倦鸟归》、《大吉图》、《全家福》、《相看两不厌》、《岁岁平安》、《雄霸天下》、《凝香》、《雨林深处》等作品,皆为妙笔生花之作。其墨浓色鲜、墨色互渗、灵动鲜活、分寸有度,实为精妙绝伦之逸品。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王荣昌先生的花鸟艺术,是对艺术本质规律探索后的精华水墨的把握,分寸有度、传承有序。他的花鸟画,在一定程度上阐述着,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精奥,并在长期的自觉中发现水墨创作的规律,有一种在超脱樊篱后的在发展,达到“一任心性的抒写且不受束缚”的创作自由。笔墨率性而且取向有法,心性使然且敢于创新,在叩问传统艺术中,得以回归自然美与艺术美之本身,由此获得水墨写意的真谛!其语言特色更见个性化,达到以写意为主的书写格式,其作品无论单纯地用纯水墨创作,还是墨色融合的创作,都在一种“平中见奇”中透出,少有的清新,并带有隽永的诗情画意。

  我们在阅读王先生的花鸟画时,犹如读一首古韵悠悠的长诗,淡淡的幽静中,妙曼悠长,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妙不可言。其画,宁静淡雅、妙美如兰!

 

 

宁静致新 返璞归真

——论王荣昌先生的绘画艺术

 

  学者型画家王荣昌先生以朴素、明净的笔墨语言,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成为当代画坛一道很朴实的人文景观,同时也构造了他自己的艺术世界。他以娴熟的笔墨,塑造出鲜活生动的自然之美,把传统绘画艺术与当代创新意识有机的融合为“宁静致新”的水墨艺术现象,不论是传承古先贤的花鸟艺术还是继承传统山水画法,都以颇具才华的笔墨,描写出天然之美的真谛!

  王荣昌先生的绘画别有见地,古朴、厚重、淡雅、宁静!其艺术之美的升华,达到一种承上启下的平淡。在他的画里,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寂静,尤如天籁,广阔至极,似乎有无数候鸟飞来,落在荷花池塘,感觉那无限的月光,无边的辽阔。其静中求静的唯美心态,取决于他的学识与斋心仁厚的修养,他把平和注入一个无声的艺术世界,呤听那画中的鸟鸣蛙声,那声音伴随他的灵感,进入一种平淡、宁静的创作状态。

 

 

  可见,王荣昌先生的花鸟画出奇的安静。他的山水画,亦是写尽山川之灵秀气达到“以灵致灵”的境界,一种忘我的境界!读他的画,别有一番美丽。如《故乡的云》,带给人们视觉上无尽的清凉与温馨。这正是王荣昌先生的艺术世界,神秘而美丽、多彩又富有诗的韵格、朴实又深邃,阐述着画家内心的平静,在平静中用水墨艺术,倾诉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知与理解。

  王荣昌先生的绘画作品,是在平静中提练出来的。他的思考、创作灵感,来源于对传统绘画的深刻理解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在一种很执着的叩求中,寻到创作灵感,化平静入平淡,使得他的创作得以古朴、清雅,又具有鲜活的生命气息!他的每幅画里都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平淡,这种平淡使他艺术才华不断提升。而且,突出了和谐之美,强化了水墨作用,淡化了色彩的厚度,还原了“水墨胜处色无功”的玄妙。其绘画格局温馨,一派祥和,似有淡雅之气凝聚画面之上,表达出画家“一切随缘”的心态,带给人们无尽瑕想。同时,表现出很自然的天然之美!在暗淡了色彩之后,水墨韵味加重,画面的层次感、也变得复杂起来。如《静隐清居图》浓淡、干湿的运用,很巧妙地加重了水墨的明暗与虚实效果,凭添了远山近水的景色,让人读出水墨韵味由浅入深的宁静美。

 

 

