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天边塞地偏僻 谁知这里有名瓷
http://www.socang.com   2020-12-14 16:56   来源:收藏快报 刘勇先/陕西安康

 

 

图1 北宋磁州窑绿釉开光黑花瓷方炉

  有学者说,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客厅”。它让本地人能了解自己的前世今生,让外地人能了解这个城市的过去与现在。甘肃宁夏几家博物馆里那些亮丽的瓷器,向人们诉说着边塞丝绸之路留下的文明。

图2 黑釉剔刻牡丹花经瓶

图3 北宋定窑刻花梅瓶

图4 元代青花莲池鸳鸯纹玉壶春瓶

图5 元代青花鸾凤纹匜

图8 元代白地褐花芦雁花卉纹单耳壶

图6 元代龙泉窑青釉镂空花瓶

图7 金代磁州窑白釉红绿彩莲纹玉壶春瓶

图9 清代祭红釉撇口观音瓶

图10 民国元年白釉双旗图壶

  图1,北宋磁州窑绿釉开光黑花瓷方炉。高18.5、口边长23.5厘米。炉口方形,上大下小,四兽足,足上出二层重沿。炉体四壁黑彩绘如意头窗,内饰芦雁纹,外绘折枝花卉纹。通体罩蓝绿色釉,外底露胎。磁州窑绿地黑花制品存世甚少,此炉形制独特,绿地黑花釉彩工艺、芦雁花卉题材纹饰、开窗见光装饰手法均集中体现了磁州窑传统的工艺特征,代表着磁州窑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弥足珍贵。

  1975年出土于庄浪县水洛镇宋墓。

  图2,黑釉剔刻牡丹花经瓶。残高38.8、口径7.5、腹径19.5、底径约16厘米。有伤残,用石膏修复完整。这种经瓶圆岗深腹,肩部有一涩圈,釉色光润明亮,腹部装饰开光剔刻牡丹枝叶纹,形成白地黑花的效果。开光两侧刻划花叶和密集的弧线纹作为底纹,起到了局部装饰的作用。

  经瓶在宋代就十分盛行,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在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经瓶,经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到了明清,御窑厂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经瓶,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有的用来装酒,供皇帝使用,有的便成为了宫廷陈设品。

  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属西夏珍贵器物。

  图3,北宋定窑刻花梅瓶。高10.5、口径4、底径8厘米,瓶小口折沿,短颈,溜肩,腹呈腰鼓形,下微收,平底。肩刻单线花瓣纹,似旋转的轮片;瓶身分别刻三道双线弦纹,将瓶身分为三区。上区刻牡丹花朵一周,施黄釉;中区三开光,各刻莲花5朵,开光间刻菊花两朵,施褐黄釉;下区用篦刻划圆圈纹一周,施黄釉。下胫施土黄釉。底不施釉,露胎。此瓶身匀直,釉色不同,有层次感。整体神韵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美不胜收。这类瓷瓶,俗称“梅瓶”。线条流畅,显示出定窑刻花技术的娴熟。此瓶造型挺拔,是宋代定窑梅瓶的另一种式样。彭阳县境内出土文物。

  图4,元代青花莲池鸳鸯纹玉壶春瓶。高29、口径7.7、直径9.3厘米。混合料绘画莲池鸳鸯纹生动率真,俗称“鸳鸯莲池图”,满池盛开的莲花,鸳鸯嬉戏于水上。这种莲池鸳鸯图被元代文人称为“满池娇”,非常珍罕。“鸳鸯莲池图”的上下辅以蕉叶纹、回纹、莲纹、卷草纹等纹饰装饰。侈口,圆唇,细长颈内束,圈足。造型独特之处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这种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整体感觉给人稳重而不失俊秀的美感。此瓶属至正型青花瓷器精品之作,它展现出元青花独特的工艺特色和绘画技法,具有当时时代特征,也反映出元代社会包括当时的审美观和需求,极具艺术观赏价值,弥足珍贵。

