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也称竹刻。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解释说:“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精妙独到,准确地概括了竹雕的艺术魅力。竹雕艺术品一直为文人雅士和收藏者所青睐。
明清竹刻各有特色
在竹刻艺术品中,笔筒是最主流的一个品种。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代中期。
笔筒的材质多样,有瓷、木、漆、玉、牙、紫砂等,以竹刻笔筒流传最广,至今盛而不衰。以明代朱鹤(松邻)、朱缨(小松)、朱雅征(三松)祖孙三代为代表的嘉定竹刻家,以深峻娴熟的技法,浑朴古穆的风格,创作了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作品,尤以笔筒受人追捧,名扬天下。朱氏三代朱三松的作品,更多地从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有许多表现故事人物之作。其作品往往将高浮雕与镂雕技法相结合,在主体人物之外衬以巨大的山岩、盘曲的松树、幽深的庭院作为背景,有种宛如油画般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生动传神,清简古雅。
清代前期,竹雕艺术继承了明代遗风,但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多样,浅刻、浅浮雕的技法同时并用。雕刻作品有的素雅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雕刻的技法主要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浮雕、浅浮雕或高浮雕等。
淝水之战:士兵报捷
无锡博物院藏清“东山报捷图”竹雕笔筒,高14.6厘米,直径12.1厘米,国家三级文物,系1986年由原无锡市文物商店让售而得。作品体现了清代前期嘉定竹刻的特点,未见题款,所刻题材为著名的“东山报捷图”,取材于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淝水之战”。以此为题材的图案散见于古代的瓷器、书画等作品上,尤以竹雕作品多见。
无锡博物院藏“东山报捷图”笔筒,截取了一圆竹筒制作和雕刻,底部利用原竹,作三等分设计制作了三个小浅平足,以确保笔筒的平稳。器表色泽较深,兼有深棕色和棕黄色。所雕刻的图案为一处深山老林,悬崖峭壁,松柏虬曲苍劲,浓荫如盖,有两老者于石磐对弈,其中一人为大将谢安,另有观棋者一人,侍女二人,侍立于旁。峭壁的另一侧,一个骑兵手执报旗疾驰而来,向谢安报告前方大捷。其构图丰满,布局得体,通过对天然屏蔽,曲径幽林,安然对弈等特定情景的生动刻画,表现出谢安沉着必胜的迎战心态和信念。这在竹刻笔筒中,是比较细致和复杂的一种画面。
在雕刻技法上,这件笔筒以深浅浮雕为主,并同时兼用透雕、圆雕、阴线、阳刻等多种技法,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富于变化,充分体现出清代前期嘉定竹刻的艺术水准和高度。在总体的艺术效果上,这件竹雕笔筒,整件器物包浆古厚,刀法娴熟自如,雕刻细腻雅致,人物生动传神,构思奇巧独特,布局前后呼应,情景交融,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融雕刻技法和历史故事于一体,生动地反映了东晋宰相谢安气定神闲、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雍容气度,是竹雕传世品中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精品。
这件竹雕艺术品未见题款,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明清时期的著名竹雕大师,还没有在作品上留名的既成习惯,所以,有亲笔题款的名家传世之作很少。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件竹雕艺术品为当时的竹雕高手所作,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东山再起”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东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借指,并不是某个确定的场所。它更多的反映了后人对谢安雍容气度的推崇,以及文人墨客自我期许的情感寄托。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轻时,和王羲之是好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人们把这样的传奇称为“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