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为什么推崇尺牍?
http://www.socang.com   2020-12-24 11:12   来源:艺术市场

 

 

  孔尚任为什么推崇尺牍? 
  文 |  张瑞田
  刊于《艺术市场》2020年10月号

 

  生命是五彩斑斓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个人的24小时,或漫长的一生,需要尺牍的频繁往来。

  尺牍,亦称手札、书简等。尺牍具有复合型文化价值,书法、文辞、笺纸以及书面上呈现的社会事件、思想感情、世俗琐事,有多重含义。我在文章中言及的尺牍,是指尺牍的文字部分。

  孔尚任喜爱尺牍,他与徐丙文书,讲到尺牍的优长:“盖尺牍一体,即古之辞命,所云使四方能专对者,实亦原本风雅。人但知词为诗之余,而不知尺牍亦诗之余也。”
尺牍,在孔尚任的心中有了文学的分量。

  孔尚任生于1648年,卒于1718年,是清初的著名作家。他看到的尺牍的文学价值,是有依据的。

  孔尚任

  明末,尺牍小品在文人间流行,读者拥趸,尺牍小品热逐日升温。与正统诗文比较,尺牍朴实无华,有真情实感。尺牍的私人性,让我们看到了尺牍的生命本色,叙述的自如,情感的袒露,对生活细节的轻描淡写,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读者喜闻乐见。

  孔尚任没有考取功名,是康熙的赏识,得以进京为官。孔圣人后裔,满腔的文人心态,有着自由的精神追求。于是,他写了剧本《桃花扇》。他讲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故事,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隐隐可见晚明的亡国之恨。康熙不喜欢,他见于孔圣人的面子,没有治罪,罢了他的官了事。

  回到曲阜的孔尚任依然读书作文。目睹民生疾苦,心有波澜。回首往事,感叹仕途多艰,现实生活的窘困,也让他唉声叹气。唯有去名山大川徜徉,才能振臂抒情,一吐心中块垒。与他的剧本、诗文一样,孔尚任是不能用一个模板来衡量的。

孔尚任《行书题仲景小照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孔尚任推崇尺牍,有事实依据。《孔尚任诗文集》存有224通尺牍,这是他1686年到1689年间写的,有言事、叙情、问候、庆吊、谈文论艺,有刺世、自嘲和对人间冷暖的嗟叹。语句短小精悍,情深意切,回味无穷。如《答端梅庵》:“读赠言,敲掷有声,沉雄无敌,进乎技矣。我固莽男儿,当之气索。”

  康熙对孔尚任的态度还算温和,你不是愿意写文章吗,回家写去吧。乾隆与祖父明显不同,对任何人都不会讲情面。看尺牍,用一双冰冷、疑惑的眼光看,常常看出他所认为的问题。

  1772年正月初四,也就是《四库全书》纂修之前,乾隆给各省督抚学政写了采书上谕,明确自己的态度:“古今来著作之手无虑数千家,或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宜及时采集,汇送京师,以彰千古同文之盛。”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紧接着,露出阴翳的目光,划出若干采书的禁区:“坊肆所售举业时文及民间无用之家谱、尺牍、屏障、寿言等类。”

  尺牍,在乾隆的眼睛里成了另类。其实,乾隆是有尺牍之爱的,他的“三希堂”,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收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而具名。三帖均是尺牍。

  那么,明令尺牍不入《四库全书》又为哪般。原因也简单,王羲之等人的尺牍,流传有序,是国之重器,自然宝爱有加。而现实中的尺牍,驳杂、宏富,不无对世事的冷嘲、对皇权的热讽,民间曲笔多有肺腑之言。这是乾隆的忧虑所在。

  姚鼐与乾隆不是一类人,对尺牍也有微词。他说:“学者为文不可有注疏、语录及尺牍气。”

  我又一次迷惑起来。姚鼐是清代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写了无数尺牍,身后小万柳堂所刻的《惜报轩尺牍》在读书人中不胫而走。那么,对待尺牍何以如此冷酷。细细想来,原因也不复杂。
尽管明末清初的尺牍小品,以异样的文学样式、另类的语言风格感染读者,但在正统文学观念里,与诗文不可同日而语。尺牍随意,不受文体的拘束;尺牍可长可短,自由洒脱;尺牍有虚情,更多的是真话……正是这些特点让姚鼐感觉到尺牍难登大雅之堂。

  与姚鼐处于同一时代的袁枚说出了姚鼐的心声:“尺牍者,古文之唾余,今之人或以尺牍为古文,误也。盖古文最严洁,一切绮语、谐语、排偶句、词赋语、理学语、佛老语、考据、注疏、寒暄酬应,俱不可一字犯其笔端。若尺牍,则信手任心,谑浪笑傲,无所不可。”

  孔尚任比姚鼐、袁枚年长。孔尚任逝世以后,姚鼐出生,孔尚任逝世两年以后,袁枚出生。也就是说,在姚鼐、袁枚之前,孔尚任说出了“人但知词为诗之余,而不知尺牍亦诗之余也”的话。

  尺牍的诗之余在哪里?袁枚看不起尺牍的理由是“信手任心、谑浪笑傲,无所不可”;其实,这就是“诗之余”,是文学的本真。这一点孔尚任体会得深;要不然,怎么会写出旷世之作《桃花扇》。

孔尚任 《桃花扇》

  我喜欢《桃花扇》,铭记尾声那段苍凉、悲戚的《哀江南》。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到南京重游,亡国之痛,兴衰之见,无限感慨,遂有了抒发故国哀思的吟唱:“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论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这是一曲绝唱了。“信手任心、谑浪笑傲”,才有这种沉痛。“一切绮语、谐语、排偶句、词赋语、理学语、佛老语、考据、注疏、寒暄酬应,俱不可一字犯其笔端”,除了“以诗、古文为大业”的人称颂以外,要么就是乾隆之流认可。不越雷池一步,教化,载道,按部就班,思想中庸,“无一字犯其笔端”,讲着“经国大业”的废话,或许就是某些人眼里的正宗文章吧。

  其实,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不需要时刻活在大道理之中。生命是五彩斑斓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个人的24小时,或漫长的一生,需要尺牍的频繁往来,这边家事,那边近况,红白喜事,家国兴亡,天气、情绪,唾骂、自省,写字的体会,看画的感受,等等,在尺牍中成为中国人特殊的人文风景,随着时间流逝,徐徐展开,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风貌就一览无余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孔尚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9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