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半生花作国,鸳鸯是处水为乡。谁摹月下明妃面,几断筵前刺史肠。”作为南京人,笔者近日有幸从江西一位收藏家手中“转让”得到古秦淮画舫的“诗雕画舫板”一对(图1)。单板长56、宽26、厚0.3厘米,诗句出自著名的《秦淮画舫录》。据研究考证,诗板上隶书诗句后落款为(行草)“逸溪居士”。居士名“时英,字邦俊,江西安吉人,生卒年不详。”这诗板是清代末至民国初期物件,对今天南京而言,这一对“诗文雕刻舫板”从江西重回古金陵,也算“回流古物”了。
图1 清末民初秦淮画舫“诗雕画舫板”一对
图2 俞律写就的“画舫板”诗文联
图3 旧时秦淮河上的画舫一隅
图4 旧时秦淮河上的画舫一隅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94岁高龄的著名作家、书画家俞律老先生,见此诗板大加称赞,并提笔写下这一对诗联(图2)。俞老说,清末民初,秦淮河上有许多这种雕刻着诗词的画舫,其文化意味与近在咫尺的“江南贡院”形成一个古金陵的文化氛围,非常吸引眼球,好象民国中后期,画舫上主要刻花或绘画,不再刻字了。这两块雕板上刻的是著名《秦淮画舫录》上的诗句,后来这种物件成为文化遗存了。
《秦淮画舫录》作者捧花生,本名车持谦,江宁府上元县人,字子尊,号秋舫。“画舫录”写的是南京秦淮河一带的风月佳话。上下两卷,卷上为“记丽”,就是记述一些美人之趣事,卷下为“征题”,就是征集文苑故事。如书中记载,有一位丽人叫金袖珠,喜欢读《红楼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海棠》《柳絮》等许多诗词都能背诵如流。作者认为,这种女子不是《红楼梦》的会心人,就是《红楼梦》的个中人。书中又记载了一些善于唱昆曲的丽人,如纪招龄“心绝慧悟,无论新声旧谱,才一按拍,如银瓶泻水,使人听之忘倦”。陆绮琴“其父本梨园老教习,探亲过白门,遂家焉,绮琴早按宫商,妙娴丝竹……”
所以,后人认为《秦淮画舫录》是一部诗意奇书。这块清末民初阴刻诗文木雕板一对,刻的正是这部成于嘉庆年间的《秦淮画舫录》上的题词,为当时一个叫汪世泰的人写的序诗,原题是“奉题秦淮画舫录”,全诗共四首,这是第二首,曰:秦淮曲曲蒋山苍,拥楫来游及晚凉。蝴蝶半生花作国,鸳鸯是处水为乡。谁摹月下明妃面,几断筵前刺史肠。珍重品题持翠管,且凭开卷叱王昌。
《秦淮画舫录》有作者捧花生嘉庆年“自序”写道:“游秦淮者,必资画舫,在六朝时已然,今更益其华靡。颇黎之镫,水晶之琖,往来如织,照耀逾于白昼。两岸珠帘印水,画栋飞云。衣香水香,鼓棹而过者,罔不目迷心醉……”因成于画舫之游,即题曰《秦淮画舫录》。
秦淮河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全流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区主要河道。外秦淮河为一千年前断开的吴杨城濠,为南京古城外南部和西部的屏障,如今又成为城中之河。外秦淮河由通济门经中华门绕行南城外的东、南、西三面,流经中华门外,过汉中门、草场门、定淮门,循石头城北流至三汊河入长江。据文献记载,秦淮河曾名“小江”,应是与长江这“大江”相对而言。三国时期,孙权曾对刘备说:“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这里的“小江”就是指秦淮河。“淮水”是汉到隋时的通称,到唐代才称“秦淮河”,因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方山一带,凿断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所以才称此水为“秦淮”。
有了“秦淮”之水,就有了秦淮画舫,画舫也称“画船”“灯船”“游船”“花船”等。有资料说,秦淮画舫起之六朝。梁朝宗室上黄侯萧晔之子诗人萧悫有《奉和初秋西园应教诗》云:“池亭三伏后,林馆九秋前。清泠间泉石,散漫杂风烟。蕖开千叶影,榴艳百枝然。约岭停飞旆,凌波动画船。”秦淮画舫明代更盛名天下。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中写道“话说南京城里,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渐好,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丝歌不绝。”明代学者张岱《陶庵梦忆》云:“西湖春,秦淮夏。”是异曲同工之誉。