  王荣昌先生的花鸟作品,也是在一片清净中让人有美不胜收的感觉。如《四君子图》这组由梅、兰、竹、菊组画而成的高水平作品,注入了王先生对水墨应用的理解与思考,他以拟人手法创造性地发挥出宁静美的真情实感,其灵感发挥巧妙又更具生命力。在“格”“层”“面”诸多方面,都挥洒自如、宁静又颇具张力、形神具佳,四幅成组,个自成章又相互关联。梅之形,意取任伯年之笔意,兰石图得八大山人之传承,竹石图得意于东坡潇湘竹石之作,秋菊图深悟白石老人之画境,真可谓得众大家之长,又在自己的灵感与巧思中,切入更鲜活的内容,创意融合于平静之中,全组作品不着一色,竟以水墨之浓淡,构造出来。其意在平静之中,越淡时感觉越浓,其境凭心而出,随缘随意,看似平淡,这种平淡的画境,可称之谓一种很朴素的纯净之美。

  此外,王荣昌先生对水墨艺术的撑控能力,具有别开生面的圆润、舒展。如《松鹤图》,王先生把松之高古,鹤之仙活合于画面,一则高古雄浑,一则仙风道骨,寓意深远、平中见奇,颇具万古清意,让人观之爽心爽目。在恬静之中,极富朝气,富有生命活力,拓展了宁静致远的艺术氛围,叩响古韵,古意的回归,达到对艺术美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追问,表达出如下之精妙!

 

 

  一、朴素与厚重。王荣昌先生绘画艺术最基本的品质,不论是花鸟画、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是以宁静为中心,表述出朴素与厚重的艺术内涵与人文景观。引人思静的感觉达到“宁静致新”的层面。而且,在“似与不似”之间,择选出一个理想化的艺术美景,做为自然之美的升华空间。淡化了水墨材质的应用方式,以“灵透”的笔墨语言,表达他对自然生命的情感与热爱,达成天然美与艺术美的融汇贯通,拓宽了“天人和一”的艺术主题。只有对大自然的深层了解与解读,才有如此忘我的创作激情,有着饱满、笃实的生命气息。所以,他的创作灵感,源自对自然美的理解,对传统文化“学以致用”的人文关怀。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水墨运用浓淡清晰,层次布局经营合理,达到笔简墨酣、点线分明的巧妙,将色彩提升到“画龙点晴”的境界,形成气象华前的大家风度。

  二、细腻与淡雅。王荣昌先生的绘画,追求简练、干净,重视“水墨”浓淡的艺术效果。画面宁静,以“淡”中求“静”的创作感觉,把握着“境由心出”的创作格局。化浓于淡,使水墨的运用力度,在“墨分五彩,水墨为上”的韵味中形成于诗意的徘徊,把诗的创作灵感表现在淡雅的画面上,从而把唯美创作的理念与诗境有机的融合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格局里,如《睛云游动》、《冷露香诗入梦》、《大吉图》、《相看两不厌》、《守望》、《不染图》、《私语》等都在水黑的浓淡变化中达到“诗心、画意、书为骨”的创作模式,这种水融于墨后的点染皴擦,勾添留白的笔墨功夫,成就了他在静中求美的淡雅。这正是王荣昌先生学养与深厚功力的的真实反映。

  三、天然之美与洗练之美。王荣昌先生的山水画是以静中求美,表现出山川之灵气,高山、流水、山里人家,尽收眼底,皴法细密,勾染精妙,灵透、洗练。王先生的山水皴法更加贴近自然山川的真实,表达出他审美的格调,而这种高雅的格调,是经过相当时间洗练出来的天然之美,一种发自画家本人朴实、善良的人格魅丽。

  综上所述,我们读出,素以君子著称的当代学者型画家王荣昌先生的艺术世界,充满朴素平淡的“中庸平和”和禅家学说中的“一切随缘”的平静内容。所以,王先生的绘画艺术世界,已达到明静祥和,高雅脱俗的境界。他的作品是在浓淡适度“若有若无”之中,展示出淡雅平和的文人情怀!让人欣赏到那一片片高洁的荷花丛、冷艳的寒梅、飘逸的凌云竹、闲静的松鹤及山青水秀之美丽。

  在王荣昌先生的画作中,天籁般的平静,表现出气韵蓬松,妙若浣纱,画面灵气凝聚,有一种“画如其人”的潇洒,格调更高雅,更古朴,更从容。表达着先生大智若愚的才智与情怀,达到“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壬辰年冬月写高唐中奕华府 文/苦木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王荣昌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