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多宏伟优美的照壁,分布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们是祖国的珍贵文物和优秀古建筑,是闻名于世的东方文化艺术瑰宝。
北京故宫九龙壁
山西大同九龙壁
北京北海公园铁影壁
湖北襄阳绿影壁
照壁,亦称作影壁、影墙、照墙,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种建筑,即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照壁的功用是作为建筑组群前面的屏障,以别内外,并增加威严和肃静的气氛,有壮观和装饰的意义。照壁往往把宫殿、王府或寺庙大门前围成一个广场或庭院,给人们有个回旋的余地,因此,成为进大门之前的停歇和活动场所。也是停放车轿上下回转之地。
古人照壁的砌筑十分讲究,一般多用清水砖雕花嵌缝砌作。照壁墙正对府宅大门,面临街坊,精美的雕花讲究的工艺使整个宅地显得富丽堂皇。照壁墙面上的水磨清砖,有方砖斜嵌或嵌成八角、小方等图形,显得光洁古雅。照壁中间用砖雕或石刻“福”“鸿喜”“开门见喜”“纳福吉祥”的字样。华夏最早的照壁见于陕西省岐山西周宫殿遗址,明清以降,照壁形式愈加讲究。寺庙府衙宅邸门前均有照壁,显得气势森严。
皇家宫廷照壁以琉璃九龙壁最为尊贵。华夏著名的九龙壁有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故宫九龙壁和北京北海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在大同市东大街上。山西大同是明代北部重镇,建有代王府。建府时,修造了这座九龙壁,全长45、高8、厚两米多。九龙壁是帝王的象征,所谓“九五之尊”, 是皇权的象征物。九龙壁可分成上、中、下三个组成部分,下面是高大的须弥座,须弥座上是壁身,壁身之上是斗拱与琉璃瓦顶。壁面上九条巨龙飞舞在波涛云海之间,正中为“坐龙”,是正黄色,两侧是紫、黑、白、青、绿各种颜色的龙,有的搏风弄雨,有的腾云驾雾,显得风云激荡、气势宏伟。山西大同九龙壁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9),是华夏现存建筑最早和规模最大的九龙壁。
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北岸,留存有一座九龙壁。这座照壁建于大圆镜智宝殿真谛门前,现在大殿早已不在,只剩下这条五彩琉璃照壁孑然屹立。北海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长25、高7、厚1.5米。正反两面均雕有九龙,壁顶为庑殿式,龙作高浮雕,布局为二龙戏珠,据说是仿大同九龙壁而修建,但在艺术上更为精美,显得又高出大同九龙壁一筹。
故宫九龙壁,位于皇极殿皇极门前,正对着宁寿宫,在皇极殿中轴线上,是一座宫廷照壁。故宫九龙壁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其形式仿自北海,照壁长29.4、高3.5米,九条龙造型显得细长苗条,不及北海九龙壁龙的造型那么粗壮有力,故宫九龙壁的造型显得玲珑可爱,十分精巧。
华夏文人的审美观点,以有精美天然的纹理木质为上品,称之为“文木”, 认为此种天然的木材质地既华丽又文雅,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其油漆用清水漆露出天然纹理,以为青紫描金的浑水漆为俗物,只有市井宫殿庙宇才用。唐代诗人白居易《草堂记》云:“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苎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这种崇尚质朴自然之美的思想,体现了华夏文化人的高雅情操,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雅俗之分,全在于此。贵精细清雅,不事雕琢。贵明净爽心,不事繁文缛节,正是名人居室厅壁与家具的风格。华夏厅堂高敞,四壁精细,明代文人文震亨说:堂之制,宜宏敞精丽,前后须层轩广庭。廊庑俱可容一席,四壁用细砖砌者佳。不则竟用粉壁。
照壁雕花的青砖,又可称“金砖”。其烧砖之土需经过淘洗沉淀,砖坯阴干一年后再下窑烧砖,出窑未加工的砖叫浑水砖,刨方、刨平以后称清水砖,清水砖有水磨、沙磨两种,直至砖成青色,砌成墙后砖缝内插不进一张纸片,方称之为细密。厅堂墙壁上,挂名人字画,谓之补壁,则满壁生辉。
书房墙壁,最忌油漆,李渔认为“油漆二物,俗物也”。古人以文木为厅、为壁,皆不上油漆,今人不解其理,在楠木厅里上油漆,殊为可笑,令人万分遗憾。书房墙壁以石灰墙为好。因为石灰墙洁白、明亮,便于读书,正所谓青砖地、石灰墙。如果墙上装潢太过,墙裙面板,繁缛累赘,当称之为“疥壁”。
绿影壁和铁影壁是华夏石刻照壁中的杰作,图案生动,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迹。绿影壁屹立在襄阳城内,全用青绿色石料刻砌而成,看上去呈一片绿色,故名“绿影壁”。该壁原是明代襄王府门前的照壁,面阔三间,壁面均以汉白玉镶边,中间雕刻有二蛟龙戏珠图案,两侧各刻一蛟龙,翻卷于海水流云间,栩栩如生。在大蛟龙四周还有神态各异的99条蛟龙围绕着,形成烘云托月之势。绿影壁建筑雄伟,造型庄重,构图生动灵活,雕刻华美精细;是华夏石刻中的艺术珍品。北京北海公园澂观堂前的铁影壁,是华夏唯一用独块岩石雕刻而成的照壁,很有特色。它建于元代,原是元大都城健德门内一座古刹前的照壁;明初,北城墙南缩,铁影壁被遗弃郊外,后被运入城内,用作了护国德胜庵门前的照壁。从此庵前的街道也改名为铁影壁胡同。1947年冬,始将这块珍贵的照壁移置北海,供中外游人欣赏。
铁影壁的材料质地坚硬,其色深褐类似铁矿石,在阳光下现出紫红的色彩,初看起来好像铁质铸成,所以被称为“铁影壁”,其实是由一块中性火成岩雕刻而成的。此壁小巧玲珑,壁身两面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南向一面雕着一只狮和三只小狮在桐树下滚绣球;北向一面雕有一只麒麟卧于苍松下的岩石旁。壁座周围缀刻着奔马图和美丽的花边。壁顶有脊吻瓦檐。整个雕刻古朴雄健。在清代,铁影壁和地安门的金门墩、东安门外的银闸、新街口北大街铜井胡同的铜井、太液池北岸的锡殿,共称为北京的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的文物古迹,现在仅存这座铁影壁了。
华夏的照壁,建筑宏伟,结构精巧,造型优美,风格古朴,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它在华夏古建筑中和世界建筑史上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焕发着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