  1987年甘肃省临洮县衙下乡寺洼村双上社元代张达夫墓出土。临洮县博物馆藏。

  图5,元代青花鸾凤纹匜。高4.1、口径13.2、底径8.4厘米。侈口,扁圆腹,平底。一侧有一槽形长方流,流下装饰一卷云状系,口沿及底足无釉,露胎处呈火石红色。内底绘鸾凤对舞纹兼小云头纹,内壁绘一周缠枝菊花,外壁绘仰、覆莲瓣纹,线条优美,釉面润白,色泽纯正蓝翠。

  1987年甘肃省临洮县衙下乡寺洼村双上社元代张达夫墓出土。临洮县博物馆藏。

  图6,元代龙泉窑青釉镂空花瓶。通高19、口径3.8、底径6厘米。其由内瓶、外瓶两部分组成,内外瓶在颈部和肩部处套接,系使用分体单烧的方法制成。外瓶敞口,细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外撇。器身以镂空为主要装饰技法,肩部镂雕一周缠枝叶纹,上腹部分别镂雕两朵缠枝菊花纹和两朵缠枝莲花纹,前后左右相互对称。下腹部刻一圈凸叶纹。内瓶镂空缠枝花纹。整个器型饱满稳重又不失小巧玲珑。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滋润,宛若青玉,釉色青翠怡人,赏心悦目。底足边露胎处呈现橘红色的火石红,足底内施青釉,四周出现缩釉现象,缩釉处泛出火石红。

  1994年,甘肃平凉市华亭县东华镇黎明川村村民邵某,在自家田地里耕作时,一铁锹挖出了一件身上布满洞孔的“瓶瓶”,并将其上交华亭县博物馆。后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我国瓷器鉴定泰斗耿宝昌亲自鉴定,命名为元代龙泉窑青釉镂空花瓶。耿老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元代龙泉窑瓷器艺术珍品,随即这件文物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图7,金代磁州窑白釉红绿彩莲纹玉壶春瓶。高10.9、口径3.5、底径3.3厘米。喇叭口,细颈,垂腹,圈足。器身施白釉,釉上红绿彩饰绘,颈部为三周弦纹,腹部为仰莲纹,腹下部及足部露胎。征集于平凉市崆峒区。

  图8,元代白地褐花芦雁花卉纹单耳壶。高23.2、口径7.5、底径8厘米。喇叭口,束颈,溜肩,颈肩部置环形单耳,圆鼓腹,圈足外撇。器表上三分之二白釉褐花,口沿饰弦纹,耳部饰草叶纹,肩部以下绘芦雁花卉纹;下三分之一施黑褐釉,底足露黄白胎。征集于平凉市崆峒区。

  图9,清代祭红釉撇口观音瓶。高58.3、口径22、底径18厘米。撇口,长颈,深弧腹,圈足。瓶内外均罩祭红釉,光亮可鉴,足底施白釉。此瓶属清乾隆时期的造型,出于景德镇官窑。征集于庄浪县。

  图10,民国元年白釉双旗图壶。高21.7、口径5、底径14厘米。子母口盖,折肩,筒形腹,长曲流,矮圈足。盖上作花钮,钮旁有一气孔,绕钮行书“八大山人”字样。肩部作对称双系,系上有双圆穿,贯铜丝提梁,另有两枚对称乳钉。腹壁正面绘五色共和旗和十八星旗,旗杆相交处系一束绿色红穗彩带,上方空白处行书“纪念”字样;背面墨笔行书“可以清心”字样,落“壬子年昌记少山作”行书款。底部有豆腐块珊瑚红印。

  此壶记载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段永煜史册的革命史话——“辛亥革命”,是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

  该壶征集于平凉市崆峒区。壬子年为民国元年(1912)。少山,生卒年月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晚期至民国早期,以画花鸟画见长。少山的花鸟瓷画,花朵硕大,枝梗细如棉线。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名瓷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9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