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刻雕尺八(日本东大寺正仓院藏)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
节气的精神文化象征;
竹,给人以销魂的美感;
竹,又以虚心高洁的品格,
成为了文人墨客吟诗绘画的对象。
不琢不成器,雅竹虽好,
经精雕细琢,
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竹备受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
这也直接催生了竹雕艺术。
历史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中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
虽不知,到底是是竹的君子品格影响了竹雕刻,还是竹雕刻成就了竹在中国文化“刚柔、节贞”等品质。但是在汉字发明的时候,竹字头就成为了汉字的重要偏旁。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我国竹雕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南方盛产竹,南方人便将符号或文字刻于竹上。
西周时期,君臣朝会皆手持芴(wù)(又称手板),由官位不同芴分不同材质。古书中记载,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牙),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木象可也。
战国时期,漆雕艺术繁荣,漆器的器胎以竹片或积竹制成居多。
成形的竹雕工艺始于唐代,如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的“王倚家藏竹画管”:“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每一竹刻《从军行》诗两句,……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
现存于日本国正仓院的中国唐代竹制尺八(尺八,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长43.6厘米,吹口口径2.32厘米,三节,遍体纹饰。正面有压孔5个,背面1个。这件尺八,采用留青刻法,施阴文浅雕,压孔四周及节上下,均有图案花纹。管上分布仕女、树木、花草、禽蝶等图像,刻画极为精致,具有唐代风格。
到了宋代,中国的竹雕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宋代是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已经形成一支庞大而又有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艺术审美思想与要求,带动了包括玉雕、竹雕在内的整个雕刻工艺领域的发展。这时,竹被文人们视为纯洁、正直的象征,经常出现在诗书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如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诗人田园的“心虚异众草,节尽愈凡木”就更将竹拟人化了,正因为竹在文人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竹雕工艺备受重视。
明代的竹雕风格大多浑厚质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而且线条钢劲有力,图案纹饰布满器身。清代前期的竹雕制品带有明代的遗风,但表现技法更为丰富多样,浅刻、浅浮雕的技法同时并用。
清朝时期,由于文化画的勃兴,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使竹雕艺术达到鼎盛。竹刻因工艺赅备,又与国人重竹爱竹之风相与表里,书画之家多有亲力亲为,故而成就弥高,为文人士大夫所重。以竹刻为媒介,稍加领会,则文房雅玩诸品皆纷然可解。
竹雕在工艺美术品当中,只是一个小门类,但是随着近几年人们对于竹雕的认识,已经成为了收藏者的珍爱植物。
中国的竹雕艺术特点鲜明,近几年的价格也是在不断攀升,让小小的竹雕,拥有了保值与增值性。
现代·金西厓 留青饯春图臂搁 - 复件
竹雕技艺
竹雕又被称为竹刻,是在竹子之上雕刻出来各种装饰图案或者是文字,也有用竹根雕刻成为各种竹制的工艺品。
如同木雕一般,竹雕也具有圆雕、透雕、浅雕等等分类,但是与木雕工艺不同,竹雕中有一种皮雕工艺。
皮雕又被称为留青竹刻,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很多又将留青竹雕称为平雕或者是浅浮。
△所谓“留青”,即保留竹之表皮为花纹,刮去花纹外之表皮,露出淡黄色竹肌作地。竹材干后始能奏刀,此时表皮已由青转白。所谓“迹若粉描”,与留青之花纹正合。刻后不需一两载,表皮即呈淡黄色,但此后变化不大。竹肌则由淡黄而深黄,由深黄而红紫,故皮、肌色泽之差异,越久越显著,花纹亦日益清晰。千百年来,留青为竹刻之重要技法之一。
当代·范遥青刻、钱行健画荷塘清趣图臂
竹雕的题材
竹雕在发展到唐宋时期,其技艺就已经开始流行于南方的各个有竹子生长的地区。
竹雕工艺师利用竹根、竹节或者是竹片,根据其自然的形态进行工艺品的雕刻,成品供人们闲暇时把玩与欣赏。
相对木雕题材来说,竹雕因为原材料竹子中空,所以在题材方面有着很大的限制,多见一些竹雕笔筒。
但是也有荸荠、莲蓬、佛手、花卉、动物等等源自现实生活的题材,极其富有艺术造诣。
竹雕的鉴赏
目前市面上,早期的竹雕工艺品比较少见,多见的是一些明清时期的传世之品,一般造型比较浑厚古朴,构图饱满。
一般来说竹雕常做深浮雕或者是透雕,线条都是刚劲有力,能够突出竹雕的特点,能够提高竹雕的美观性。
竹雕的把玩
人们在空闲时,鉴赏竹雕,把玩竹雕,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将竹雕放在手中反复的把玩,能够陶冶情操舒缓身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竹雕会在指尖逐渐的转换成为金黄色或者是琥珀红色,拥有一种近似红木的质感,古朴而又雅致。
竹雕的保养
竹雕虽美,但是保养起来并不容易,在收藏竹雕的时候,一定注意竹雕的保养。
第一,务必防止坚硬之物摩擦或碰撞作品。因为这种摩擦或碰撞,即使极其轻微,也会损伤器物的包装,甚至在画面上留下难堪的划痕、伤疤。
第二,竹雕作品则需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过于干燥,易干裂变形,失去光彩;至于过分潮湿的地方,更不适宜,因为受潮起涨,更易损裂,且易虫蛀,竹雕作品的最佳保存环境应该为20℃左右的气温,空气的相对湿度约60%。北方偏高,保存宜适应加湿器。
第三,常用柔软的绒布轻轻地擦拭,持之以恒,保持其表面光亮润泽。对待器物表面的陈年积垢,不可用肥皂、肥皂粉和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洗刷,可取适量的绍兴黄酒或桐油作擦拭剂,不仅可以去除渍垢,也可起到保护表面的作用。
第四,传世的明清竹雕作品宜经常置于手掌中摩挲把玩,使其更加光润。摩挲把玩应注意做到和缓适度。如无时常把玩之闲,宜用绵纸包裹,再以布套或匣子纳藏之,放入防虫药片如樟脑精,并定期清理。
名士玩赏竹刻曾云:“每日摩挲,古意渐出,刻件经数月之手摩于藏之被窝中,色近金黄。凡刻品在于爱之者,正造园与养园一也。”因此赏玩竹刻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修养,非俗者能得其中情趣,当下的藏家,对于竹刻的辨伪鉴定和保养,都应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