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岩栖图》:对隐逸精神的赞美
http://www.socang.com   2020-11-20 15:32   来源:收藏快报 李益炯、李熊熊/浙江杭州

图1 明晚期—清早期

  明代晚期和清代早期的瓷器上,流行过一种小鸟停留在岩石之上的图案(图1—图5)。这幅瓷画看似简单,其实并非普通的花鸟画,而是一种象征性的人格赞美画。

图2 明晚期—清早期

图3 明晚期—清早期

图4 明晚期—清早期

图5 明晚期—清早期

图7 《山居图》

图6 《山居图》

  这种以小鸟与岩石作为基本构图元素的瓷画,所要表达的是“山鸟岩栖”之意。“山鸟岩栖”一语出自师旷的《禽经》,张华对此作注云:“山岩之鸟多不巢。”意思是:在山岩间生活的小鸟大多不筑巢,以岩穴为居所。山鸟的这种居住习性,碰巧与古代的一种人文精神十分相似,那就是隐士的“岩栖”生活。

  所谓“岩栖”,即以山岩间的洞穴为栖身之所。一个人有屋不住,选择“岩栖”,显然是要避开世俗生活的骚扰。在中国历史上,作出这种选择的大有人在。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许由、卞随、务光、伯夷、叔齐等人就是上古史上选择逃隐山林的著名人士。他们避世的理由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对现实不满却是一致的。

  逃隐山林,生活必然艰辛,伯夷、叔齐最后饿死在首阳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以山岩洞穴为居所,则是逃隐生活艰辛的象征,所以后人往往用“岩栖”来指称这一类隐士。晋代稽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里有“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一语,就以“岩栖”来表示许由的隐居山林。

  明代时,陈继儒写过一本《岩栖幽事》,讲他隐居山林生活中的闲情逸事。我们引一段来看看:

  “客过草堂,叩余岩栖之事。余倦于酬答,但拈古人诗句以应之。问:是何感慨而甘栖遁?曰: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问:是何功 课而能遣日?曰: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问:是何利养而获终老?曰:砚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问:是何往还而破寂寥?曰:有客来 相访,通名是伏羲。”

  陈继儒用古人的诗句来回答客人关于“岩栖”生活的种种疑问,让我们看到他的隐居生活的乐趣所在。然而,陈继儒对“岩栖”的理解是有偏颇的,他的生活应该叫“山居”。严格来说,“岩栖”与“山居”有很大的区别。南朝谢灵运在《山居赋》“序”里指出:“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可见,“山居”是在山林间有“栋宇”(即好房子)可供居住,过的是一种与城市生活有别的清闲日子;“岩栖”则是找个能避风遮雨的山洞作为居所,过的是清苦日子。相对来说,“岩栖”不计较生活环境和条件,避世的意味更浓,态度更坚决。

  从瓷画来看,明清时期《山居图》与《岩栖图》也是两个泾渭分明的题材。图6、图7是《山居图》的基本样式,它的里面有山,有水,有屋,有亭,天空还有飞雁等,完全是一幅可以勾起人们享受欲望的绿水青山景象。《岩栖图》不能有这些美妙的外在条件,否则就与“岩栖”的本意不相符合了。

  那么,“岩栖”的意境该怎样来表现呢?瓷画师们选择用“山鸟岩栖”来象征。基本模式就是一只山鸟站立于一块岩石上,具体画法则可以变化多端。

  图1至图5中的山鸟象征隐士。其中图1只以光秃秃的岩石作为山鸟的陪衬,象征环境的艰苦。图2在岩石之外又点缀竹叶,有祝福山鸟之意。图3至图5,在山鸟与岩石周围画一些花草与蝴蝶等,这其实是在赞美“山鸟岩栖”的精神,使“山鸟岩栖”有了与无道的当权者抗争的意味。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绝大多数的《山鸟岩栖图》中,画有一个太阳。太阳是皇上的象征,太阳与山鸟的关系象征着皇上与隐士的关系。图1中的山鸟看着太阳,似乎在观察皇上是否圣明,盼望明君再世,自己有出山之日。图2至图4,太阳周围有浓厚的乌云遮掩,这是在暗示有奸臣蒙蔽皇上。

  图5是一种锦地开光的画法,常见于明末清初的外销瓷上。外销瓷器上也有较多的《山鸟岩栖图》,很可能是瓷画工匠在借此向外界传递隐士们的不屈精神。

  所以,《山鸟岩栖图》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花鸟画,其实内含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褒贬。这种褒贬在《史记》“伯夷列传”中早有论述:“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大意是:伯夷、叔齐这种“岩穴之士”,处世进退有道,如果他们不被称赞而名声湮灭,实在是可悲之事。

  明清之际,瓷画中出现《山鸟岩栖图》同样饱含着对“岩穴之士”的赞美之情。这种图早期出现于明代天启前后。从时代背景看,显然与文人士大夫受魏忠贤等奸臣的排斥和迫害有关。到清代前期此图仍兴盛不衰,又与明遗民不愿入仕做官有关。这种选择“岩栖”的立场,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人不屈不挠的独立精神。这种精神受到民众赞赏和喜爱,也是这种瓷画作品能够大量生产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赞美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