每年到了夏季,秦淮河水大涨,画舫毕集(图3、4),舫中灯火辉煌,头尾相连,如火龙蜿蜒舞动九天,人称“秦淮热水市”。“画船箫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每当端午节来临,“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联至十余艇者。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馓钹星铙,宴歌旋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
明末清初学者戴名士的《夏庵集》说:“秦淮五月之灯船最擅名……侨寓秦淮数载,当得见之。其船或十余,少也有四、五,船之两旁各悬琉璃灯数十。灯幌或皆一色,船尾置一大鼓,船顶复以白绢。船中凡一、二十人,两旁列坐,各执丝竹奏之,鼓人击鼓节之。凉棚者,秦淮小舟之名也。……两岸河房皆张灯。帘栊纱窗之间,红妆隐约。此故时承平之习……秦淮画舫装饰考究,陈设精工,诗画俱有。船左右不设窗寮以便眺望”。
甘熙《白下琐言》载:“秦淮灯船昔人称之,今则纯用玻璃,四面照耀。旧时羊角久无用之者,其船大者曰‘走仓’,小者曰‘藤棚’。近又有新式船,谓之‘四不相’。出奇制胜,人争雇之。”清代秦淮画舫重盛。清诗人李良年的《好事近》词,写尽了秦淮画舫的壮观和绮靡:“相对卷珠帘,中有画桡来路。花烬玉虫零乱,小桥红楼。横笛络鼓夜纷纷,声咽晚潮去。五十五船旧事,听白头人语。”
曾国藩为粉饰太平,着手规复六朝繁华。幕僚建言,恢复秦淮风景,当以修建秦淮河两岸河房,购置秦淮画舫为急务。奈何秦淮画舫因量多,置备时间较长,便以水师炮艇改装,将炮艇两边开数窗,配上座椅,因陋就简,跑起来就好。《曾国藩日记》记录:“自乘(改装)画船,张灯八十余盏,商民灯多者以与相若。”民国著名记者曹聚仁有诗云:“东山太傅解风流,仕女而今尽莫愁;兵器销为农器矣,更将炮艇作兰舟。”时人也有:“官舫时同花舫接,帅旗还共酒旗摇”的说法。于是,十里秦滩无处不见画舫。
秦淮画舫的一造再造,浮世繁华将秦淮河的欢宴推向高潮。据清人珠泉居士的《板桥续记》云:“五月十三日为竹醉日,仕女出游,端午尤盛。”夫子庙秦淮龙舟竞渡,一直为金陵盛事。每逢端午,仕女倾城观看,秦淮河两岸,万头攒动。龙舟一到,沿河两岸人家掷银角、铜钱或放鹅鸭,各龙舟争相取之,以夺取为乐,称之为夺标。此时欢呼喝彩声与锣鼓鞭炮声此起彼伏。
过去,七月十五为中元节盂兰之会,也是老南京人盛会。全城僧尼租用秦淮画舫敬佛游河。傍晚时,秦淮画舫,桨声灯影。画舫中轻烟飘渺,素花香送,其中斋鱼粥鼓声与豪竹哀丝声相互应答,秦淮河上游施放荷花灯,随波荡漾,如天上流星,终夜不绝。有诗曰:“遥指钟山树色开,六朝芳草向琼台。一园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云来。”可见,夜晚的秦淮又摇曳生姿,连带着河面的微波也泛起了色彩,秦淮的月夜已霓虹满天。
曾经看过一份资料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城内小火车与宁芜铁路接轨,秦淮河上新铺铁路桥,加上河道淤塞,画舫通行线路受到限制,只能从文德桥至桃叶渡间游走。那个时代秦淮河的水发黑变臭,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虽有整治仍不见好。因此,许多画舫船家都退出“水上生活”,另谋生路……后来,一代一代的人们,越过旧时秦淮的画舫诗韵,于传承中记下许多逝去的岁月与往事,虽有艰难,但偶尔回眸,似乎还是情愫勾起,百媚千娇,让古金陵人的寸心又些许地温柔起来。
画舫刻诗,是中国传统刻版工艺的一种,一直有着很好的传承。木版字、木版画,都是艺人工匠用刀在木板上刻画而成,而画舫上的字和画,一般是刻成正向的,直接镶嵌在船舫的前沿醒目处,起着诗文美化效果。在板面上以凸线刻成者,叫阳刻,以凹线刻成者叫阴刻,也有阴刻、阳刻混用的。
据南京文玩专家伯瑜先生考证,本文介绍的这一对诗版是旧时镶嵌在秦准画舫前面左右的“门面板”,所刻诗句为典型的阴刻制作,属于艺人自写(或请名家题写)后,刻制的隶书作品,是《乙瑛碑》的笔法,其刀木所特具的艺术效果,表现为端庄、文气、大方,凸显出传统文脉中独有的秦淮诗意。他说:“此板虽非红木,但刀刻之深、字口之完好,在今天它已是稀见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