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4000多年前具有鲜明礼制色彩的成组明器
http://www.socang.com   2020-12-01 14:49   来源:新华社郑州 记者桂娟、史林静

  煮肉的鼎、盛食物的豆、饮酒的觚……在4000多年前,这些随葬物品不仅要全套配齐,就连排放的位置可能都有讲究。近日,河南叶县余庄遗址出土了一组随葬陶器,这些陶器排列有序,器类成组,呈现出鲜明的礼制色彩。这也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时期的带有明确礼制色彩的高规格成组明器。

  据考古人员最新发掘发现,余庄遗址一座标号为M10的墓葬保存完好,墓内共出土33件随葬陶器。“这组陶器包括食器、酒器两大类,有鼎2件、罐2件、长颈壶1件、尊1件、高柄杯6件以及豆、觚、碗各7件,且排列有序,有很鲜明的礼制色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余庄遗址项目负责人吴伟华说。

  “这组陶器形体较小,制作较好,属于明器。”吴伟华说,明器是古代人们去世时专用于随葬的器物,是生活中使用器物的模型。

  此外,考古人员在标号为T0405的探方内也发现一组摆放有序的陶器,其中豆与觚依次摆放,数量均为7件,与10号墓内随葬的主要器物数量相同,反映出相同的礼制观念。“这不是偶然现象,在古代,礼器的使用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和身份。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礼器制度。”吴伟华说,这为研究中原地区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以及礼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余庄遗址部分“遗存”可能已进入夏代纪年。刘海旺认为,这组带有礼制色彩的明器的出现,对探索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夏代早期国家社会分层、等级制度,礼制现象和规制的认识。

  余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是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为配合基建,2020年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考古发掘已揭露面积1000余平方米,清理出墓葬、房基、灰坑及窖穴等各类遗迹50余处,发掘出土器物近200件。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明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9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